「江淮風暴」天長法院創新打出“組合拳” 助推解決執行難

“江淮風暴”執行攻堅已呈白熾化,一些“病根”成為掣肘執行工作的“瓶頸”。為挖根求源、克弊趨利,天長市人民法院堅持從根源、機制、手段上下功夫,打好攻堅主動戰。

加大稅費徵收力度,打擊職業放貸人。今年,該院新收涉執民間借貸案件805件,佔全部執行案件45.9%。此類案件一般申請執行標的額大,存在人難找、財產處置難的問題,導致實際執結率等執行指標底。為防止法院成為高利放貸人的“保護傘”,該院對同一申請人在三年或一年內分別有超過20件以上或10件以上,且累計金額達到100萬元以上的案件進行梳理,將7名申請人納入首批“職業放貸人名錄”。主動與稅務機關會商,達成“跨界”合作協作,由稅務機關對職業放貸人徵收稅費,遏制此類案件執行高發現象。

引入地稅詢價制度,解決財產處置難。涉執財產委託評估流程繁、週期長,造成案件執行耗時長。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該院與地稅局協作,引入地稅詢價制度,利用地稅機關《安徽省地方稅務局存量房交易價格申報評估系統》,快速評估出具權威性、參考性的土地房產價格,以此價格作為參考,在網上進行拍賣,減少財產評估環節,縮短財產處置週期。該機制建立以來,財產處置時間大為縮短,執行案件呈現出“加速度”,平均執行用時同比縮短了69.4天。

推出執行保險套餐,為攻堅克難加“險”。與財產保險公司簽訂框架協議,派駐專人,推出“懸賞+保全+救助”保險“套餐”,就地為執行懸賞、財產保全、司法救助方面提供幫助。“套餐”中“執行無憂”懸賞保險,當遇到被執行人難找或財難查的情況,申請人可向法院提出懸賞申請,自定懸賞比例,保險收費為懸賞金額10%以下,但提供財產線索最高懸賞金額不超過20萬元,提供被執行人下落線索最高懸賞金額不超過1萬元。另外,提供“訴訟保全+司法救助”套餐,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由保險公司提供擔保,無需由當事人提供保全財產價值的等額擔保,減輕了當事人經濟負擔,同時將累存費用,通過司法救助的形式賠付給困難的申請人,提高救助水平。

建立協查工作機制,查人找物不再難。與公安機關聯合印發《查控工作機制的實施辦法》,建立“點對點”專線,由公安機關及時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信息;根據法院開出的協助查控函、拘留決定書等,由公安機關協助對被執行人採取“監控”措施;根據法院提交的申請函、查找對象基本情況等,由公安機關協助提供長期下落不明、逃避執行的被執行人活動軌跡。目前,該院已首批開出215張司法拘留決定書及被執行人名單提交給公安機關,提請協助對上述人員採取“臨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