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传承“水富精神” 铺设长治久安之路

践行传承“水富精神” 铺设长治久安之路

“开放文明、务实创新、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水富精神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在“万里长江第一港、七彩云南北大门”绽放的绚丽之花,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是水富全县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水富连续三届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冲刺全国综治类最高荣誉“长安杯”的历程中,正是凭借这股精神,水富政法系统坚持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道路上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成功问鼎全国综治类最高荣誉“长安杯”!6月7日,随着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2017年度依法治市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标志着县委政法工作2017年度全面完美收官。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水富县考评结果为:“昭通市县(区)政法委书记考评第一名”、“昭通市依法治市工作第一名”、“昭通市2017年度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一举囊获全市政法工作所有考核“全满贯”!

践行传承“水富精神” 铺设长治久安之路
践行传承“水富精神” 铺设长治久安之路践行传承“水富精神” 铺设长治久安之路

近年来,我县政法系统在县委的绝对领导下,努力打造全县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立足实际、狠抓落实,登高望远、革故鼎新,把“实干不评论、快干不争论、干成有公论”作为干事导向,大胆探索、创造精彩,水富平安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社会治理网格化。在城乡29个村(社区)规范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合理划分的521个网格,成为综治工作的前端触角,发挥每一个网格团队“五员”(信息员、网格管理员、网格长、网格指导员和网格监督员)作用,总结推广“抓六化措施、促五有变化”的安江经验,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措施,全县搭建34个“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坚持首问责任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更好地服务民生。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治安防范智能化。在城市街区,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覆盖城乡的“雪亮工程”高清探头457个,整合资源接入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实现县城、镇(办)驻地、村(社区)集镇和农村重点道口全覆盖。开展公共安全视频巡查,发现隐患问题报告职能部门处理,并做好巡查日志登记。110个单位、小区的视频监控探头1754个,与公安监控系统无缝对接,联网运用。初步形成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天网”,成功破获多起刑事案件,有效震慑和打击违法犯罪,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和群众安全感。三是法治宣传多样化。在县城人民东路、长江大道建成法治文化“一条街”、平安建设“一长廊”,在向家坝镇建成以宪法宣传为核心的“古渡法治文化广场”,掀起全民学法守法热潮。多渠道大张旗鼓宣传法治平安水富,激发群众归宿感、认同感和参与意识,综治、平安建设群众知晓率达98%,群众参与率达100%。行业平安创建和基层“平安细胞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全县20个行业“创平”覆盖率达到100%,达标率85%以上。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事迹不断涌现,据统计,2013年以来,共表彰勇斗歹徒、舍己救人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9人(其中市级表彰1人)、综治工作先进个人60人、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单位107家。四是化解矛盾多元化。完善县、镇、村、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新建医调委等6个专业调委会,坚持滚动排查和包案化解制度,强化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机制,落实“以案定补”和“录入奖补”两个政策措施,每年兑现奖补12万余元,提高了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的实效。向家坝镇坚持干部群众“相约周三”视频接访制度,成为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近年来,水富努力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期“枫桥经验”,将99%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五是综治工作信息化。水富县自2017年以来,全县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推开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建设“智慧水富”——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大数据中心之县、镇(办)、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制作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机制、运行流程等制度,完善中心纠纷调解、信访接待、人员管控、为民服务和视频监控构成。在市委政法委的关心指导下,到今年4月,建成县级中心1个、镇级中心4个、村级中心29个,全部投入运用,实现综治中心全覆盖。综治中心集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网格服务、视频接访、信息上报、事件流转和民生服务等诸多实体功能于一体,成为水富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大数据中心的前沿阵地。

实践证明,水富精神是支撑水富政法工作不断向前、继续向前的内生动力和“历史逻辑”。在水富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中,县委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政法综治、维护稳定、平安创建等工作,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政法工作,努力解决实际困难;投资建设的综治“雪亮工程”实现了城乡重点道口全覆盖;对失职问责追责,实行责任倒查,不包庇、不护短;把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宣传融入其中,大力传播水富综治好声音,为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湖滨狂欢节等重大赛事活动提供了法治护航;在便民利民中融入综治工作要素,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网格化服务成效等,在创新社会治理、治安防范、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综治工作等方面为全市贡献了“高位推动、落实责任、智能创新、全面融入、法治护航”社会治理的“水富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