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事件視界還是表觀視界

如果今天只是你和我,發表一些對於房產形勢的看法,一定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潘石屹和任志強等人的一句話,卻會引起房產界的巨大波動。這個社會的任何領域都是如此,科學界亦如是……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類對黑洞的研究從理論探討逐步上升為實際觀測,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併力證它的存在。此時若有不知名的物理學家,揚言“黑洞不存在”,那他一定無異於中世紀教會眼中的布魯諾。不過,當這句話出自現代黑洞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之口時,就值得我們好好注意了。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表觀視界”的出現

2013年8月,霍金通過Skype(一款網絡即時語音溝通工具),給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科維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作了一場報告。隨後,他基於這場報告的內容,完成了題為《黑洞的信息保存和天氣預報》的文章,並於2014年1月22日在arXiv發表。正是這篇文章,摒棄了黑洞周圍存在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的概念。所謂事件視界,即指黑洞周圍看不見的邊界。一旦到達這個無形的黑洞邊界,任何事物,哪怕是光,都無法逃逸。它是宇宙中的單行道:只能進,不能出。

在這篇文章中,霍金認為:“從光無法逃逸至無窮遠的角度來看,沒有事件視界就意味著沒有黑洞。”為了支持自己的理論,他提出了“灰洞”的概念。“灰洞”的邊界被稱為“表觀視界(Apparent Horizons)”,它只能暫時困住物質與光。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簡而言之,霍金的新觀點就是黑洞不存在,這個超高密度的天體更像是灰洞。這個觀點極大地震動了國際物理界尤其是引力物理界。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而且,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的衝突,也引出了人們關於“黑洞火牆悖論”的思考。2012年,科維理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波爾欽斯基(Joseph Polchinski)和他的同事,發現了這個悖論。自那以後,“黑洞火牆悖論”已經困擾了全球物理學家整整兩年,而霍金提出的“灰洞”新觀點,正是為了解決這個所謂的悖論。這究竟是個怎樣的神奇悖論?

無解的“黑洞火牆悖論”?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在物理學中,悖論是個好東西,”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普瑞斯基爾(John Preskill)說,“它們會向你指明通往重要發現的道路。”而黑洞恰恰是一個滋生悖論的肥沃溫床。“黑洞火牆悖論”其實並不複雜,科研人員設計了一個思想實驗——如果一個倒黴的宇航員不幸落入黑洞會發生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得出了兩個相互矛盾的結果。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在經典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框架中,物理學家認為,宇航員會愉快地通過事件視界,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死亡的威脅,最終在黑洞無限緻密的核心“奇點”,被巨大的引力撕裂。然而,當研究人員詳細分析了具體情況後,他們意識到量子力學規律將會徹底“改變”這個宇航員的命運:如果基於量子理論考慮,那麼事件視界會轉化為一個高能量的區域——“火牆”,它會把宇航員燒焦。這個結果令人震驚,因為儘管“火牆”服從了量子規律,但是它卻違反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無論他們是落入黑洞或是漂浮在空曠的星系際空間中,自由落體的人應該感受到在宇宙任意處都同等的物理規律。

其實,這個悖論的核心問題在於事件視界:它究竟會對宇航員毫無阻攔,還是會變成一堵“火牆”。關於這個問題,霍金在《黑洞的信息保存和天氣預報》一文中,引入了“表觀視界”的概念,這是一個當光線試圖從黑洞的核心逃逸時,會被暫時困住的邊界。“表觀視界”的出現,為黑洞火牆悖論提供了誘人且簡單的第三種可能性: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框架保持不變,但黑洞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事件視界和“火牆”,它只有一個表觀視界組成的時空,它具有很強的波動性,沒有明顯的邊界。而“表觀視界”概念的提出,導致了“灰洞”概念的產生。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從光線不能逃逸至無窮遠的意義上看,不存在事件視界則意味著不存在黑洞。在廣義相對論中,對於靜態的黑洞而言,事件視界和表觀視界是相同的。然而,這兩個視界在原則上又是可以加以區分的。如果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被黑洞吞噬,黑洞的事件視界就會不斷膨脹,變得比表觀視界更大。不過在20世紀70年代,霍金還一直認為,黑洞會慢慢收縮,噴湧出“霍金輻射”。在這種情況下,事件視界會比表觀視界更小才對。今天,霍金的新觀點認為,表觀視界才是黑洞的真正邊界,它幾乎就像極端物理的“灰色地帶”。不過,如果要符合廣義相對論或量子動力學,那麼信息在穿過表觀視界時,會被完全打亂。也就是說,雖然信息可以從黑洞逃逸,但是它們會變得面目全非。當然,這個結果也恰好迴避了黑洞火牆悖論。

並不完美的解決方案

即便霍金的新作貌似完美地解答了黑洞火牆悖論,但仍在物理學界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討論。

在20世紀70年代與霍金有過合作的物理學家,研究黑洞的專家唐·佩吉(Don Page)認為:霍金對於黑洞可能不存在事件視界的提議也許是對的,但這不足以解釋火牆悖論。即使表觀視界只是短暫存在,但也可能會導致跟事件視界存在的同樣問題。而且,不同於事件視界,表觀視界最終會消失。佩吉還指出,霍金打開了極端場景的大門——“原則上,任何事物都有可能逃出黑洞”。

雖然霍金在他的文章中並沒有詳細說明表觀視界會如何消失,但佩吉推測:當事件視界縮小到一定規模時,此時量子力學和引力的影響會相互結合,我們有理由相信,表觀視界確會消失。因此,無論什麼物質被黑洞困住,最終都會被釋放。而且,如果霍金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黑洞核心甚至可能不存在奇點。相反,物質只是暫時被困在表觀視界中,由於受到黑洞的牽引力,它們會逐漸向內移動,但絕不會塌縮到中心。物質的信息不會被破壞,但會變得非常混亂,因為它是通過“霍金輻射”釋放的。這些信息幾乎不可能維持被黑洞吞噬前的樣子,“這將比試圖修復一本燒成灰燼的書更難”。霍金也深知其中的難度,他將這比作試圖提前預測天氣: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想要在實踐中提高精確性卻非常困難。

波爾欽斯基對霍金的觀點也持同樣的懷疑態度,他認為,自然界中不太可能存在沒有事件視界的黑洞。

是黑洞的“事件視界”還是灰洞的“表觀視界”

“在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中,黑洞的視界與空間的其他地方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他認為,“我們從來沒有在臨近的宇宙空間中看到過時空波動,這在宇宙大尺度結構中也非常罕見。”

霍金以前的學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拉斐爾·布索(Raphael Bousso)也對霍金的解決方案持謹慎態度。“黑洞中處處存在可以從中逃逸的點,這在某些方面比‘火牆’的存在更有問題,”他說,“但事實上,在霍金髮表了第一篇關於黑洞和信息的論文40年後,我們仍在討論這樣的問題,這證明了它具有非凡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