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好故事!

【制作】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好故事!

【制作】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好故事!

中国从来不缺好故事

有这样一个数据,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战役级战争一共是16000次,发生在中国的是11000次。当然不是说中国好斗、喜欢打仗,可能很大的原因是中国的文字有延续,所以基本上历史上有的战争都被记下来了。不得不说我们这11000次战争里面,每一个战争都是一个好的故事库。

日本像《武田信玄》的大河剧一度在国内也很红,大河剧拍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战国,但日本那是村级械斗规模,经常是十几二十个人。

我记得看《武田信玄》的时候,有一个兵像没羽箭张清,他的特长是扔石头。他带了一个小组打仗,被打败后跑回来,哭着对武田信玄说,你知道我们这组死了多少人吗?死了五个呀!他们死了五个人,就是死了好多人。

这种级别的战争,他们都能够拍成大片。中国从战国到三国,再到五代十国,有很多次高级别的战争,目前为止,中国没有拍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国外的《指环王》其实就是一个北欧的神话故事,那个故事应该是叫《尼伯龙根的指环》,然后改编的电影拍成史诗级了。

【制作】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好故事!

《指环王》

说实话,《封神榜》的故事比《指环王》要丰富多彩,但是中国在80年代拍完《封神榜》以后,再也没有拍过好的作品。包括《水浒传》在内的很多经典,里面有很多故事单抽出来,都是非常好的故事,也有很多人物可以单独拍一部电影。但我看过的所有水浒相关的电影,都非常烂。

像《权力的游戏》这样的权谋故事,相当于中国战国的故事。七个国家、几百个家族,就是百家争鸣加上七国争霸的故事。美国没有这样的历史,他们都能构建出一个世界,再去写故事。而中国有这样的故事基础,这些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但没有人括去挖掘,没有人去写。

不拍好故事,拍不好故事

举个例子,《西游记》也是影视作品里面改编的比较多一个中国故事了。自从周星驰拍完《大话西游》之后,之后所有的改编作品,孙悟空的形象都是模仿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这些大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性越来越多,猴性越来越少。

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是一个经典的形象,属于猴性比较多的一种。周星驰在对《西游记》解构之后,塑造了一个人性比较多的孙悟空,让人耳目一新,也成为了经典。但是《西游记》的解构不止是这一种,如果再拍一个猴性多的孙悟空,没准也很好。

我们不是没有故事,也不是没有制作能力。无论是从《三国演义》中挖掘出的《赤壁》,还是张艺谋拍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都拍得很差。拿《长城》来说,一个中国故事为什么找美国人来演?这就变得特别有讽刺意味,难道只有美国人会打怪兽?中国人也可以打怪兽,而且《长城》里的怪兽就是中国的怪兽。他们的创作逻辑就很让人费解。

【制作】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好故事!

《长城》剧照

对于《长城》来说,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西汉时期,西边有一个小城作为西域都护府,管着很多汉朝的属国,类似鄯善、龟兹等。其中有一个小国要脱离西汉的管制,带了几万的兵马来攻打这个小城,但这个小城只有一两千兵,于是派了一个人回国搬救兵。这个人骑着马跑了一年才到长安,然后朝廷还要商量到底救不救小城的守将,朝廷觉得已经过去一年了,肯定守不住了,再派人过去也只是无谓的牺牲。

这是丞相进谏说必须要救,因为如果不救这个城,将来就没人为国家驻守边关了。皇帝觉得言之有理,整顿了三千兵马去救他们。这三千兵马出发后先救了另一个城,然后只分出了一千五百人到最远的这个小城。这个小城在被围的这段时间已经弹尽粮绝,已经饿到把弓弦拆下来吃了。敌方派使臣来劝降,守将把使臣压到城楼上,当着敌方的面把使臣杀了。最后熬到城里只剩十几人,等到援兵把这十几个人到救出来后,带回长安,一路上奔波劳累,只有十二人到达长安,他们被奉为御林军,就是卫戍部队。

在中国的文字记载中,有无数这样好的故事,却没有人拍。而同样的故事,中国人也人家拍得好。比如说抗日战争,我们拍了无数抗战剧,但是把抗战剧拍得好的是韩国,《暗杀》是我见过拍得最好的一部抗战片。在历史上军舰岛上大部分是中国劳工,韩国人只占1/7,但这段历史却被韩国人拍成了《军舰岛》。包括他们拍的《鸣梁海战》是关于打倭寇的故事,比国内拍的戚继光一类的电影好很多,但打倭寇这事难道不是中国人干得更漂亮吗?

什么是文化自信?

中国人就像一个捧着金饭碗的乞丐,我们有无数的好故事,无数的好题材,却没有人 把这些拍出来。

第一个自信是要认识到本国文化中那些经过几千年锤炼出来的故事,要相信我们通过的现在的手段以及匠人精神的打磨,这些故事都是可以做出非常伟大的影视剧作品。

第二个自信在于我们要善待这些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去糟蹋。比如《水浒传》《红楼梦》这些经典作品,需要专注到作品本身触动人心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在造型、特技和一些花招上下功夫。

影视公司也好,影视从业人员也好,应该多去翻一翻中国历史上的故事,这是非常值得以我们去挖掘和打磨,并呈现在观众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