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市值全球第一,这家公司如今却被踢出了道琼斯

在“信息流产品通用电气(GE)6月19日遭遇了一轮“暴击”——这家一度市值全球第一,但如今陷入困境的公司被踢出了自己坚守了逾百年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这一变化意味着,诞生于1896年的道琼斯指数终于与最后一位初始成员道别了,虽说GE此前也曾短暂脱离该指数,但自1907年以来一直都坚守阵地。

曾经市值全球第一,这家公司如今却被踢出了道琼斯

上世纪60年代期间,金宁通过数百次收购交易将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 Corp.(简称ITT)打造成了一家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集合体,旗下企业包罗万象。然而,就在成为代表美国最尖端商业模式的标杆之后,这家巨人企业却一落千丈。

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系列分拆出售交易蚕食掉了ITT的大部分业务,如今这家公司只剩下一些规模不大的工业和航空航天零件制造业务。

“巨人”陨落,走向巨变

在专业人士看来,ITT的陨落并非特例。在昔日简单的资本市场中,集团企业——或者你也可以称之为跨行业企业或是多业务集团——曾经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他们从资本市场中得不到的效率。在“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等诸如此类的概念尚未渐渐侵蚀掉集团企业存在价值的那个年代,像ITT这样拥有庞大繁复分支机构的集团企业,实际上一部分是作为采取积极管理策略的共同基金在经营,同时还扮演着私募股权投资的角色。

曾经市值全球第一,这家公司如今却被踢出了道琼斯

那些精于交易的管理者是否有能力管理所有业务?一旦投资者们开始对此产生怀疑,这些集团企业就迅速走向了衰落。

通用电气正后知后觉地吸取着这一教训。

昔日高高在上、远播四海的美名,如今却一落千丈:自2016年12月迄今,通用电气股价已跌去一半,该公司正考虑放弃诸如照明和机车这样的核心业务子公司,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针对该公司过去的会计操作展开调查。

至少可以说,通用电气似乎正走向巨变,而该公司作为集团企业巨头的日子似乎也已是屈指可数了。

通用电气并非仅剩一家仍然贴着集团企业标签的机构。像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和霍尼韦尔(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这样的工业时代遗老们,从来都没有过通用电气那样的扩张规模——而今在提到分拆对象时,常常可以听到它们的名字。

如今,数字时代也造就了一批新的集团企业,如亚马逊和Alphabet。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常常被称为集团企业,不过这家公司更接近于一家拥有诸多独立企业的控股公司。

曾经市值全球第一,这家公司如今却被踢出了道琼斯

这一模式在美国之外仍颇有响应者——印度的塔塔集团就是其中一个。这家企业的业务从钢材到酒店和饮料,跨越很广。2010年曾有权威人士提出过一套“机构缺失”理论,认为跨行业企业的规模和资源能够弥补新兴市场中高质量机构的缺失。

毕竟,需要有人来促成商业交易并传播市场信息——这正是美国各集团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所扮演的角色。

集团企业们,气数已尽?

如今,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培训项目。但对于领导力普适性的质疑却变得日渐显著起来。比如说,一家零售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如果仅仅是知道如何构建一家机构并能够读懂报表,就有理由让他去取代一位一辈子都在航空领域深耕细作的管理者吗?他真的能担当起掌管航空制造业务的大任吗?

在咨询公司普华永道主管美国工业交易业务的鲍尔·埃利表示,科技变化以及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日渐加深,使得毕业于一般管理学院的管理者们越来越难做到有效分配资源。“我们看到如今管理团队在切实评估自己的核心实力所在,并思考自己能够从哪部分资产上真正创造收益。”他说,“这一点,若跨越很大的业务范围,则极难做到。”

曾经市值全球第一,这家公司如今却被踢出了道琼斯

投资者如今发出这样的疑问:庞杂的企业结构是否导致小问题被忽略,从而造成通用电气自身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了。

若果真如此,或许分拆很有必要。一些投资者似乎的确是这样想的,当弗兰纳里在最近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还会有通用电气存在,但它看起来会和今天有所不同”之时,该公司股价几分钟之内就涨了6%。

通用电气毫无疑问还将继续以某种方式存在下去。问题在于,它是否会以ITT仍在采用的这种方式。“集团企业已死。”某商学院教授说道,“但是它将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