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來勢洶洶,寶寶嘔吐發燒腹瀉,如何護理?實戰經驗分享

耽誤了這麼久才發文,因為我家娃感染了病毒性胃腸炎,昨天小傢伙吃啥吐啥,讓人心疼。

病毒來勢洶洶,寶寶嘔吐發燒腹瀉,如何護理?實戰經驗分享

為了護理好吃啥吐啥、發熱腹瀉的寶寶,漫漫做了如下功課,分享給各位家長。

我家小俊哥第一天的症狀

病毒來勢洶洶,寶寶嘔吐發燒腹瀉,如何護理?實戰經驗分享

第一天的症狀主要是嘔吐,吃啥吐啥,孩子比較受罪!

醫生開的藥

  1. 多潘立酮混懸液(用於止吐)

  2. 益生菌(用於抑制病毒)

  3. 補液鹽(用於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因為一整天沒有排便,所以無法化驗大便,醫生的初步診斷是:病毒性胃腸炎的可能性很高,建議回家服藥2天觀察症狀後回診。

病毒性胃腸炎的兩大元兇

病毒性胃腸炎最常見的“肇事者”就是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而兩者症狀相似,傳播方式也相似。

  • 諾如病毒——“冬季嘔吐病”

高發期:每年10月~次年3月,傳染性強

多發年齡:5歲以下兒童

症狀:幼兒嘔吐、發熱較多,並伴有頭痛、寒顫和肌肉痛等症狀。

護理方法

1、少量多次服用口服補液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服用益生菌

3、配方奶餵養時換用無乳糖奶粉,母乳餵養時添加乳糖酶。

4、體溫超過38.5℃,服用美林或泰諾林退燒。

●如果出現脫水嚴重,嘔吐嚴重的情況,要及時送醫

●諾如病毒一般2~3天后可自愈

目前沒有疫苗,

諾如病毒極容易變異,哪怕你已經感染過也還是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 輪狀病毒

高發期:每年10月~次年2月,傳染性強

多發年齡:6個月至2歲,四歲以上少見

症狀:初期以發熱嘔吐為主,緊接著為腹瀉階段,以水樣便為主。

護理方法

1、少量多次服用口服補液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服用益生菌

3、配方奶餵養時換用無乳糖奶粉,母乳餵養時添加乳糖酶。

4、體溫超過38.5℃,服用美林或泰諾林退燒。

●如果出現脫水嚴重,嘔吐嚴重的情況,要及時送醫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病程在5~7天即可自愈。

有疫苗可接種,接種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即使感染,病情輕、病程短。

理論上可多次感染輪狀病毒,但實際上很少有嬰幼兒患兩次以上。

吃啥吐啥,如何護理

感染病毒後頭一兩天,頻繁嘔吐和發燒是大人孩子最遭罪的階段。面對嘔吐症狀,怎麼護理呢?

當孩子出現嘔吐時,先要暫時停止進食和喝水,讓腸胃得到適當地休息,同時觀察並記錄孩子的表現,比如是否發燒、精神狀況、咽部腫痛、大便異常等狀況;並記錄下引起嘔吐的直接原因,例如:進食、咳嗽、服藥等。

暫時

禁食禁水1~2小時後,若孩子嘔吐有所緩解,且精神及一般情況都不錯,可重新嘗試給孩子喝10~20毫升溫口服補液鹽。如果孩子能夠喝下去,每20~30分鐘重複服用。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小口小口來,每隔二三十分鐘喂一次。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新的嘔吐,不但沒達到補充效果,反而加重嘔吐。

關注孩子是否脫水

孩子嘔吐出來的不僅是食物、液體,還有大量的電解質,如果這些電解質流失過多,會引發脫水,脫水嚴重的情況下會引發器官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病毒來勢洶洶,寶寶嘔吐發燒腹瀉,如何護理?實戰經驗分享

來自《崔玉濤 直面小兒腸道健康》

病毒性胃腸炎要用抗生素嗎?

家長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抗生素的最基本的常識:抗生素只針對細菌性感染,對病毒是無效的

頻繁的使用抗生素,會導致孩子腸道內正常菌群破壞增多,腸道屏障完整性受到損害,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使病程延長。因此,家長們切勿隨意給孩子用藥,特別是抗生素類的藥物。

娃生病,是最能體會“為母則剛”的時候

自從小俊哥第一次生病,我才體會到“為母則剛”的意義。全家著急,亂做一團的時候,作為孩子的母親,最需要保持冷靜和淡定。

首先,媽媽不要自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生病,這是孩子自身逐漸建立免疫系統的必經過程。

第二,作為孩子最依賴的親人,媽媽保持冷靜和淡定,能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感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媽媽要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會陪著他一起勇敢地戰勝疾病。如果媽媽都驚慌失措,那麼生病中的孩子就更加無助和害怕。

第三,作為最瞭解孩子的人,媽媽的情緒反應直接影響到周圍家人的情緒狀態。如果媽媽表現得驚慌失措,只會讓其他的家人更加不知所措。

如果媽媽平時注意學習嬰幼兒患病的護理常識,到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不管周遭意見多亂多雜,媽媽心中不會亂,能冷靜觀察孩子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我想這就是“為母則剛”的境界。

當然,這個時候媽媽們不要忘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邊還有丈夫的支持。不要一個人抗著所有壓力,照顧孩子的任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分擔。

哎,娃一生病,我就感慨萬千!我家小朋友今天的情況已經好轉,嘔吐症狀得到控制,能正常喝水喝白粥,雖然還發著燒,但我知道這是正常的病程,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在和病毒做對抗,我要做的就是細心護理和耐心等待。今天就寫到這裡,我要去照顧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