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的窮人不敢自己創業?

一隻漂亮的花狸

在很多媒體看到馬雲罵那些害怕風險不敢創業的人,馬雲說那種思想還停留在原始社會的馬上pas掉,下一個。我想這是馬雲在融資和最初項目招商的過程中遇到了太多太多這樣的人。前幾天還有人說我有100萬投資阿里可以嗎?如果15年前你的100萬馬雲敢給你1%股權,現在值50億美元,但是你不敢,現在馬雲會說,你開玩笑,100萬連我們公司門衛保安年薪都不夠,能掙100萬目前還算不錯的,但是這樣的思維在接下來的社會還能賺100萬嗎?


在大部分人家連電腦都沒有馬雲敢做互聯網,朋友做了一個互聯網平臺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app”招加盟商,平臺的模式類似於物流行業的淘寶,所有人快遞物流公司都可以上去開店,貨主在任何地方可以看到附近的司機物流公司,貨主發貨快遞物流公司搶單報價,運費支付平臺到貨點確認鍵司機秒收運費。他們自己在網絡上推廣了四個月,註冊會員超過十幾萬,這可以說是互聯網奇蹟了。地區加盟商配合公司做好地面宣傳就可以了,可以說一個月就可以完成主要工作,看看這些人是怎麼說的?

沒有做之前說,司機簡單司機找貨,貨主不會上來,但是現在貨主是司機的兩倍。還有的人說,你的平臺我們給你宣傳你還收加盟費?他就沒有想人家花了上百萬資金兩年時間設計的商業模式開發的軟件你代理了你就分走了六成。有些人看到了這麼多下載量這麼多註冊量說,你這些都是虛的,你要來點實際的,什麼實際?別人賺錢了你看到了就實際了?他還找你嗎?這就是窮人,他可以看著你的項目一天天的成功,加盟費一天天上漲他還在等,這個項目可以分大筆錢了他就敢進入了。我們這個社會太多太多的這樣的人了。昨天寫了一篇中年危機的文章,我說現在記憶力下降天天晚上散步的2.5公里的街道的店鋪是幹啥的記不住,一個重要原因是店鋪換得太快,他認為這個是沒有風險的,因為大家都在做。


創業特種兵

1、窮的定義

網絡上流行的“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這話不無道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創業則屬於最頂端的自我實現需求。對於窮人來說,最基本的飽腹需求都無法實現的話,何談自我實現呢?

貧窮讓我們專注於短期的生活滿足,也讓我們囿於生活的小圈層,眼界不夠長遠,人脈比較侷限,試錯的成本超出我們的承受範圍,所以自我增值變成了一項長遠目標。


2、創業需要什麼條件?

第一,資金。創業初期是需要投入的,指望空手套白狼那幾率是渺茫的。對於窮人來說,前期的資金準備不充分就會讓整個創業計劃前功盡棄。

第二,團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成為贏家。在創業的過程中,需要的是出謀劃策的夥伴和團結一致的目標。

第三,人脈。創業需要人際關係,這在創業過程中會大大節約你的時間成本,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機遇。對於窮人來說,所處的環境使他的交際圈變得狹窄,因此在創業方面承擔的風險也高於旁人。

第四,規劃。創業需要明確和詳細的規劃,甚至細化到每日、每週、每月的任務,所耗費的精力和腦力可想而知。

第五,支持。創業過程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因此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勵起到相當大的穩定軍心的作用,於窮人而言,大多是風險規避型的,這也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裡希.貝克說過,人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人與人的連接看似緊密,實際上距離越來越遠,因而中產階級基於生存的孤獨感,焦慮感越來越突出。人人都想做風口上的那隻豬,但最後都摔死了。

對於窮人而言,他們的創業成本更高,風險更大,人脈圈侷限,所以他們對於創業的態度是謹慎的。


華爾街見聞

其實有一個東西,可以把富人和不富的人區別出來,那就是:勇敢。


大部分富裕的人(這裡特指白手起家的)其實都很勇敢,比如在美國,多數有錢人要麼是企業家,要麼是專門幹那種以激勵為基礎的工作的人。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 Impact。也就是說,你凡是做了一件事,你很快就能夠得到做這件事情的“後果”,是好的,是壞的,是正面的,是負面的。


換到生活中就是:你幹了這件事後,是被人喜歡了,還是被人討厭了,是被人捧到天了,還是被人絕交了。


但是大多數人工作中的問題是:他們行為的後果,其實是被遮蔽了,幾乎沒有什麼追究責任可言,這個在大公司尤其是,但在創業公司是無法想象的。


從這個角度講,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做那種只基於“激勵”,或者說會立刻產生出Impact的工作,因為這種工作,只會為了你的工作質量而獎勵和懲罰你,而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與生活中的結果、後果聯繫起來。


而企業家或者說創業,就是最容易會產生Impact的一種職業,你不僅對你生命中的每一項決定,完全地擁有所有權,並且要求你去對每個決定富有完全的責任,而且,你立即就會獲得你做這個決定或者這件事情的後果。而你要選擇這樣做,當然你得非常具備勇氣。



硅發佈

人類社會永遠有兩種人: 謀變之人和守舊之人。

謀變之人,主動追求自我改變,聞世變而動,察勢變而追,即便面對死水潭,也要以身為石,激出一股浪花。

守舊之人,從不追求自我改變,世事變與己何干,大勢變也得過且過,只有在無法得過且過之下,才做出改變一一即使是改,也是身體之改,而非心之改,是無奈之改,而非主動之改,是逐末之改,而非獵首之改。

謀變者,趨向未知,征服未知,收穫未知; 守舊者,抱殘守缺,自我為是,得過且過。久而久之,90%的謀變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或有大成,或有小就,偶有不如意者,也是小概率的可以歸之於命運無常的。

而守舊者,久而久之,幾乎全部是下墜之人生,今日之得過,明早之難過,今日之小富,明早之貧困。因為,守舊者,在世事變幻之不可逆之下,其抱以的是投降之姿勢,是做命運奴隸之心態,你的人生不下墜,何人下墜?

創業或許並非是每個人的必選項,但是,謀變卻應該是每個人的不二之選。人生之謀變,時時有,處處有,求學之年紀,是勤奮努力奔向大城市,還是得過且過留在小縣城; 求職之年紀,是選擇公務員之安逸,還是入職科技公司激發潛能; 即便是求偶,也有不同之選擇,是自我加壓追求優秀的、同時也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還是做個“差不多先生”尋找大男子主義的自我安慰。

還有投資理財,這在謀變者和守舊者之間,其選擇也同樣會大相徑庭。謀變者,應勢而變,在房價、股價稍微萌動之際,即積極擁抱,而守舊者,在初始期間,他們只看到擁抱變化之風險,只有等到趨勢已上升到階段性臨界點時,才會無可奈何地擁抱變化一一這時,往往又意味著新的風險即將到來。

在這個技術變迀日新月異、全球紛擾加速激盪的時代,惟有謀變,惟有歸零,惟有擁抱不確定性,我們才有新生! 才有希望! 才有未來!

謀變者,你永遠是少年!

守舊者,即便年齡還是少年,事實你也已然是老者!


楊國英觀察

創業這個詞在1979年之前幾乎是稀有名詞,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之初,創業也只能叫做生意,而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縱深發展,創業越來越被大眾接受並認可,尤其是在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指引下,創業更有了一種潮流、時尚的感覺。

不過,即便是創業已經被市場極度包容的大環境下,創業的人總體來說依然是少數,這是由資金、意識、認知、魄力、格局、人脈、能力、背景等多種原因造成。

反過來說,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創業,如果大家都去創業了,誰來當員工呢?沒有員工企業又如何運行呢?所以,天檀認為:創業更多的屬於精英!

精英是否說明他們是有錢的?我想不完全是!

在風險投資蓬勃發展的時代,創業更多的是需要綜合能力,主要包括認知力、學習力、領導力、資源整合力、融資力、毅力、市場分析能力等等(在此不過多羅列)。

而本題《為什麼窮人不敢自己創業》,我想這裡所說的窮人,肯定不是以金錢的多少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更深層次的意思是窮人的思維方式會讓他失去很多機會。在此,我羅列一些供大家參考,比如:

1、窮人在事情還沒做時先考慮困難,說到多做的少,行動力差;

2、持續學習能力弱,跟不上時代的節奏,長此以往思維固化嚴重,意識觀念老化自然也就看不到新機會了;

3、優質的圈子可以加速高質量信息的交流,而窮人可能平時不太注重人脈的長期培養;

4、胸無大志,小富即安的想法太重,認為人活一輩子不容易,何必把自己搞的那麼辛苦,死後不都是一張床嘛;

5、格局小、魄力不夠、膽量不足、思維邊界窄;

6、沒有危機意識,過一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以上只是羅列了五點原因(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大體說明金錢並不是阻礙窮人創業的核心,更深層次應該是思維方式和性格問題所致。建議學會讓自己變成精英,不要抱怨環境,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天檀

窮人經濟條件不好,有許多窮人都想著靠創業一舉成功,誰都想過富裕的生活。想改變貧窮,唯一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創業,更何況國家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對於創業者有了更多的扶持。但是,窮人苦於缺乏創業資金,即使有心創業,卻無力實現。創業是一個需要投資的過程,沒有付出哪會有收穫,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前期必須會有大量的資金的支持,等待創業業成功之後再慢慢回籠資金,窮人本身就窮,啟動資金如何籌集是個最大的問題。窮人是沒有創業成本的,更等待不起長期投資後期才能掙錢的事業。

大多數人都非常注重家庭,也揹負著家庭的責任和義務,除非自己有著十足的信心和非凡的能力,一個普通的人是不敢讓全家人陪著自己承擔創業失敗的風險的,家庭的日常開支是必須的,孩子要上學,父母要贍養,本來家裡就沒錢,哪裡還敢將這些錢拿去創業呢,假若失敗了,全家人的生活開支該怎麼解決呢,這些都是窮人創業的顧慮。即使能夠借到錢,或者從銀行貸到款,但是在創業初期誰敢保證不會出現偏差,如果開始不贏利怎麼辦,銀行大量的利息或從親朋好友借的錢如何償還,何況現在銀行貸款審查很嚴,而親朋好友也不會輕易借錢給一個窮人,並且一旦創業失敗,每天都要揹負著高額的債務度日,想必這是大多數人所不願意的,本來就沒錢,如果那樣的話豈不是雪上加霜,所以窮人是不敢冒這個險的

社會競爭太強這也是阻擋窮人創業的一個重大因素,窮人缺乏創業資金,僱傭不起那些專業的人才以及購買不起一些先進的設備,與其他的有著各種條件的創業者相比自然心裡是沒底的,自信心受到了挫傷,更沒有了創業的勇氣。就只能望洋興嘆,安於現狀。

未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行,21世紀的今天,社會瞬息萬變。今天的成功不代表明天的富裕,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改變了,我們不確定今天繁榮發展的行業明天就會變得怎樣,未來充滿未知性,曾經聞名世界的大企業都會倒閉會被收購,柯達膠捲、諾基亞手機等就是典型的例子,何況一般小打小鬧的創業,一不小心就會翻船。如最近比較流行的微商,雖然資金投入不多,但多數人卻投入大量的精力,操著最多的心卻掙著微不足道的錢。有時窮人不是不敢創業,而是創業過,成功的太少了。


坤鵬論

這是一句實話,但還有另外一半沒有講出來:大部分創業的人都是窮人。

大多數窮人不敢創業,是因為不能算入富有的人是這個社會的絕大多數,所以從比例來看,窮人創業的比例比較低。

但實際上,創業的人,大多也是窮人出身。

比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希望集團的劉氏兄弟、恆安集團創始人許連捷、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等,都是窮嘎嘎嘎出身的。如果往前推40年,中國第一批創業者,90%以上都是沒有穩定收入、固定職業的窮人。所以窮人中創業是非常多的,但因為這個群體比起中產及富人來說,數量還是算多,所以看起來比例很小。

那為什麼大部分窮人都不敢自己創業?因為追求與思維、因為性格與經歷。

創業其實是一個高風險的事兒,可以說是九死一生。

所以創業首先是膽量問題。王健林說過一句話:清華北大不如膽大。沒有勇氣,是不可能創業的。因為創業失敗,代表著大量的金錢、時間、精力都損耗。窮人本來就擁有不多,大部分窮人承受不住,或者不願意承受這樣的打擊。

其次是資源問題。

創業是需要啟動資金的,窮人很難從親朋好友那兒尋找到足夠的創業啟動資金。而富裕的人比較容易,這也是“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直接體現。

同時,窮人的社會關係也沒有那麼豐富。所謂的貓找貓,狗找狗,人類社會是有圈子的。窮人的圈子,基本上都是在窮人之間,他們很難有能夠支持自己拓展事業的社會關係。

然後,“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大部分窮人,追求的是穩定收入,然後穩定生活,因為人們的慾望,是與自身的經歷相關的,是與自己的認識相關的。美圖創始人蔡文勝第一次吃麥當勞,是在香港,其發小請客,他說,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這就是當時他的認識,他認為麥當勞就是天下第一美味。現在你請他吃麥當勞,他會覺得是垃圾食品。“貧窮限制了想象力”這句話是非常經典的,因為貧窮,所以想象的空間是擺脫貧窮,想到是穩定工作。

但也有一部分窮人,因為有勇氣,所以創業成功。“既然已經一無所有,那麼幹脆就破釜沉舟。”他們用自己的勇氣與毅力,把自己送上成功的創業道路。


波士財經

一個人剛開了個公眾號,親戚朋友加一圈,50個粉絲。
這時候他去找一個50w粉絲的大號,發私信說:我們互推一下,或者你幫我推廣一下,以後我發達了會報答你的。
你猜這個大號會不會理他?
如果是我去找,就不一樣了,即使不能合作,也會給我一個友善的反饋。
如果合作了,大家互推一下,各漲幾萬粉,頂的上一個小號辛辛苦苦幹一年。

有錢人只和有錢人做朋友的。


我曾經去過一家創業公司。老闆很有錢,資產幾十億,第一家公司已經上市了。

後來老闆放棄了第一家公司管理權,開始二次創業。
當時我們想老闆反正有錢,就算公司黃了也沒什麼。
但是後來才發現,還是圖樣圖乃衣服。
老闆在上市過程中積累大量資本方面的人脈,這家公司,他組好班底,空手套白狼,拿到了幾千萬的天使投資。
也就是說,這家公司他其實一分錢沒拿。

資本的積累,量變已經產生了質變,是普通人完全無法比擬的。


一個古老相傳的故事,一個農夫在聊天的時候,問道你說皇帝過的是什麼日子呢?
另一個農夫說道,一定是用金鋤頭鋤地,頓頓吃白麵大饅頭。
一棟房子可以用來住,可以用來租,可以用來開店,可以用來抵押貸款再投資。
一般人家和富人都會怎麼選擇?
一個公司的庫存突然增多了
工人會想該怎麼把庫理好
銀行的人會認為公司現金流將吃緊,去找他們談談貸款
證券的人會想這家公司今年的利潤報表一定不好看,趕緊拋售或者做空。

這就是眼界和思維帶來的差異,只能用時間與經歷來填補。


姑婆那些事兒

窮人只是相對應的,我們跟大佬們相比就是個窮人。馬雲說:“我一個星期賺30個億,遠遠沒有小老闆一個星期賺五百萬開心。”

並非是窮人大多數人不敢創業,而是世界上大多數都是窮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社會屬性,你就是天生打工的,你的思維就是打工思維;我們就是當老闆的,沒辦法都是現實。

馬雲說:“我應聘了30份工作,沒有一份工作錄取了我;24個同學考肯德基(KFC),結果23個人錄取了,我沒被錄取;5個人去考警察,四個人錄取了,我又被刷下了;我跟我表弟倆個人到杭州望湖賓館,去應聘服務生,結果還是他被錄取了,我又落下了。”

馬雲說他去打工沒人要啊,看來只有給自己幹了;我們這種創業者就是這樣的人,雖然情況沒有那麼誇張,但是在我們心裡就是這麼認為的,我們除了創業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了。

說到底都是思維、思想的問題,窮人不敢創業的根本是“思維窮”;而所謂的沒錢、沒人脈、沒資金、沒學歷,這些都是“藉口”。

創業是從小做起,不是一上來就是:“我要成為馬雲,我要去納斯達克敲鐘,我要改變世界”。這些改變世界的人,像比爾蓋茨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這是什麼幾率?

不要痴迷於從閱讀成功人士的傳記中尋找經驗,這些書大部分經過精緻包裝;很多重要的事實不會告訴你,蓋茨的的書不會告訴你他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參觀紐交所,但不會告訴你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

所以不要想那麼大,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你只是看到了表面,而非本質現象。我們創業首先就是賺錢,創業不賺錢就是“耍流氓”;甚至道德底線都不重要,只要不違法就行,這也是很多大佬的“共識”,當然擦邊的也儘量不要去碰觸。

像我們做網絡虛擬暴利項目的,也有很多擦邊項目、灰色項目;例如圖片項目、風水項目、算命項目都是。以前就有個做風水的老闆想拉我下水,但我自身也是學佛的,根本不會做這種事情;然後那段時間,有個做一年搞五千萬的風水公司被抓了,都上了新聞

總結:

不管我們多窮,也不要去做灰色項目、擦邊項目,雖然很暴利;對於商人而言時間才是最寶貴的,只有做正規暴利項目才最長久,年賺千萬也能做到。


創業密碼舒林

窮人為什麼非得創業?不創業就不是上進的人嗎?還有窮只是個相對形容詞,我們與王健林和王思聰相比,都是窮人。


創業不是因為你窮,你就得創業,事實上,如果你因為窮而創業,而不是明確-規劃好了再創業,你就會更窮,甚至窮的連遮羞布都賠光了。


絕大多數的人不適合創業:能力、人脈、經驗、創業方向、資金、心智、思維都需要系統的規劃和準備,創業和賺點快錢、混點錢是二回事,很多號稱創業的人,所做的其實也只是賺點錢,而不是真正的創業。


創業與賺錢的區別在於:創業要更系統、有更明確的規劃,創業是一個過程,即要有商(賺錢-利益)又要有業(長久-品牌-事業):創業更嚴肅一些,賺錢就相當簡單直接,比如擺地攤、買進賣出,啥賺賣啥也能賺錢


其實,我們明白了創業和做生意賺點錢,我們絕大多數都是後者,什麼賺錢就做點,今年賺的錢往往和去年不同,啥賺錢,咱們就換成啥,但只有極少數人才適合創業:


創業,追求和創造一切美好事物的持久化過程:創業包括了賺錢,但除賺錢之外,還有更多因素,比如自我價值、品牌事業、持久的賺錢比如投資;


事實上貧窮的人不適合創業,只研究賺錢就行了,因為創業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無法獲利的,風險巨大,急於賺錢的就不要創業:你窮你就要賺錢,別想那麼多。



每個人的能量不同,貧窮人的可選擇的資源較少,一旦出現風險可能會更加劣勢:因為原因很少,比如思維少、能力小、資源少、人脈少,創業也更難成功:不是不敢,只是不具備


我個人是反對激勵學的,與其盲目創業,不是踏實生活,光有激情和勇氣,但能力跟不上,就是蠻幹。



今日頭條孫洪鶴:十年以上創始管理諮詢機構資歷、商業模式專家、專注互聯網創業投資、品牌營銷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