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不看正确率?主力交易员告诉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投资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伙追过好几个姑娘,都嫌他太穷而没能成功,后来终于找了个不嫌他穷的,很感动,发誓要赚大钱。去炒股,亏钱,改炒期货,亏的更多,为了迅速回本又去炒外汇,结果爆仓数次,但女友不但不嫌弃还总是资助他,小伙实在感动,不禁问女友为什么不嫌弃他还这样帮助他,女友说,知道找到你样的人多不容易吗?有个老师说,只要找到稳定亏损的人然后反向下单就能稳定盈利。小伙听完瞬间崩溃,之后逢人就说自己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并继续保持着自己稳定亏损且不定期爆仓的风格,而女友却由于收益稳定而被开户的期货公司聘为职业操盘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亏损有多容易,盈利就有多容易,但是没有资金管理几乎是必亏无疑的。

初入门的交易者大多倾向于追求准确的判断趋势,认为只有正确率够高才能盈利,而对于资金管理与仓位规划则不那么重视。值得警惕的是,即便正确率再高,只要有一次重仓或者下跌补仓时出错,就有可能导致重大亏损或者爆仓、再无回本的可能。著名投机者索罗斯曾跟人说:“我不在乎我交易的正确率是多少,我只在乎做对的时候挣了多少。

“风控是交易的灵魂”,而风控的核心即是资金管理。如果总的风险敞口给到5%,那么一次交易要下多少仓位?止损控制在多少?假设每次止损额度控制在总资金的1%,则理论上可以有五次交易机会,即便五次全部失败,也就是净值到达0.95,之后便不再有交易机会,操盘者面临下岗。或者换人,或者换资金,总之这个人和这个资金就不匹配了。

假设是另一个操盘者,同样的风险敞口,同样每次1%的止损空间,如果失败三次,成功两次,失败三次亏掉3%,而成功两次盈利6%,则现在净值达到1.03,那现在高于净值的3%就可以作为激进仓位的止损而将仓位加大,比如每次止损加宽到1.5%,则一旦成功,盈利更加丰厚;如果失败,则再次退回到保守风格。如此循环往复,净值增加将会是大概率事件,遇到行情好时则有超预期盈利,而行情不好时,亏损也可以控制在预计范围之内。

当然有些投资者看不上这种“小打小闹”,认为轻仓即便盈利也没多少,喜欢重仓进出,期待大幅挣钱。只能说,这样的风格不是世外高人就是刚入门的新手。重仓只要一次失败就有可能再无回天之力,而轻仓虽然开始时盈利不多,但随着盈利的增加,仓位也会随着增加,但风险却并没有放大,这才是长久之道。许多大型基金平常年份的业绩也就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令很多人感到“不过如此”,事实上,大机构可用于自由交易的资金通常只占总基金的一两成而已,八九成的资金做的是固定收益,用固定收益的部分作为交易资金的止损,如此看来,一年百分之二三十的业绩容易吗?

交易不看正确率?主力交易员告诉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资金管理,怎样在股市下注

败而不倒,这是做生意的最基本法则。朋友,你将省吃俭用省下的血汗钱投入股市,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成为那家公司的股东,你在投资生意。你投资股票和投资住家隔壁的小卖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仅在于那家公司的股票公开挂牌上市了,你家隔壁小卖店的股票未曾上市。如果小卖店的老板请你投点资,你会怎么思考?你面临投不投资和投多少两个问题。如果不投资也就算了,如果决定投资的话,投多少就费思量了。

入市前先自问“我亏得起吗?”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投资,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必须是:我亏得起吗?你如果有神气,在某单位有份待遇优厚的好差事,不用怕被炒鱿鱼,工资福利准时发,连擦屁股纸都会准时发到手里来,我恭喜你!你把用不完的钞票放进股市寻刺激,胜犹可喜,败亦不足忧,那么你不用考虑什么“败而不倒”之类的废话。但不幸你和我一样是位现挣现吃的穷小子,时时担忧下个月饭钱从哪里来的不幸人!假如败了,一家老小吃什么?“我亏得起吗?”这句话是沉甸甸的。

提高获胜概率

炒股是亏钱容易赚钱难的行业。假设你手上有 10000 元资本,亏掉 50% 后剩下 5000 元。但你要回到 10000 元,你必须赚 100% , 5000 元要翻一倍才会回到 10000 元。任何有基本数学概念的人都知道 100% 的道路较 50% 来得漫长。股票当然更不例外。讨老婆的赌通常一生只赌一次,对那些赌两三回的人来说,通常是越赌越不如意,这超出本书的范围就不多讲了。对赌股票而言,赌的次数就更多了。对这类赌,久赌常胜的关键之一便是下好注。

怎样下注是艺术,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但有门科学叫概率,它对怎样完善下注艺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我以下用生活的例子而不是抽象的数学公式来引导大家思考。

我们都知道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机会各是 50% ,即有一半的概率出正面,一半的概率出反面。假设你今天和一位朋友赌钱,抛硬币定胜负,出正面你赢 1 元,出反面你输 1 元,你们各拿 1000 元的本金来赌。这场赌博的结果很清楚,赌久了,谁也赢不了,谁都不会输。这是一场公平的游戏。突然你朋友建议说:从下一手起,出正面你赢 9 角 5 分,出反面你还是赔他 1 元。你还干吗?你当然不干,因为你知道被剃光头是迟早的事。反过来,朋友建议说出正面你赢 1 元,出反面你赔 9 角 5 分。你会怎么想?你会大声吼叫:好!因为这时你知道剃他光头只是迟早的事,你知道你赢定了。

现再假设这位朋友要提高赌注,每注 500 元,出正面你赢 500 元,出反面你输 475 元。概率没有改变,还是 1 : 0.95 ,但赌注变了,从本金的 1/1000 提高到 1/2 。这时你有什么感觉?你还是知道赢的机会大过亏的机会,但你赢定的感觉没有了。你的本金只够赌两回,你的手开始冒汗。如果这 1000 元是你下个月的饭钱,你还敢赌吗?

上面的例子,你输赢的概率没有变化,但下注的数额变了,整个游戏的性质便发生了变化,你从赢定了变成了没有赢的把握。朋友,你炒了几年股票,觉得自己有经验了,你知道你的经验干什么用的吗?你的经验提高了你每次进场赢钱的概率!

我曾研究过美国赌场的游戏,每种游戏(老虎机除外)的赌场盈利仅 1%-2% 之间。即从概率上说,你每次下注 100 美元,只能拿回 98 至 99 美元,和中国买卖股票的手续费差不多。但概率上你每次下注都输一点,久赌必输的老人言就完全应验了。所以赌场不怕你赢钱,就怕你不来。

但就我的观察,一般的赌客带 2000 美元进场,通常不到半小时就剃光头回家。当时我觉得赌场真坑人,现在明白这些赌客其实太笨了。就算你不懂技巧乱下注,以通常最低额 5 美元的标准下注, 2000 美元够耗上两天,赌场包你吃住,就算当一次度假也不错。这些赌客赚钱的心太急,恨不得立即就赚得十万八万的,每注下的太大,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你应该明白在股市不断赚钱的秘诀了:通过你自己的观察和研究,不断累积经验,将自己每次入场获胜的概率从 50% 提高到 60% ,甚至 70% ;而且每次进场不要下注太大,应只是本金的小部分。这样长期下来,你就能久赌必赢。

数学的道理是很明白的。每次下注应占本金总额的多少,决定于你的经验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没有死定的百分比。你要记住财不入急门。我这里给个建议:新手的话,把本金分成 6-8 份,每次下其中一份。有了经验,慢慢地把份数减少。你如果有 60% 的胜算,下注的数额比你有 80% 的胜算时应该为少。至于你怎么知道有 60% 的胜算或 80% 的胜算,完全决定于你自己的经验。


止赢与补仓,止损的诀窍

如果理解并坚持了“永远站在零点”这个理念,那么止赢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止损了。股谚云: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这里说的会卖既包括止损,又包括止赢。在现实的市场里,经常见到有些朋友熟练掌握止损技术割肉大法,自豪宣称远离了套牢,但却不善止赢,经常坐电梯、过山车,或者轿子刚抬起就慌慌张张跳下来,然后一边目送轿子上山越走越远,一边捶胸顿足痛骂自己。要做好止赢,首先,还是要忘记买入价,只根据市场本身当前的走势情况决定是否卖出,既不怕高路入云端,高处能胜寒,又不贪轿子舒适,该下地时就果断下地。其次,就是综合运用后面说到的各种止损方法,以止损的眼光来对待止赢。

补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性补仓,就是死不认错一条路摸到黑,这是扩大亏损的一条“捷径”。另一种是主动性补仓,一般是在判断市场发生非理性下跌或达到合理波动的下轨时采用。主动性补仓应该是在尚未达到止损点的补仓,一旦达到止损点,还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势不可挡,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注重资金的效率,不要动不动就死扛。

止损的诀窍

止损是股票交易中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犹如汽车中的刹车装置,遇到突发情况善于“刹车”,才能确保安全。止损的最终目的是保存实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效率,避免小错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全军覆没。止损不能规避风险,但可以避免遭到更大的意外风险。如何设定止损位呢?有如下的方法供参考:

平衡点止损法:在建仓后即设立原始止损位,原始止损位可设在距离建仓价格5%-8%的位置。买入后股价上升,便将止损位移至建仓价,这是你的盈亏平衡点位置,即平衡点止损位。依此,投资者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个“零风险”的系统,可以在任何时候套现部分盈利或全部盈利。平衡点止损系统建立好以后,下一个目的就是套现平仓。套现平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是不管用什么平仓技术,随着股价上升必须相应地调整止损位置。比如投资者在10元买入,原始止损位设立在9.2元,买入后股价若一路下跌,可在9.2元止损出场;若买入之后股价上扬,平衡点止损在10元附近,股票跌破即可清仓出场;若买入后价位继续上升,可即时调整止损位。如股价上升至12元,可将止损位调整为11元,价格升至13元,止损位也“升”至12元。

时间止损法:人们普遍注意空间的止损,而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要价格跌到某个事前设定的价格,就斩仓出局,这就是空间止损。空间止损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牺牲时间而等待大行情,缺点在于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往往不得已还要止损,既耽误了时间又损失了金钱。为此,需要引入时间止损概念。时间止损是根据交易周期而设计的止损技术,譬如,我们若对某股的交易周期预计为5天,买入后在买价一线徘徊超过5天,那么其后第二天应坚决出仓。从空间止损来看价格或许还没有抵达止损位置,但是持股时间已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为了不扩大时间的损失,此时不妨先出局。

技术止损法:在关键的技术位设定止损单,可避免亏损的进一步扩大。技术止损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运用技术止损法,无非就是以小亏赌大盈。其主要的指标有:1、重要的均线被跌破;2、趋势线的切线被跌破;3、头肩顶、双顶或圆弧顶等头部形态的颈线位被跌破;4、上升通道的下轨被跌破;5、缺口的附近被跌破。例如,在上升通道的下轨买入后,等待上升趋势的结束再平仓,并将止损位设在重要的移动线附近。再如,市场进入盘整阶段后,通常出现收敛三角形态,价格与中期均线(一般为10-20天线)的乖离率逐渐缩小。一旦价格对中期均线的乖离率重新放大,则意味着盘局已经结束。此时价格若转入跌势,则应果断离场。


如何辨别是反弹还是诱多

第一,超跌反弹、破位后回抽,一般属于“假上涨”。熊市中的超跌反弹、或者破位后反抽,出现的概率较多,大多发生在下列技术背景下:均线空头排列,股指或者股价处于下降通道,股指或者股价的运行,处于阶段性下跌的中段、后段。

超跌反弹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股价同均线比较,乖离率大或者较大。这种情况下的上涨,属于“时间有限”、“空间有限”的修复性走势。一般说,其上涨终结的区域,大多在某个重要均线附近,例如20天线、或者30天线。但是,反抽到20、30天线附近过不去、或者过去但是站不住,则会展开新一波下跌。因此,超跌反弹的抄底者,如果不善于快进快出,就会被套。毕竟,投资人是不可以同“假上涨”天长地久的。这种“假上涨”之所以“假”,原因在于:股指或者股价上面,由于空头排列的均线,因此存在层层套牢盘。在阻力位附近买入,每次都属于为别人当“解放军”。如果某一时期的领涨股也是“假上涨”的股票居多,则谨防股指的上涨也是“假上涨”。

至于双顶、三重顶的颈线破位之后、或某个重要技术位破位之后、或某个重要整数关破位之后,一般有反抽,意义在于验证反抽的有效性。这种上涨,时间、空间更有限。一旦介入这种上涨,极容易招致套牢割肉盘、解套盘的打压,从而被套。同样需要注意快进快出。“假上涨”之所以“假”,原因在于:拉高只是为了更好地出货。

第二,走主升浪才是“真上涨”、“大丰收”。不论牛市还是熊市,只有“主升浪”才是最大的“蛋糕”。而走主升浪的股票,必然存在下列特征:均线多头排列。(均线多头排列的所有股票不都是走主升浪,但是走主升浪的股票其均线必定多头排列)。因此,选股首先在均线多头排列的股票中选择。不论牛市还是熊市,这都是选择大牛股的技术面的首要条件。其次,要看股价、股指所处的浪形,是第一浪、还是第三浪、抑或第五浪。要选主升浪的话,选择第三浪才有较好的成功率。这是选择大牛股的技术面的第二个条件和思路。一般说,双底形态、头肩底形态的股票,一旦完成形态的突破、以及完成形态突破之后的回抽确认,展开主升浪、第三浪的概率较高。这是选择大牛股的技术面的第三个条件和思路。走主升浪的股票,其上涨所以称为“真上涨”,在于其涨升力度强劲、比较可靠。一路持有能获大利乃至翻番。


成功的投资人早已告诫我们,在股市中,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久。

什么算人格缺陷?举个栗子:有一种人特别想证明自己,特别是在朋友面前希望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股市里,这种思维就是一种性格缺陷。再举个栗子:有些人喜欢频繁决策,或者有一些焦虑,股市表现就是天天买卖,这种人往往会错过很多机会。

但最大的缺陷往往来自偏执和贪婪,偏执让很多人加杠杆赌上了自己的人生,贪婪就是不断拉高自己的预期,赚多少都不满足,最后全军覆没。做投资,如果不能很好的借鉴别人的失败,失败可能最终会落到自己身上。

所有说如果一定要说股市里有阴谋,其最大的阴谋就是贪婪+恐惧,那个阴谋之主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股市是一个让人充满贪婪与恐惧的地方,哪怕最理性的、长期的投资者,都难免在股市的涨跌之中不被情绪所影响,无不充满贪婪之念与恐惧之心。在股票涨的时候贪婪地希望继续涨,在股票跌的时候恐惧于它继续下跌。

在股市大涨到5000多点的时候,有的股票PE超过了100倍,你还相信它会超过1000倍,还要购买,这不是贪婪又是什么?当股市跌到现在,很多股票的PE只有15倍,有的更低,已经算是便宜货了,你仍然觉得它不值钱,还要卖出,这不是恐惧是什么?被贪婪与恐惧的心魔掌控,自动交出理性,变成完全情绪的动物,然后又被所谓的阴谋论忽悠。

试想,当一个人手里执有的股票PE超过1000倍,就是国内的、国际的资本不做空你,外星人也会跑来做空你,做惨你。可是,你的悲惨是因为外星人阴谋做空的吗?那还不如说是你的贪婪结出的恶果。

当股票已经跌到合理价格区间,恐惧像病毒一样传染散布,而发生的大跌,已经不是空杀多,而是多杀多,这时候恐惧就是最大的阴谋。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其实知易行难,但是被贪婪与恐惧俘虏的时候,会相信股市会一直涨,涨成黄金世界,也会相信股市会一直跌,跌成世界末日。

所以股市以其独特的魅力使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其产生一种长相恋的情结,市场上广泛流行的“死了也不卖”即是许多投资者一种典型的“恋股”特征。对股市的“恋”、对股票的“恋”、对行情涨跌的“恋”,是许多投资者共有的一种特征,但“恋”过了头就变成了“贪”。“贪婪”正是股市投资之大忌。 “贪”字变成“贫”。

一、当上涨行情运行结束,转为调整下跌阶段之后,绝大多数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仍会继续留恋之前的上涨,不管大盘如何下跌,不管行情是否已经转势,大多数投资者的操作行为仍是持股待涨。

二、对曾经赚过钱的股票有所眷恋,对其股价的涨跌过于关注,耗费了很多精力,并把该股目前股价与之前“赚钱时”的股价作比较,甚至把价格比较的结果作为买卖的依据。

三、受思维意识的影响,对自己以前操作成功的经历念念不忘,对自己之前操作失败的经历却刻意回避与淡化,从而对股市的认识和在具体操作上经常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其实,股市中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为宝贵。

四、容易受到看涨、看高心理的影响,对股票的高位价格具有极强的好感。

五、对分析师给予的所谓的目标价往往“一见钟情”。如果目标价是20元,即使上涨到了19.90元也“打死不抛”,因为还有0.10元的目标没实现。须知,分析师们的目标价会随时修正的。

六、对过去的报表数据有着深厚的恋情,经常会出现“这只股票业绩这么好,为什么不上涨?为什么还下跌”的情况。须知,报表数据总结的是过去,行情更重视的是还未披露的报表数据。

七、对市场传闻与小道消息有着浓厚的兴趣。常识告诉我们,市场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当消息流传到普通投资者层面上时,此消息要么是已经滞后了,要么是别有用心的,十有八九是虚假和无用的。

八、对股票的头部价格有着深刻的记忆,总想着已经到过的价格,后面还应该再看到这个价格甚至更高,但股票的实际表现往往是“过了这村没那店”。

要知道风险与投资从来成正比,不正相关的时候总在少数,这可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当你相信股市可以轻易发财,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发财,可以轻松实现财务自由,那么,那些像傻瓜一样去上班,去创办实业的人情何以堪?市场有欢笑,也有眼泪,问题只是,它从来不相信欢笑,也不相信眼泪,这就是资本市场的严酷所在。对于逐利的资本也少一些道德评判,多一点市场分析,宁可把它想成怪兽,而对自己的人性弱点多一点残酷的对待,尤其是对贪婪与恐惧多一点“非人性”的对待,这或许是在市场里活得长一点、好一点的最好办法。

所以为什么到最后很多人懂得博傻理论背后的风险,还是要义无反顾的投身进来呢?一个字,皆因“贪”。给你过多的黄金,你也拿不走;给你过轻,你觉得得到的太少,这就是人性。

现实生活中,那些成为最傻的人,除了习惯性跟风投机炒作之外,还很贪婪。在博弈中,他们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总是期待最后一个傻子的出现,结果越贪婪越失去理性,一不小心成了最后一个接盘的笨蛋。所以,当贪念起时,别忘了提醒自己,贪婪会把你带向破产的悬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