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讲座」本周三,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讲座前言:

如果说摄影是把瞬间变成永恒的魔法,那博物馆就是把历史变成当下的奇迹了。我们去博物馆,或许是为了学习窥探一个更大的世界,或许是为了努力放大自己在时间维度上的渺小,或许是为了欣赏美。

「喜玛讲座」本周三,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博物馆本质上是历史,是我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据。《三体》中冥王星上的地球文明博物馆就是一个对于博物馆终极意义的有趣假设:当整个人类要毁灭,地球文明要被终结的时候,人类或许只能求助于这样的形式来自我祭奠。而《三体》中整个人类最重要的角色、人类的保护神就是这个博物馆的看门人……

「喜玛讲座」本周三,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相对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博物馆可以说是最奢华的教育方式了,没有之一。不论我们如何放大博物馆的意义都不为过,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现代人,特别是人才竞争激烈的现代中国人,博物馆最重要的却是教育的意义。因为我们受了很多的课堂教育,却缺乏非正式教育,缺乏去到博物馆里,亲眼看到的接触可达的现场教育。就好比我们从小就听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从书本上看到过他们作品的图片,但是确从来没有现场看到过他们真正的作品,不知道这些作品真正的尺寸,原来的颜色和背后的故事……

既然博物馆非常重要

选择去哪些博物馆更加重要而

跟着谁去其实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对于有些人来说,去博物馆可能只是为了当天朋友圈的九张照片;可是对于另外的一些人来说,这是灵魂的碰触 。好的引路人如同一个大导演,能通过这些静态的展品讲述一个动态的电影。

「喜玛讲座」本周三,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一位好的引路人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背景和强大的知识储备,他知道如何在看展品中把各种经验融会贯通,并和听众做有意义的互动。这和靠查阅书本和观看影像资料获得的单一体验,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他会分享和描述审美经历中的特别点,但不会限制被引路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很好的保留了个体思维层面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创造力。

*他让整个看展过程变成一场电影秀,将历史故事里的人物在眼前复活起来,使观者深刻感知自己与过去时间的联系,犹如完成一场精神世界里的高峰对话。

嘉宾介绍:

「喜玛讲座」本周三,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杜曦云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资深艺术评论人、知名策展人、视觉文化研究者。造访过中外无数艺术博物馆,对视觉作品敏锐准确的判断力,重视历史和社会背景,策划过很多大型艺术展,并有很多犀利的文章广为传播。强调在国际视野、当代文明的背景中判断艺术,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中界定文化。

「喜玛讲座」本周三,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包坤

美国康奈尔物理学博士、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上海教育频道等电视台的特约科学顾问。包博士外在风趣幽默,内在人文知识积累却丰富无比,堪称一本"移动百科全书",是艺术和科学双修的文艺复兴式人才。曾带领学生走遍全美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和科学馆,是教育界的"男神"。包博士曾经在喜马拉雅美术馆两场关于达芬奇秘密的讲座也是现场听众爆满,引起轰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我们的引路人,来听听博物馆的故事,去见证物性的神奇和人性的可爱吧。

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M多功能教育厅

*讲座免费,需要提前预约,请扫下方二维码预约讲座名额

联系电话:021-35366001*8038

/150000952182 教育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