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標註著“幹型”,為什麼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

為什麼標註著“幹型”的酒,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為什麼含糖量明明不低,入口卻不如想象中甜美呢?

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著一款酒口感的甜干與否?其實,除了最直觀的“糖含量”,“酸度”、“單寧”甚至是“遺傳基因”也都是重要的影響因子。

明明標註著“幹型”,為什麼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

葡萄酒的前身是飽含著大量天然糖分的葡萄汁,這些糖分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構成。而果糖的口感要比葡萄糖更為甜美,且發酵速率也要比葡萄糖更為緩慢。每當發酵過程結束,葡萄汁中的糖分就差不多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和酒精。

但通常來講,還是會剩餘一些未被髮酵的糖分,這些糖就被稱為葡萄酒中的“殘糖”。

而“幹型程度”的劃分標準,是由葡萄酒的殘糖量(g/L)來界定的。

明明標註著“幹型”,為什麼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

從殘糖量角度 來看

通常來講,如果殘糖量在4~5g/L以下,大多數飲酒者是難以感受到甜味的。比如一款擁有1%殘糖(10g/L)的葡萄酒,按理說是可以感受到甜味的,但如果這是款酸度極高的白葡萄酒,或是款單寧含量豐富的紅葡萄酒,你能感受到的就只是種非常“乾澀”的感覺。

舌頭並不是精確的儀器可以品嚐出殘糖含量,我們可以用最常見的可口可樂來體驗,含糖量為108g/L(殘糖量將近11%)!

明明標註著“幹型”,為什麼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

因此,一款酒嚐起來甜不甜,並非是殘糖量高低單方面因素所能決定的。

對於芳香性白葡萄酒來說,例如“雷司令”、“白詩南”和“瓊瑤漿”,如果有足夠的酸度來與殘糖進行平衡,就會更多地展現出“幹型”口感。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甜酒不甜”、“幹酒不幹”了,其中緣由涉及到人體如何感知甜味,而這也正是難點所在。

甜味和 遺傳密碼

葡萄酒大師Tim Hanni MW致力於探究甜酒的發展歷史,並對影響人們感官知覺的因素研究頗深。他相信,人們對於甜度的不同感知能力,是基於遺傳表型的差異。

明明標註著“幹型”,為什麼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

每個人的基因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的集合(稱作單核苷酸多態性,簡稱SNPs)造就了他/她的獨特性。

SNPs也是影響人們對酒精感官反饋的重要因素,人群中大約有15%的個體會覺得酒精嚐起來非常甜美。這部分人群大多是男性,對於他們來說,在別人看來已經辣嗓子的酒精度,卻正是他們推杯換盞所鍾愛的杯中物。

一個更為常見的SNP變異是,中高酒精度會使人們產生一種極為強烈的灼燒感。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說,12~13%的酒精度就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嗓子眼就跟冒火了一樣。這些朋友可能很難體會到蘇格蘭威士忌的樂趣所在。

明明標註著“幹型”,為什麼嚐起來卻有一股甜味呢?

除了糖分,酒精也只是影響葡萄酒甜味表現的眾多因素之一。

其他影響甜度 因素

如果兩款酒有著一模一樣的殘糖量、酸度和pH值,但你還會覺得某一款口感更偏幹型。

為什會這樣?這是因為葡萄酒中還存在著許多左右甜度表現的物質,並且你的遺傳基因也可能會有影響。

葡萄酒中的一些物質可以降低甜度感受,而另一些物質的作用則正相反,和酒精效果類似,丙三醇(甘油)可以提供一種非糖分的甜度感受。而酸度、pH、單寧和鉀類物質則會降低甜度感受。甚至是唾液,也會對影響你的甜味感受。

在紅葡萄酒中,單寧是影響甜味感受的重要因素。單寧是一種口感較苦澀的天然成分,可以使口腔產生脫水、乾澀的感覺,就像是品味一杯濃茶後的感覺。

所以,如果一款紅葡萄酒有著很高的單寧含量,即便它擁有一定的殘糖,但你仍會認為這是款“幹型”的葡萄酒。簡單來說,單寧會干擾我們對甜味的感知作用。

最後,葡萄酒中的一些物質可以讓人感受到甜味,但這部分物質並不是以殘糖含量來計算的,如酒精、甜味氨基酸等物質。所以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在工藝上被劃定為‘極幹型’的葡萄酒,嚐起來卻有很明顯的甜味了。

除此以外,即使發酵過程把糖分幾乎都消耗完了,但如果一款酒有很成熟很濃郁的水果香氣,也同樣會帶給人一種甜味感受。

總的來說,一款酒甜不甜,光看糖含量可不行,必須用味蕾細細品鑑才能得到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