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传媒大眼导读

近期,又一部穿越神剧《天生一对》火了,而且不是因为剧情,是特效!像这种带点科幻意味的电视剧,剧情是一方面,特效是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至于这部剧为什么能被瞬间“封神”,与五渣特效密不可分。

有没有发现,最近追剧的时候总是感觉哪里不对,虽然一时说不上原因,但越往下看尴尬癌就越是发作得厉害……回头想想才明白,这是中毒反应啊!中的就是五毛特效的毒嘛!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特效不就是现实中无法出现的一些效果,通过技术呈献给观众的东西吗?可五毛特效相当于此地无银三百两,通过一些粗制滥造或不走心的道具,帮助观众揣摩出剧情要表达的意思即可。前提是,观众需要有多强大的心脏和想象能力才行啊?!

鬼畜的画面,水到渣的特效,是成就神剧的关键

剧中眼瞅着女主魔性大发,男主爸爸随即启动“月亮魔咒”的绝学,以此判断女主是否真的杀了人。如果是杀人犯,女主会发疯,如果不是,也可以娶回家当儿媳妇……就这剧情,你要是不尴尬你也真是让人跪了。

更要命的是,该剧在特效方面制造出的尴尬感,似乎来得更猛烈些。一个别具东南亚风情的,史上最(不)走心的五毛特效——女主翻白眼版的魔性变身时刻,来来来大家自行感受下……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这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轰轰烈烈的画面啊……感觉下一秒红孩儿马上就可以闪亮登场了?!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剧在五渣特效上的追求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宫心计2》中五彩斑斓的服饰都先不说了,光是港味十足的道具已经让人不忍直视,简易的庭院装饰、窗户的镂空简单到了寒碜的程度,再加上各种花卉摆设,假到分分钟让人出戏……不过这一贯花里胡哨俗不可耐的影楼风,和大红大紫的窗帘布很般配呢。还有刘心悠芭比粉的口红,胡定欣的粗黑高低眉,尚宫局四人的四色制服……难怪观众会纷纷表示看得脑仁疼……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low穿地心、low破天际的《镇魂街》坐拥大票铁杆粉,但拍出来的真人剧有种铠甲勇士的即视感,尴尬癌晚期了有木有……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说好的二次元三次元要完美融合,可你这抠图都抠不干净的特效制作啊,头发丝那一抹蓝真是让人闻到了悲伤和恐惧混合的气息,还有这渣背景是盗用了乡镇照相馆的PPT模板么?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眼瞅着剧是拍砸了,可原著粉们又纷纷变身“圣母婊”,表示网剧经费有限,两个月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大有一副“你行你上啊”的感觉。说真的,看到这一幕让人连吐槽都没了兴致,国产剧之所以越来越难看,特效越来越水,说没有这些“热心观众”的功劳谁信啊?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一部网剧《哦!我的皇帝陛下》里,被架空了国度的黄道国遭遇一群妖孽入侵,搞得皇上和大臣在朝堂上hin头疼。妖孽是一大堆黑红黑红的硬壳虫……可特效给的现实却是,妖孽现身?竟然是一群……一群小龙虾?!看着这样脑洞清奇的东西,想必很多观众都有一种急着去做套眼保健操的冲动。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还有钟汉良版的《天龙八部》,乔峰就这么明晃晃地扛着块冲浪板出镜了,这是要分分钟去海边冲浪的节奏啊!还有这表情,你确定不是在拍mv?

服饰、道具同影视剧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烘托出人物性格

越是无力吐槽,就越是怀念《甄嬛传》《琅琊榜》《军师联盟》《大秦帝国之崛起》这些高分剧的特效制作。能把服饰、道具同影视作品丝丝入扣地结合在一起,去烘托出人物命运的无奈转折、时代的沧桑巨变,这才是服化道的“考究”。做到好确实不易。但糊弄了事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末代皇帝》剧组采访了大量与溥仪相关的人,包括他的妻子、监狱长、男仆、喇嘛等,请来的发型师用了2200磅的头发制作假发。为了登基那场戏,工作人员在两小时内搞定了2000名临时演员的假发和辫子,还有3岁的溥仪油光水滑、质地上佳的蝈蝈罐……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细打磨服化道的劲头,才让观众最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注定被历史所淘汰的人和物,以及由此散发出的一股腐朽、诡异、黯淡、魔障的气息。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胡玫的《汉武大帝》也是把特效制作做到极致的典型。剧中每个背景中的香炉、烛台、宫灯等道具,用的都是国宝级的文物。何家村的鎏金银香球,剧中最多让它冒个一秒钟的烟;茂陵鎏金竹节银香炉,整上一捆做背景;南越王的漆卮,男五号随手拿着的那个就是;豆型灯和人型灯不摆上一车,镜头都不好意思往上招呼……总之,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该剧特效师的历史还原精神了。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版《红楼梦》,虽然知名度不及央视87版电视剧,但道具布景的考究也不是盖的。“荣国府”的部分场景,尤其是贾母房和王熙凤房的天然罩、碧纱橱,制作都极为精细、准确,连碧纱橱隔心内的书画都做得很认真。

好的特效以及道具布景给观众以现场还原感,能更好地代入剧情,更鲜明地烘托出人物性格。反观当下,能做到如此精细的影视作品,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国内影视剧分给特效与道具的钱都去了哪里?

一部影视作品的制作周期,真的要实现百分百的完成度,恐怕没个一年的时间打底都不可能做好。以现在的一线演员的片酬来计算,老戏骨如葛优,流量小鲜肉如鹿晗……出场费动辄数以千万计。很多观众只关心一部作品的总投资是多少钱,却不在意其中有多少花在了制作上。特效与道具是保证电影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观众的视觉体验和票房号召可不是只体现在演员的脸上。

影视剧是工业品也是艺术品,只不过如今已经更多的沦为商业品。同一笔钱与其三年后翻倍,还不如一年赚上个百分之五十。抱着这样的心态去拍摄、完成一部作品,质量自然可想而知。现实的情况就是,很少有哪个演员愿意为作品的后期让路,也没几个导演能潜下心来细抠一部剧的制作环节。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比起日本、韩国甚至是作为后起之秀的印度,人家在制作层面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早已远远超过了我们,CG特效也在努力赶超欧美的水准。相比之下,咱们的国产影视剧还在拿麦丽素冒充伸腿瞪眼丸、含笑半步癫以及各类仙丹,但凡涉及到毒药也一水儿地使用彩虹糖……单是这种制作上的严谨程度,就已经高下立判了。如果任这些现象继续下去,作品不走心,观众也就只能走神了。

再做10套眼保健操,也救不了这些尴尬成渣的影视剧特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