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小微企业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比较充分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大措施:

1、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完善考核机制,实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2、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

3、禁止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减少融资附加费用。

5、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

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小微企业的难题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末,我国小微企业法人约有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不过,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较大压力。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其中大型企业PMI上升明显,升幅1.1个百分点,达到53.1%。中型企业PMI为51.0%,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PMI波动较大,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文分析,从2009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实行快10年,主要形式是扩大政府性投资和扶持特定产业发展。结果,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占用过多的财政金融资源,导致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迟迟培育不起来,逆周期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难以退出。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金融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6%左右,网络借贷利率约13%,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利率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利率则为15%~20%。

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攀升,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随着银行存款成本持续上升,以及监管日趋严格,表外融资回表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向企业端传导,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尤为明显。

吴琦表示,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作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建立,在中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金融机构和网点较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偏低,导致融资缺口较大。

二是符合小微企业、“三农” 等发展特征的金融产品体系有待构建,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较低,无法满足其“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三是匹配小微企业、“三农” 等融资特点的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比如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散机制,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等,这也制约了普惠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

“几家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

近年来,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17年底,央行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以及其他普惠金融贷款,根据金融机构发放的比例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定向降准激励。这项政策从今年初实施以来,已撬动资金约4000亿元。

今年以来,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普惠金融服务,相关政策不断加码,比如3月28日的国常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三农”;央行通过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MLF,该操作当日偿还MLF9000亿元,净释放增量资金近 4000 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4月25日的国常会提出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实施监管考核,这也是主动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表的需要;5月29日,央行行长易纲到营业管理部调研并召开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座谈会;6月1日扩容的三大类担保品都与小微有关,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易纲近日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围绕“金融如何支持好、服务好小微企业”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要通过几个视角,一是从金融结构方面,需要构建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二是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使正规金融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三是要坚持财务可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

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2018年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易纲表示,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要能够覆盖风险,实现财务可持续。

易纲着重指出,要各方共同努力,用“几家抬”的思路来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体而言,央行从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考虑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监管部门要考虑小微企业风险情况和风险溢价,给予差别化监管;财政部门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一定的税收优惠;商业银行要从内部转移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易纲在发言中对比国际经验称,美国小企业局聚焦于支持1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从国内看,单户授信500万人民币是政策聚焦重点,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这三类服务对象共有近1000万户。具体而言,包括提高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精准程度,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激励考核机制,发挥好财税优惠的外部激励作用等。

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

除了金融扶持,减税降费也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也有“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天然劣势,需要政府在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放宽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条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等。

4月25日召开的国常会审议通过7项减税措施,为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全年减负600多亿元,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红包”。比如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将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优惠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等。这些措施拓宽了初创期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这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干事的活力,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媒体上表示,此次减税受益面更广,可以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此次减税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方面通过直接降低小微企业成本,鼓励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创新潜力。既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也支持开展境外研发、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

定向降准,还有这些领域将受益?

据券商中国,此次定向降准,除了小微企业领域,还有这两个领域将会受益:

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图片来源 / 图虫

股市

尽管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定向降准是为了缓解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在当前股市较为敏感的时间点宣布这一释放流动过的消息,无疑对股市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实际上,易纲“喊话”安抚股市后,今日A股的表现已经有所缓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915.73点,较上一日微涨0.27%;深证成指报9501.34点,较上一日微涨0.92%。

与此同时,今日全球股市集体反弹,截至发稿前,欧股扩大涨幅,英国富时100指数领涨1%,创逾一个月最大涨幅。美股期指集体上涨,道指期货涨近百点,标普500期货涨0.2%。

不过,不少受访人士也认为,今年A股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短期内很难有较好的明确性机会,因此仍宜谨慎对待。

银行

如果第三次定向降准仍是置换未到期MLF,对银行来说也是大利好。根据国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剑的总结,就是“少借钱、少付息,利于改善银行利润”。

王剑曾表示,根据测算,在不考虑降准的情况下,2018年全年基础货币需新增3.2万亿元,为近年来的绝对高位,3.2万亿元这么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在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其他渠道均不能大量贡献的前提下,便只能主要交由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逆回购、MLF等。如果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其他合计仅贡献7000亿元基础货币,那么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需投放2.5万亿元。这也意味着,银行相应要增加对央行负债,为此支付利息,并且还需要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满足流动性监管指标。不可忽视的是,这对央行而言是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对银行而言则是真金白银的利息支出。

“因此,降准是较为现实的一个选项,减轻各方成本。为避免释放货币宽松的错误信号,央行宜采用定向降准。”王剑说。

定向降准要来了,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