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皮的兵马俑:透露出2000年前的秦人几乎都是东亚蒙古人种

秦兵马俑是距今2000多年前留下来的写实性很强的文物,几乎是按照真人比例来烧制的,千人千面,每个兵马俑都长得不一样。但令人吃惊的是,兵马俑几乎都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

单眼皮的兵马俑:透露出2000年前的秦人几乎都是东亚蒙古人种

兵马俑几乎都是单眼皮

有网友说:“秦俑是先雕塑后彩绘,根据中国传统雕塑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工匠将雕塑出的单眼皮,再通过彩绘勾画出双眼皮的立体感”。但立刻就有人表示,虽然极少,兵马俑也有双眼皮,可见先雕塑后彩绘勾勒双眼皮的说法只是网友一厢情愿而已。

单眼皮的兵马俑:透露出2000年前的秦人几乎都是东亚蒙古人种

双眼皮兵马俑,彩绘勾勒双眼皮说并不靠谱

近期,秦陵博物院考古部主任通过媒体也表示:“兵马俑既是艺术品,又是写实的,之所以都是单眼皮,说明当时的人物原型或者说模特就是单眼皮。 这就牵扯到人的生理结构的问题”。这在侧面说明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的人种结构与现在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

秦陵博物院考古部主任表示:“两千二百多年前,秦人秦国所统治的西北地区,人种是东亚蒙古人种,相对比较单一,这个人种的生理结构就是单眼皮,就是有‘蒙古褶’ 。”

“蒙古褶”在医学上叫“内眦赘皮”,也就是内眼角的上眼皮盖住下眼皮,常见于东亚和东南亚民族、但各人种都有可能出现这个特征,不限于“蒙古人种”。

可见,千人千面的秦俑们集中体现了秦国时西北地区人种的特点。而随着几千年来民族融合和人口迁移交流的进行,人种不再像先秦时期那样单一,单双眼皮出现的比例都比较均匀了。到了清朝,出现在艺术品种的双眼形象就比较常见了,如清朝绘制的汉高祖刘邦像就为双眼皮。

单眼皮的兵马俑:透露出2000年前的秦人几乎都是东亚蒙古人种

清朝绘制的汉高祖刘邦像为双眼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