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 楚商来自美在高处00:0004:26

汉画,简单来说是两汉时期,刻在石或砖上的图像,属于汉代石刻的一种。由于这些图像不具备浮雕的特点,它总体来说更趋平面化,接近于画而不是浮雕,因此历史学家一直沿用“汉画”这个词。


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代,汉画被大量用在墓室的装饰中。其中,一部分图像是为逝者祈福升天所做,另一部分则是墓主人生前的真实生活状态,题材多数为车马出行,舞乐杂技,六博对弈,迎宾待客,宴饮,钟鸣鼎食,男耕女织等。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那么,距今天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美在哪?


鲁迅对汉代石刻有深入研究,他的一句话可以很好的解答这个问题——惟汉人石刻,气魄宏伟深沉。这六个字,极其准确的概括了汉画的精神所在。更重要的是,如此厚重古朴的图像,却没有缺少艺术本有的生动,这不得不让人赞叹。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上面是一幅典型的汉代的练力图,又叫《七力士图》。图中刻着七个壮汉:拔树者、背牛者、抱鹿者、举鼎者、抱壶者;另外还有两人,一个骑在虎身上,另一个右手挥剑,左手扼住老虎的脖子在与虎博斗。


画面上七个力士均双目圆睁,动作各异,形象极其生动传神。为了表现力士用力过大,作者别出心裁,故意将几位力士的脚,刻到画框的下界外。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汉代是中国歌舞繁荣的时代。无论皇帝还是平民,似乎人人都会歌舞,随时都可歌舞。这是一代风气,正史中多有记述。


在上面这幅图中,上格四人对饮;中间有樽和四耳杯;下面有一人作建鼓舞,两人吹奏,一人倒翻,场面甚是热闹。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在汉代,伏羲女娲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于是就成为汉画像石中,频繁表现的主题。


其中有的为伏羲一人,有的为女娲一人,更多的则是人首蛇身的女娲、伏羲两尾相交,伏羲捧日轮或举规,女娲捧月轮或执矩,相依相偎,连成一体,其貌安祥,悠然云间。


2000 多年前的汉画,竟如此之美


曹雪芹把自己的小说称作“石头记”,在我看来,汉代石刻才是真正的石头记。它记录了长达 400 多年的历史,堪称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遗失了 2000 多年的美,希望被更多人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