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大理的弓魚原來主要生活在洱海地區。這裡的山清水秀很適合弓魚的生長,加上氣候白天熱,早晚的溫差也剛好合適,幾十年來這種弓魚一直生活在大理的洱海。

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弓魚體形不大,體長180~285毫米。頭小,嘴略尖。身體側扁或略側扁,背緣隆起,腹部滾圓。背部及側部被細鱗,胸部及前腹面裸露無鱗。全身銀白閃亮,背部泛青光。每條約二至四兩重,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

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由於近年來洱海引入外來種與大理弓魚之間的競爭劇烈,同時山溪小河築堰引水,水質的汙染,大部分產卵場遭到破壞,致使其數量銳減,已瀕臨滅絕,成為瀕危物種。需加強保護並積極馴養繁殖以恢復其數量。

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一九八八年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魚喜歡逆水上游,而且還決不回頭,遊不上去時就弓著腰把自己射向前面,以致於能沿著大理蒼山十八溪游上蒼山頂。在靜水中覓食,食物以浮游動物為主。產卵時要求流水環境。

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在自然湖水中養殖大理弓魚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必須同時具備清澈的水質、適宜的水流和洄游產卵這三個苛刻的條件。大理蒼山腳下的平坡村就剛好這些條件都已經具備。

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人們把池塘改成了階梯的裝,每一層對水進行二次利用,最下層是四大家魚,中層養成年弓魚,最上層的小池裡是最嬌嫩的小魚。養殖基地中數十萬尾弓魚在池中漸漸成長,走向市場。

大理洱海的弓魚,已經消失幾十年,現在又重新回來,長一斤需2年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弓魚重返市場,也希望大家更加要愛護我們自己身邊的環境,青山綠水才是金山銀山,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