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興起的陝西刀客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歷史傳訊社

提刀殺人便為刀客,準確地說不只清代,更早的時候陝西地區已經有了(如李白,李自成,楊虎城等)

陝西地區的刀客是對幾種人的泛指,如綠林大盜,土匪刺客,鏢師遊俠,凡是身上帶刀的,又不是官門中人,都可以叫刀客。


到了清末民初刀客專指土匪殺手,類似於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裡土匪和張學友扮演的刀客,為了錢財替人消災解難。

對刀客描寫的最為形象的兩部電影,一個應該是何平執導的電影《雙旗鎮刀客》

一個是徐克早期執導的電影《刀》


西北的風沙磨礪出西北漢子彪悍的性格,手提見血封喉的關山刀子,如李白的《俠客行》裡描繪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渭水小白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刀客就是土匪!

清末陝西土匪眾多。

因陝西省閉塞,工業不發達,所以槍械很少。

土匪上山往往沒有槍,只能用長刀。所以,刀客也叫作刀匪,就是土匪的意思。

傳說這些刀客劫富濟貧,其實都是扯淡。

刀客基本都是城鎮無業遊民、破產農民和通緝犯組成!

這些人做土匪,哪有什麼道理好講。劫富是沒錯,那是因為窮人沒錢,搶10個窮人不如搶1個富人。

濟貧,基本不存在。或者搶了富人1000兩銀子,刀客一時開心,丟個幾兩給附近老百姓也是可能的。


薩沙

在當下宏闊的歷史大敘事和學術情境中,一些邊緣群體往往不可避免地被忽略,成為大歷史背後的塵埃。小人物、小團體以及弱勢群體,記載零散難以釐清,但這不代表他們對地方社會缺乏影響。

提起陝西刀客,恐怕是知詳情者少而僅聞其名者多——甚至多數人未解其名如何。當勾連出大量史實之後,或許今人驚詫於刀客這一群體的複雜性,然而在清末民初之時,這一群體在關中可謂是家喻戶曉,譭譽交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的群體逐步淡出時代視野。

關山刀子

錯綜複雜的是,作為個體意義的刀客,無疑多數是弱勢群體,但當這一群體結社重組之後,卻客觀上形成一個相當暴力、無序性的強勢力量。在社會變革時期,表現為被利用或引導的革命性特質。而之於基層社會,這種強勢抑或暴力性又造成地方秩序的混亂,成為一種治理痼疾。因此之故,刀客成為觀察清中期至民國底層社會“眾生相”的一個切口。

刀客是最早在陝西地方社會形成的一個特殊民間群體,刀客會是主要由刀客組成的區域性秘密組織。將某種特定身份或從事一些固定職業的群體稱之為某客,是陝西部分地區方言構詞的一般性習慣。與鹽客、煙客、鏢客、賭博客、麥客、貨客、邊客、碗客、貨客之名相比,刀客並非單單指代一種具體職業,而是清中期之後陝民對流竄鄉里、結社夥行、手持大刀這一遊蕩群體的總稱。

關中刀客劇照

站在歷史脈線的邊際,追根溯源,陝西刀客本源自陝東民間秘密結社和私鹽販售,發軔於乾、嘉年間,成熟於道、鹹之際,而後興盛於同治陝甘“回亂”、清末“民變”風潮與辛亥革命之中,到了民國後期刀客勢力逐步淡出歷史舞臺,其興盛與基層社會秩序失衡和鄉村治理弱化有難以剝離的關聯。

潞鹽生產示意圖

從當前可見的文獻觀之,刀客最初出現在渭河兩岸,以陝東為淵藪之地,逐步擴散,至今仍有“關中刀客數同州”、“東府刀客”之說。陝西東部與晉豫交界的朝邑黃河灘和以滷泊灘為中心的私鹽熬製場地,加上接近河東池鹽(潞鹽)運轉通道,逐步成了刀客的聚居地。朝邑原屬同州府轄,境內河道交錯,灘地無垠,蘆葦叢生,溝壑縱橫。地理位置上南走荊楚,東去晉豫,北遁韓合,進而到北山(黃龍),又可遠避甘、青、寧夏,可進可退。

磚茶

湖南等地所產的茶葉,途徑陝西涇陽製成磚茶,運銷蒙古、西藏、甘肅等地,刀客勢力亦一度介入販賣銷售,抽取保鏢費。山陝商人結合後,亦有商號僱傭刀客以沿路保商護衛,一度形成規模龐大的鏢客群體,在山陝商人會館資料中能見到些許蛛絲馬跡。

山陝商人會館

刀客以僱工、經營臨時性產業、販賣私鹽菸草為謀生方式。自乾嘉之際刀客形成,道光年間漸次組織化後,刀客會以陝東為核心向外輻射,至於清末刀客流散至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四川北部、甘肅東部和山西西南部,成為影響幾省地方政局的一支武裝力量。

陝西辛亥革命之時,參與革命的人員結構為四部分,分別為:同盟會、新軍、哥老會和刀客會,未犧牲的刀客首領後來大多編入地方軍閥或國民革命軍,成為投機的政客,少數轉而行商、務農等。有名者如楊虎城、李虎臣、郭堅、憨玉昆,再如劉鎮華的刀客鎮嵩軍等,值得我們再次關注。

隨著小說《昨夜風雨》、《老關山》、《野灘鎮》,電視劇《關中刀客》、《雙旗鎮刀客》、《刀客將軍》、《兵出潼關》等文學影視作品的藝術塑造,刀客似乎成了遊俠、仗義、劫富濟貧的美好象徵。但實際上,刀客在基層無惡不作,為求生計,寄食地方,流落為匪,是清至於民國地方政府治理的難題,這種叛逆與暴力特質威脅一方平安,把他們作為英雄僅僅是一種幼稚的想象而已。

這才是真實且殘酷的歷史,歷史本身也就是出乎意料的。落筆至此,頗感“肅穆而激盪”。


歷史傳訊社

陝西刀客,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關中刀客。

先做個安利,如果對“關中刀客”的故事感興趣,可以品鑑的文學作品有《西部刀客》《感悟蒼涼》《野灘鎮》等,影視劇有《關中刀客》《關中匪事》《雙旗鎮刀客》等。

“關中刀客”是陝西關中社會歷史長河中一個獨特的存在。雖然這個群體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是關中地區的老百姓對之卻代代相傳,津津樂道。一些文學、影視和戲劇作品都有“關中刀客”的身影。有關“關中刀客”的歷史記載也非常豐富,“關中刀客”在關中社會和老百姓中有著非凡的影響力。

自古以來關中一帶就有尚武之風,這種尚武之風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關中地處陝西中部,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從春秋戰國始,軍隊過往頻繁,歷代都有重大戰事。除了種地之外,習武和從軍打仗也是關中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關中民眾在頻繁的戰爭中,形成了質樸淳厚、崇尚節烈、首功好武的性格和傳統。每當社會動亂時,武術便會在老百姓中興盛起來,以武自保、以武保民、以武會友的俠客由此產生。

清朝中後期,天災人禍,階級的殘酷壓迫,使得一部分破產失業的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鋌而走險,奮起反抗。於是在陝西關中一帶就出現了“刀客”這種浪跡民間、行俠仗義的武裝力量。“關中刀客”最初產生於清朝中期,清末民初已經成為當地風行的一種俠義組織,以其成員帶一種產自臨潼關山鎮的“關山刀子”而聞名,這種刀具“長約3尺,寬不及2寸,形制特別,極為鋒利”,所以群眾稱他們為“刀客”。

清廷曾多次清剿刀客,但是越剿越多,到清光緒、宣統年間,刀客遍佈關中一帶,每縣均有刀客。關中社會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對“關中刀客”頗為推崇,甚至神往。

“關中刀客”秉承了秦漢以來關中俠客崇尚自由、嫉惡如仇、行俠仗義的傳統,言必信,行必果,堅守自己的承諾,不為金錢所動,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為遭受鄉村土豪魚肉欺凌的柔弱百姓抱打不平、拔刀相助,而且不要什麼物質代價,事完只供一席茶飯而己。可以說,“關中刀客”是清朝中後期關中普通百姓盼望昇平社會、公平正義的化身。

“關中刀客”是關中社會中比較另類的群體,遊離於傳統社會格局之外。在他們的社會活動中,形成了獨特的行為準則與處事規範,與統治階級所主導的主流社會行為準則與規範格格不入。“關中刀客”從產生起,就和當地統治階級相對抗,他們以武犯禁,向來被統治者視為社會不安定因素.他們雖然源自於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但是與關中社會安分守己、逆來順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的行為特點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是獨立於地主和農民的社會群體。他們一般不事耕種,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手握關山刀子向不公平的社會發起挑戰,不懼強權,為他們心目中的公平正義而鬥爭。

正因為如此,“關中刀客”在關中社會變遷的重大歷史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陝西辛亥革命中,大批的刀客參加革命,成為陝西光復的重要力量。

“關中刀客”在歷史舞臺己然消失,但是刀客形象、刀客精神、刀客情結卻成為關中社會性格的稜角,刀客文化依然長流不息,流淌在關中人的心田裡。


麻辣一加一

正可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統治階層和底層群眾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小老百姓在走投無路之下,自發組織起來,解決仇恨,於是,在陝西漢中一帶,刀客產生!

之所以叫刀客,是因為他們用一種叫“關山刀子”的武器,刀客一般沒有很嚴密的組織,首推隊伍裡威望高,武功好的人為大哥,帶領團隊維護自己的利益。


刀客前期反清廷,但因為組織混亂,魚龍混雜,因此歷史上對他們褒貶不一,後來因為和同盟會有著共同的目標,經過同盟會人員的努力,許多刀客組織加入了革命事業。

其中也有許多代表性人物,朝邑的王振乾(綽號獅子),嚴孝全(綽號飛龍),渭南的嚴紀鵬(綽號白翎子),富平曹村鎮的王守身(綽號黑脊背),有名的王寮四刀客青騸狼(段學義),白騸狗(楊鶴齡),草上飛(段三多),紅老九(柳紅),宮裡的石象坤(綽號仄楞子),樊茂勝(飛腿),炭村的張登山,嚴錫龍(綽號野蝟子)、王銀喜(字飛虎)、胡彥海(胡老六)、馬正德(馬老二)、石象儀(綽號冷鏡) 等等。


貧道講歷史

刀客----源於奮起反抗

清朝後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一部分破產農民和失業手工業者,由於受地主、惡霸的剝削壓迫或陷害,走投無路或含冤莫伸,即憤起反抗或仇殺對方,最後鋌而走險,於是在陝西關中渭北一帶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刀客”的武裝組織。

據《陝西省志》記載,“刀客會是關中地區下層人民中特有的一種俠義組織。其成員通常攜帶一種臨潼關山鎮(關山鎮今屬閻良區)製造的‘關山刀子’,刀長約3尺寬不到2寸,制形特別,極為鋒利,故群眾稱之為刀客。特別是省東渭南、朝邑、蒲城、華陰、華縣、臨潼等縣,刀客的活動更為活躍。其所以稱為“刀客”,是因為他們為了生存,經常身帶一種名叫“關山刀子”的武器而得名。這種刀子長約三市尺,寬一寸多,形制特別,十分鋒利,既可用來護身自衛,亦可仇殺搏鬥,由於它出自臨潼縣關山鎮的工匠之手,所以稱為“關山刀子”。

到了光緒、宣統年間,刀客使用的武器已不單純是刀子,還夾雜有少數槍支。刀客或自動成幫結夥,販運私鹽、私茶,或者給長途販運的商家保鏢,也有擺賭抽頭的。他們把靠上述手段獲得的錢財,共同享用,來維持生活。刀客多通拳術,他們有抱打不平,打富濟貧,冤家械鬥,拔刀相助的江湖義氣,常給他們認為受冤屈者進行報復,哪怕犧牲性命,亦毫無怨言,也不要什麼物質代價,事完只供一席茶飯而已。因此,儘管官府誣為“刀匪”、“莠民”,下令嚴加“懲辦”;但是人民群眾卻稱讚他們是豪俠、遊俠,並給予同情和擁護。楊虎城早年就是“刀客”出身,後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稱為陝西刀客的一面旗幟,主政一方。

革命力量

陝西刀客固定的組織形式與嚴密的紀律,有一個類似首領的人物,大家都稱之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圍繞首領活動。刀客有反抗反動統治階級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正因為他們在反抗清政府這一點上與同盟會一致,所以經革命黨人聯絡,終於成為辛亥革命中陝西的一支革命力量。辛亥革命以後,刀客逐漸銷聲匿跡。

富平以及臨近的蒲城.渭南和東府各縣,是渭北刀客最為活躍的地區,其代表人物也各成風雲而結局歧異。蒲城的王金祥,朝邑的王振乾(綽號獅子),嚴孝全(綽號飛龍),渭南的嚴紀鵬(綽號白翎子),富平曹村鎮的王守身(綽號黑脊背),有名的王寮四刀客青騸狼(段學義),白騸狗(楊鶴齡),草上飛(段三多),紅老九(柳紅),宮裡的石象坤(綽號仄楞子),樊茂勝(飛腿),炭村的張登山,嚴錫龍(綽號野蝟子)、王銀喜(字飛虎)、胡彥海(胡老六)、馬正德(馬老二)、石象儀(綽號冷鏡)等等。

注:圖片來自於網絡。


步旅TIME

我聽父輩講了一個兄弟倆當刀客的故事,那時年代不詳,咸陽市馬泉鎮馬泉村有一對兄弟老大叫狼娃老二叫撐娃,整天在四周村裡又偷又搶,那個時代人都一樣窮,主要搶棉花和糧食,但每村都有城牆圍護,小村一個城門,大村幾個城門,有一次這對兄弟去北塬上一個村裡搶了一戶人家的棉花三梱,兄弟倆得手就順著溝往回走,這倆兄弟從來都是並排走路誰也不敢走快一步,但這次哥哥肩上有兩梱棉花走的慢了幾步,就這一次弟弟就倒在哥哥的槍下了!被哥哥從身後開了一槍打死了,這老輩人傳下來故事。真人真事,那個村八十歲的人都知道這兄弟倆的故事,解放後哥哥被公開審判槍斃了!


雄貓18

清朝年間,各種民間神秘幫派的興起是一個很特別的現象。

比如四川有哥老會、上海先有小刀會,後有青幫、東南沿海一帶一直有天地會、洪門,運河一帶有漕幫等活動。

相比於以上的幫派,陝西關中等地出現的刀客組織反而是較為低調,起碼沒有那些大幫派的名氣大。

但是西北的刀客有其獨特的特點:

第一:刀客組織形如其名,其使用的武器就是大刀。有記載,“‘關山刀子’,刀長約3尺,寬不到2寸,制形特別,極為鋒利,故群眾稱之為刀客”。而後來抗日戰爭中流傳甚廣的西北軍大刀隊,也可說是繼承了刀客這一彪悍的風格。

第二:由於陝西關中南獨特的交通環境,連接四川、湖北、河南、蒙古、甘肅、寧夏等,因此在貿易路程中,比如茶葉、馬匹、金屬等貿易中,自然而然催生了各種鏢客組織,而最為適合的兵刃無疑是大刀了。

第三:就是陝西民風彪悍,但又講義氣,這也是刀客組織的一大特點,便是行事兇狠,獨行俠多,但又易於組織,該組織在辛亥革命時期也立下過大功。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清末陝西的動亂促成了關中地區一個特殊群體的誕生——關中刀客。

提起刀客,相信不少人會認為這只是在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虛擬人物,但歷史上在關中平原這個大舞臺上還真的有刀客這一角色存在過。據《陝西省志》記載:

刀客會是關中地區下層人民中特有的一種俠義組織。其成員通常攜帶一種臨潼關山鎮(關山鎮今屬閻良區)製造的“關山刀子”,刀長約3尺寬不到2寸,制形特別,極為鋒利,故群眾稱之為刀客。

關中刀客所用的關山刀子

追溯關中刀客的淵源,有的學者認為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自秦統一六國,天下豪傑多聚於咸陽,關中地區始有遊俠之風,歷代相因,流為風氣,遍於三秦,尤多在關中渭河兩岸。關中刀客產生於清咸豐初年,沒有固定的組織形式,也缺乏嚴密的紀律,只有一個類似首領的人物,大家都稱之為某某哥,在他之下的眾人皆稱兄弟,圍繞首領活動。刀客有所屬的各個大小不同的集團,各集團往往劃地自封。其分佈的區域,以潼關以西、西安以東沿渭河兩岸較多,渭北則數量更多。刀客有反抗反動統治階級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他們不畏強權,抑強扶弱,視死如歸。辛亥革命時,大批的刀客參加革命,不少成員接受同盟會領導,多次參加武裝起義,走向歷史舞臺,俠肝義膽,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成為陝西光復的重要力量。

關山的刀客為什麼多?用一句話說就是官逼民反,社會壓迫太重。從晚清時期開始此地就戰亂不斷,清朝同治年間的回民起義,捻軍活動,繼辛亥革命後,又開始了軍閥混戰。從民國5年到民國15年,關山長期作為靖國軍的據點,戰亂不斷,加上當時軍隊紀律很差,常搶劫百姓,導致城市蕭條,民生凋敝,四野荒蕪。因此可以說,清代末年關中地區刀客數量突然增多與當時統治階級的嚴酷壓迫和民眾生活的極度貧困息息相關。再者就與關山鎮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可分割,由於以前的關山鎮城池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多戰亂,民間尚武之風較盛。同時關山鎮還位於一條交通要道之上,直到1936年隴海路通車前,這條道路一直是渭北地區的的交通要道,交通繁忙,商旅不絕,士農紳商雲集此地。而刀客所從事的行業與商業和交通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刀客最初會形成於以關山為中心的蒲、富、臨、渭四縣交會處。

關中刀客主要是從事一些臨時性的行業,有的去做鹽客,在富平與蒲城比鄰的鹽灘地區,以販鹽為生。還有做鏢客的,主要是護送商旅,防路遇盜劫,通稱保鏢,主要在茶行和水煙行。正是關中地區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悠久的商業傳統,使得這些刀客從事和商業有關的鹽客和鏢客作為生計。

歷史像沙子一樣沉澱,時間的河流卻時常掀起波瀾,讓逝去的人和事再一次浮現。如今的關中平原,那種兵荒馬亂的歲月早已一去不復返,刀客已經成為遙遠的歷史。就像經歷了百餘年時間洗滌的關山刀一樣,刀客的傳說和故事也會慢慢生鏽,失去原來的面目。然而刀客的信與義,卻融入關中的民風,就像數千年奔流不息的渭河水一樣,無聲地滋養著關中平原這一方厚重的土地。


熊二History

刀客是最早在陝西地方社會形成的一個特殊民間群體,刀客會是主要由刀客組成的區域性秘密組織。刀客並非單單指一種具體職業,而是清中期之後陝西人民對流竄鄉里、結社夥行、手持大刀這一遊蕩群體的總稱。追根溯源,陝西刀客會大致發軔於乾、嘉年間,成熟於道、鹹之際,而後興盛於同治陝甘“回亂”、清末民變”風潮與辛亥革命之中,到了民國後期刀客勢力逐步淡出歷史舞臺。刀客成員大多是農民與小手工業者,其興盛與基層社會秩序失衡和鄉村治理弱化有難以剝離的關聯。

這些人的行為準則不遵循大眾所遵循的社會秩序,而且以團伙、暴力的形式出現,對於社會秩序、政府管理和人民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也是這樣的原因,更加深了人民對於西北蠻夷之地“窮山惡水出刁民”的認知。民眾口中時常流傳著關於刀客的打油詩:“人恨天不恨,天恨不能混。刀殺短命鬼,火燒沒福人。”

後來這群人形成了地方政府和官紳特別難以應對的團伙,後來在政府治理中有把刀客稱之為“刀匪”的說法,曾經一度演變為影響社會治安的各類不良人群存在,甚至在解放初期,西安還是著名的“賊城”,社會治安一度混亂不安,後來經過政府的長期治理和制度完善以及社會現代化發展才慢慢消失。這樣的群體產生和消逝,是跟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口素質相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