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这是「话·天津」专栏

第31次推送

看完大约需要5分钟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历经600年沧桑

天津融合百家之长

造就中西合璧

古今兼容的城市风貌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天津胡同文化源远流长

纵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但是那走街串巷的年代

仍有属于自己的光鲜外表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老话曾说道

“先有估衣街,后有天津卫”

估衣街是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

始于康熙 盛于光绪

老字号蓬勃发展

是天津商业的摇篮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估衣街的繁华年代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估衣街坐落于东北角和北大关之间

与北马路平行 全长800米

最早可追溯至元 明时期

是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商业街

早年间的小马路称为胡同

通达的多路口便于商家交通往来

这些胡同宽窄不一

最宽不过7、8米

最窄的不足2米

行人相向通行几乎擦肩而过

闻名中外的耳朵眼炸糕

就起源于这里的耳朵眼胡同

估衣街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壮大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估衣街的兴盛得益于其地理位置

三岔河口交汇之处

漕运 盐运发达

大批船只在此靠岸停泊

估衣街南邻北马路 北靠南运河

西至北大关 东至可达胡同

周边有众多老天津卫居住

是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的聚集地

极大的促进了估衣街的发展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估衣街早期只有估衣铺

所谓估衣就是指旧衣服

估衣商从当铺购买逾期不赎的旧衣服

在这条街上“倒卖” 交易十分热闹

估衣街最初以此得名

卖估衣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店铺伙计要深谙推销手段

南腔北调 合辙押韵的吆喝声

成为了老天津卫的一道风景线

著名的相声段子《卖估衣》

便以此取材广泛流传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清光绪年间

除了估衣铺外

绸缎 棉布 皮货 瓷器等

各行各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清末民国初期

估衣街上为便利商号存贷款

银行 银号 钱庄多聚于此

当时天津汇业字号共二十五家

在估衣街的占半数以上

六家金店 估衣街居半

应有尽有一片繁荣景象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20世纪30年代

估衣街名声远播

达到鼎盛时期

这里成为了华北地区

绸缎 布匹 毛皮 服装的集散地

同时包括笔墨 文具 中药材乃至日用品

都在这里聚集

谦祥益 瑞蚨祥 瑞生祥 元隆 老茂生等

老字号也纷纷扎根于此

这里摊贩遍地皆是 繁华异常

自此奠定了天津商业摇篮的基础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在战争年代

这条“津沽第一老街”几经动荡

依然保持着活力

经历了洗劫

经历了重建

仍然以沉稳的姿态

成为天津的商业标杆

正如老天津卫所说

几代人结婚的被面都是估衣街买的

这是对它最佳的认可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天津自明初设卫以来

一直是通衢大邑 人杂五方

畿南花月无双地

蓟北繁华第一城

反映出天津商业的鼎盛局面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近代百年看天津

估衣街见证了数百年来

天津商业的发展更迭

如今虽已重新翻修

一个现代化的商业街坐落于此

其浓重的历史不容遗忘

「话·天津」百年商业街的变迁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