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目前最欠缺的是什麼?

鄧賢輝

動畫片作為一種幻想類藝術,有時在製作工序上的複雜程度比真人電影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它融合了繪畫、漫畫等技術,同樣也承載了電影元素,而且對於想象力的要求上要更嚴格和苛刻。但筆者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就是對國產動畫片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普遍低齡化以及製作技術粗糙,成為國產動畫片一直以來被人所詬病的原因。雖然早在1920年,中國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動畫片——由萬氏兄弟製作的《大鬧畫室》,然而在數十年的發展變革中,中國動畫從平面到三維甚至四維的改革發展卻較為遲緩。



第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內長期對動畫片研究的重視不夠,所以讓很多中國成年觀眾造成了“動畫片一定是拍給小孩子看的”思維定式。凡是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如果依然迷戀動畫片,普遍家長依然會認為這是一種不成熟以及幼稚的表現。

就拿好萊塢來說,動畫片不只是拍給孩童看的,而是將它視同常規電影一樣去進行發展與革新,屬於雙軌運行,好萊塢有夢工廠,迪士尼等專門製作動畫影片的部門,也配套有主流的院線發行,而在中國來說,絕大部分動畫片依然只拘泥於電視小熒幕,在院線發行上的冰冷也沒有太大改觀,即使前幾年有《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這樣的優秀動畫片,但依然只是暫時的小氣候。



第二,中國沒有影視劇分級制度。在美國日本等動畫大國均有完善的,如同電影一樣的動畫片分級制度,旨在區分不同動畫針對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欣賞需求,像《忍者神龜》、《變形金剛》、《蠟筆小新》、《七龍珠》在國外是有明令的年齡限制的,而國內曾有過效仿,但正因沒有明確的審查標準而被“全部下課”。

呼籲內地建立影視劇分級制度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筆者覺得這個問題卻不是當今我國發展動畫片首要的關鍵,當前的要務是如何拍出老少皆宜的動畫片,在情節內容上都表達出一種完整的普適性,並在製作上進行大幅提升以滿足成年人以及孩童對於幻想世界的好奇心。動畫片的魅力正在於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又一個“逃出去”的藉口,其實中國動畫片不缺乏好的素材,缺乏的則是如何把這樣的頭腦風暴提升到雅俗共賞的層次。




麥克瘋說電影

其實真要說國漫缺什麼,那麼劇本、作畫、演出、配音、甚至於水軍炒作宣傳都很欠缺。

而將這些缺點匯成一個字的話,那就是:錢。

跟日美不同,中國動漫尤其是動畫,最初完全屬於國營項目。而且那個時候很多作品都不叫動畫片,而是稱為“美術片”,像是大家都知道的《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而當上世紀末之後,動畫開始交給了非國企背景的機構來製作。國家政府一般都是提供資金扶持,但不會在技術、人才方面給予幫助。如此一來,從業者就傻眼了,我靠,我要去哪裡搞錢?

之前我也說過,日本現在製作一集動畫的成本,大概是2000萬日元上下。也就是129萬人民幣的樣子。連很多作畫崩壞,一臉低質量的作品都是如此。如果再提升一點的話,成本應該會更高。

這樣的成本投入,直接就把很多想搞創作的人給乾死了。而且吧,在日本有贊助商投資,有製作委員會來平攤風險,但是國內就是一錘子買賣,沒人會幫你背書,而贊助商麼……確實,有過什麼奧迪雙鑽我的夥伴之類的。但人家的目的就是把玩具賣掉拉倒,動畫品質根本不值得他們在意。

再加上,前些年之所以出現什麼《雷鋒日記》之類被嘲諷到今天的神片,其實說到底,製作方就是為了騙取政府補助,人家本來就不想好好做動畫。而政府的人嘛,一般思維都比較保守和求穩,聽你說要拍雷鋒,好啊正能量,準,給錢!結果你們都知道了。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從業者自然得不到很高的收入補助。這跟日本還不太一樣。日本動畫產業也有大量低收入群體,但那些基本都是可以替代的“動畫師”。可如果是編劇、導演、演出級別的,那麼收入還是非常不錯的。

可國內的話,基本上大家都很苦逼,別說了……

因此,只有投入足夠的資金,並且將錢用對地方,例如提升編劇、畫師的待遇等,才有可能全面改變目前的現狀。這兩年像是騰訊等大平臺已經開始投資了,雖然目前做出來的動畫還不能達到新番的一般水準,但也算是不錯的開始。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在多年前,也有一部作品實現了完美的市場化,絕對是一個賺大錢的IP。

它叫《喜羊羊與灰太狼》。無論你們怎麼黑,它都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成功的商業作品。喜羊羊不是太多,恰恰是太少了。


三叔侃侃


其實個人感覺,國漫不缺少技術,也不應該算缺錢,技術上近年國產也有許多優秀作品,技術上不比國外差,比如畫江湖系列,


當然還有稱之為國漫的巔峰製作秦時明月,


​​​其實這兩部作品在人物刻畫,故事情節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前期宣傳也做足了功課,在國內動漫市場風靡一時,全是比較成功的了。

個人感覺國產動漫的欠缺的是國內動漫文化的氛圍,還有動漫產業鏈不夠完善!


全是套路

是動畫本身的市場定位,國產動畫大多依然是面向兒童的影視作品,即使是大電影主要的觀眾還是孩子。然而現在的中老年人以前不看動畫,對動畫的認識就是給孩子看的,也沒啥市場。直到80後接觸了大批引進的動畫後,才有喜愛動畫的大批觀眾。如今看動畫的就不只是小孩了,國產動畫也可以製作面向中青年的作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