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此文拋開所有政治因素,只談足球。

看了昨晚的日本贏哥倫比亞,除了羨慕,好像已經沒有其他更多的情緒了。冰島足球當然值得敬佩,可他們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中國足球更應該學習的反而是我們的鄰居:

韓國和日本。

日本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先說韓國。

其實只要看到韓國隊站在世界盃賽場,心裡都還是會噁心的。02年發生過什麼大家都懂,可再令人不悅,依然值得去認真觀察學習(不是支持)。

這屆世界盃的主旋律就是高強度的對抗,在面對瑞典高強度個人身體對抗,韓國球員雖然明顯處於下風,可是在速度上依然創造出一些機會。不得不說,孫興慜的級別確實已超越亞洲球員,其他球員還是亞洲水準。

韓國和日本都是東亞球隊,在體格特徵這個最基本上的運動屬性上,是和我們有共同之處的。南美、歐洲和非洲人足球上的東西,未必能那麼容易學得了,因為人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就跟你讓歐洲人打乒乓球一樣,你再苦練也是有一些細微差異的。足球上,你想要郜林武磊具備小羅的肌肉爆發力、內馬爾那種柔韌性,本身就不太現實。

難道就沒得打?

當然有機會,你要去同一個平臺去競爭抗衡,就是需要把自己的優勢領域極致化和最大化。東亞球員的優勢在哪裡?看昨晚的日本隊,就可以看到,面對哥倫比亞人,依然能在高輕度的壓迫下,拿球打傳控,你可以說這是因為開場就多大一個人,但哥倫比亞人因為落後當時的逼搶強度不輕的。

小動作銜接的嫻熟和自如,是長期堅持技術打法的基礎決定的。這個時候還是要對比一下中國隊,面對威爾士和捷克的時候,對手的逼搶強度稍微上去一點點,是的就一點點而已,這是友誼賽,中國球員就個個是王燊超一樣的表現了。

因為恆大和亞冠聯賽的緣故,這些年日本球隊的比賽沒少看,中國球迷在恆大和上港戰勝他們聯賽球隊的時候,可能會有種錯覺,他們也就不過如此嘛。但這是被人的二線球員,被我們高價請來的埃爾克森和胡爾克蹂躪,感覺是挺嗨的,可這跟我們自己國家隊有什麼關係呢?

日本的國家隊完全不一樣:這就是一支純歐洲球隊,曼聯球員,米蘭球員,國米球員,英超冠軍球員,是這樣的人組起來的球隊。日本球員沒有人會為了高薪往中超跑(當然未必能過來),所以當韓國國腳們在中超愉快的領著工資參加預備隊比賽時,日本球員都在五大聯賽裡拼著命,雖然他們的薪水可能還不及我們的郜林武磊這些人的三分之一。

當拼命是一種常態的時候,看到昨晚這種鏡頭就不奇怪了:

日本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比賽已經到了第82分鐘,日本隊比分領先。大迫勇也在和達溫松-桑切斯的對抗中倒地,主裁沒吹哨,大迫勇也沒有放棄,在落地後,大迫勇也沒有抱怨,而是擰過頭來,看了一眼皮球準備躺在地上將球頂給隊友。可惜皮球滾得太快了,大迫勇也沒碰到球。

換了我們國足,第一反應估計是大叫、看裁判、打滾、指責……

明明是比他們還起步早,明明是我們很早就有機會參加世界盃,明明我們曾經對他們見一次滅一次。

我們以為三浦知良就是曇花一現的人物他老了日本就沒人了(人家也還在職業聯賽踢球,同期的郝大炮在綜藝節目調侃C羅紅不過三年)。接下來然後迅速出了中田英壽,中田30歲就退役了,中村俊輔立馬接班,中村還沒老,香川和本田把日本帶到新的高度,現在準備接班這兩位的人也站上世界舞臺,人家從來沒斷檔過。

日本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你以為1999的世青賽亞軍就是他們巔峰了?

你以為2002的出線是因為主場?(那是韓國隊)

你以為2010的出線是絕唱了?

日本球員有人拿到了德甲聯賽的mvp被曼聯挖走,

有人拿到了意甲聯賽的冠軍,

有人穿上魯伊科斯塔和西多夫褪下的米蘭10號,

有人實現了英超最不可思議的奪冠奇蹟。

我們呢?鄭智沒了,就真的沒有人了。

他們跟我們是隔壁鄰居啊! 比我們更瘦弱更矮小啊!難道只能停留在抗日神劇裡意淫別人嗎?

中國球迷最羨慕哪國球迷? 絕對不是葡萄牙不是冰島,就是我們隔壁鄰居。 如果今天是郜林打進點球武磊完成絕殺,完全可以想象: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外灘、廣州的天河、深圳的深南大道……

那,我們要向日本學習啥?

基本上,什麼都得向日本學習啊。人家的校園足球,青訓,聯賽……這麼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在足球這件事的更新換代的事情上從未脫節,不認可脫帽致敬虛心求教,沉下心做好基礎的工作。

好不容易偶爾戰勝了韓國隊,抬頭一看還有一個更強大的對手在隔壁。

先衝出亞洲,再說其他的吧。

當這個哥們退役的時候,以為日本足球稍微會沉寂一段,誰知道還只是起點而已。

日本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日本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