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飘零23载 而立之年才回家

走失飘零23载 而立之年才回家

走失飘零23载 而立之年才回家

6月18日,端午节。上午9:21,大雨纷纷,一辆从东莞开来的大客车,停在了临泉汽运西站,一批志愿者和公安干警迎来了一名7岁时走失,离家23年的小伙子王彪。

王彪的老家在临泉县陈集镇东王营村。少小离家老大回,但回来时,由于没有身份证,乘不了火车,他只得乘坐大巴车,远途颠簸返乡。

结束了多年乞讨、流浪、漂泊的生活,王彪终于见到了亲人,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幼年走失,颠簸流离23年

王彪的经历非常不幸。由于爸爸嗜赌、母亲精神失常,幼年的王彪和姐姐被寄养在姑姑家。之后,姐弟俩被先后送走,随人乞讨度日。

姐姐王玲回忆,她9岁在四川泸州乞讨时,遇见过乞讨的弟弟,那时王彪7岁。

看到弟弟身上有疮、皮癣,她立即跑到药店用乞讨的钱买了药,但是回到原处时已不见了弟弟。这是姐弟俩最后一次相见。

由于上了几年学,有点文化,王玲后来还是自己回到了老家,而弟弟的命运更糟。

王彪回忆,他后来被送到东莞,住在山上的窝棚里,整天出来乞讨,乞讨少了就要挨打。至今,他身上还留有被烟头烧伤的烙印、鞭子抽打的伤痕。

一次,他只身外出乞讨,回去的途中迷了路。从此,他独自一人,颠簸流离度日。

慢慢长大的王彪,靠讨饭、捡垃圾生活多年。到了十七、八岁,他开始去给人打工。但是,由于没有身份证,他经常被人拒绝,只能到不正规的小厂做短期工,工资很低。

由于没有固定工作,常年漂泊,生活难以保障,30岁的王彪还没有女朋友。

思乡之情从未停止,求助志愿者寻家

尽管身居异地,从小到大只身生活,但是王彪仍然操着浓浓的乡音。

这些年来,王彪一直想家,曾找人给家里写过信,但因为记不清家庭地址,寄信后杳无回音。

曾有东莞当地人要收留他,但是他不干,一心想着找根、回家。

他曾电话咨询过倪萍主持的央视寻亲节目组,但是因为记忆模糊而无果。

今年初,有人建议王彪通过“宝宝回家”网站寻亲。王彪便请朋友代劳,登记了寻亲信息。

1月16日,“宝宝回家”网站的志愿者淡雅宁静联系了他。一点一滴的交谈中,王彪想起了家乡是临泉县石家庄mayin(g)大队,说爸爸叫金德,姐姐叫小冷,自己的小名叫彪彪。

志愿者牵线,王彪与家人团聚

1月22日,王彪的疑似家人出现了。

原来,他是王彪住在宋集镇瑶池村的姑父李玉民。他将王玲的照片发给了志愿者,经过比对发现,王玲与寻家的王彪的面相极为相似。

在后来的DNA比对中,由于父亲已于2014年去世,王玲只能采集母亲的血样与王彪的比对。5月11日,好消息传来,王彪的DNA与疑似母亲的比对成功。

6月18日,身穿红衫的志愿者和冒雨而来的警察来到临泉汽运西站,等候回乡的王彪。

“家乡变化太大啦!”坐在回家的车上,王彪一路赞叹。熟悉的景物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这个学校还在,这个池塘我钓过鱼,这条小沟我下去捉过青蛙……

一家人团聚,王彪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他先后到了姑姑家、舅舅家,见到了姑姑、姑父、姐姐、妈妈、姥姥、叔叔等亲人。“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离开家了。”王彪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