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手機》裡最著名的臺詞,是費墨跟嚴守一說的這句話——

做人要厚道。」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崔永元玉石俱焚般的復仇手法,如果說多少讓我等吃瓜群眾對他心生同情,其原因或許便在於,馮小剛十多年前乾的那件事,並不厚道。

那段往事大概是這樣的——

《手機》籌備期間,馮小剛請崔永元到他家吃了一頓餃子。

馮導想請小崔當《手機》的男主角,小崔雖拒絕了此事,但跟馮小剛吐露了不少電視臺的經歷。

當時在座的還有《手機》編劇劉震雲

電影上映之後,崔永元傻眼了。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完全是在影射他——

《實話實說》被改成了《有一說一》;他的出軌傳聞,在電影裡可以找到一板一眼的對應;連電影主人公的名字,「守一」,也是套著「永元」的模子造出來的。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如此便有了今天的這一場大動干戈,契機,是馮小剛打算拍《手機2》

一部電影而已,至於嗎?

反正影射只是影射,又不能當成坐實你罪名的證據,稍微有一點自嘲精神,笑一笑,它就過去了。

問題在於,從崔永元的角度看,他可並不只是被當作了素材。

作為一部通俗的、娛樂化的喜劇片,《手機》的兩個主題非常明確,一是出軌,二是撒謊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兩個主題緊密聯繫在一起:因為出軌,所以主人公不得不撒謊。

整部電影沒有講別的,就講了兩件事——

一個主持著一檔叫《有一說一》的脫口秀主持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卻滿嘴謊言;

一個名叫「守一」的男人,卻一點不把婚姻的承諾當一回事,揹著老婆跟別的女人偷情。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崔永元該怎麼理解這部電影呢?

那遠不像馮小剛說的,是一個「玩笑」,而更像是在啪啪打小崔的臉

誠然,為藝術之故,往往不可避免地會傷害到他人,或者說便顧及不到是否會傷害他人,可馮小剛做的,儼然像是奔著傷害而去的。

若要討論出軌和撒謊的主題,可以設想出千萬種主人公,為什麼偏偏選小崔做原型?

若要拍一個主持人的中年焦慮——他主持的節目主打說實話——可以找到千萬個探討的角度,為什麼恰恰聚焦在出軌和撒謊?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手機》的戲劇張力,完全建立在公眾身份和其私生活的矛盾之間,建立於這種表裡不一的基礎之上。

那就像是一篇娛樂雜誌上的八卦文章,以賣弄一位明星的行為不端為樂,我們很難去為這樣的文章辯解,說它並不是為了博取公眾的眼球。

做明星,有時候便不得不付出這樣的代價。

讓崔永元耿耿於懷的,或許還不只是他被當成了賺錢的工具,或許還在於,他在餃子宴上投入了那樣的熱誠,結果事後看來自己只是被當做了傻子。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這種受騙的感覺,給誰誰都無法輕易釋懷。

不知道那天幾個人到底聊了什麼,崔永元吐露的內幕,有多少運用到了電影之中。

實際上我們在影片中幾乎看不到什麼細節。

出軌事件牢牢佔據著電影的中心,導演和編劇著急交代出軌的前因後果,卻很少費心思去觀照真正的現實,一切都如同懸在空中,只為主題服務。

電視臺不「像」電視臺,黃健翔、劉儀偉、董浩等央視名嘴,走過場一般在影片中露了個面;節目錄制現場,說的也都是些可有可無的話。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方言不像方言,有意設置了幾個不說普通話的角色,每次一說話,就讓人覺得出戲。

河南人也不像河南人,生長在北京的馮小剛,對鄉下人的印象,一直是《天下無賊》裡傻根那樣子的。

馮小剛的高明之處,是他無論在指涉什麼、批判什麼,總還是能讓你對主人公生出同情的,我們同情嚴守一,崔永元倘若要原諒,這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他原諒的點。

為什麼馮小剛導演的《手機》,讓崔永元憤怒至今?

本質而言,馮小剛在《手機》裡乾的事,和今時今日崔永元的所作所為沒什麼區別,都是在無所畏懼地扯對方的底褲。

區別只在工具上,一個用的是他最擅長的電影,另一個,用的是他最拿手的新聞。

這個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如果扒底褲是錯的,那麼兩個人都做錯了,如果是對的,那麼兩個人做的就都沒有問題。

不管怎麼樣,造成的傷害卻都是實打實的,有可能的話,還是希望他們能夠言歸於好。

畢竟,對於中國電影,崔永元和馮小剛都是做過點兒貢獻的。

文 | 甜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