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行发出严肃警告:要么走人,要么逼自己一把!

人工智能时代,一切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

金融业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最重要的参与者!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花旗集团投行业务负责人Forese的话称:

在未来5年的时间中,花旗集团投行业务技术和运营员工最多将裁员1万人,占现有员工总数的一半,这些岗位未来将被机器学习所取代。

无独有偶,前不久,另一家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同样表示:

将把全球员工人数从目前的9.7万人减至9万人以下,其中,证券销售和交易业务会有1/4的岗位都不复存在。

而这场“裁员潮”还远没有结束。

金融咨询机构Opimas预计,到2025年,华尔街将有10%的投行岗位被AI取代

,约23万人。其中,资产管理、证券服务、销售与交易、财富管理等业务部门,都将是重点“瘦身”对象。

大势已至!

在传统金融机构的这场痛苦蜕变中,

那些常规性、低附加值的工作岗位,绝大部分都将被时代的浪潮“卷走”,

未来,或再也没有简单就能捧起的“金饭碗”!

(一)

事实上,不止是华尔街在发出这样的警告,

国内传统金融机构同样正在被人工智能重塑。

就在前段时间,全国首家无人银行开业横空出世!

在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九江路支行,

没有一个柜员!没有一个保安!甚至,没有一个大堂经理!

又一大行发出严肃警告:要么走人,要么逼自己一把!

有的却是满满的黑科技,

其不仅运用了生物识别、语音识别、数据挖掘等最新金融智能科技成果,

更是整合并融入机器人、VR、AR、人脸识别,语音导航,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元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谁会想到,曾经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相当狼狈的银行,如今却正在成为金融科技最忠实的拥趸。

它们要么选择和互联网巨头联盟,

要么直接设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孵化金融科技项目,

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更曾直言不讳的表示:“我们传统银行一定会在科技领域打一个大的翻身仗。”

正是在这种如火如荼的大趋势下,银行的很多岗位开始逐渐被机器人所取代。

相关年报显示,2017年工农中建交这五家国有大银行行员工数量(含劳务派遣)

共减少了2.7万人。

又一大行发出严肃警告:要么走人,要么逼自己一把!

同样的事情,在券商机构也在上演!

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拥有600名交易员,但时至今日,这里只剩下两名股票交易员!

本来,越来越多的业务,就正在被电脑程序搞定,

结果眼下还遇上了行业不景气,

可想而知,很多机构为了节省开支,也只能加快速度精简自己的员工队伍了!

就在5月初,某知名券商内部员工就在微博爆料称:10家券商计划取消今年应届招聘!

不仅如此,知名财经博主曹山石更是在微博爆料了海通证券黑龙江分公司辖区人员调剂工作方案。

从调剂办法来看,此次调剂除同城调动之外还涉及部分跨区域调动

因此也有网友称此举“

是把人跨区域调动逼迫员工辞职”。

又一大行发出严肃警告:要么走人,要么逼自己一把!

前段时间,万宏源投行子公司还被传降薪40%,有员工薪资甚至不到5000元!

又一大行发出严肃警告:要么走人,要么逼自己一把!

如此,金融圈真的不需要人吗?

并不是!只不过人家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人才。

正如花旗银行总裁Forese在宣布裁员消息的同时表示的:该行将在其他诸如销售和研究领域聘请新的员工。

近期,国内银行也先后在海外开启人才招聘会,并向全球AI、大数据方面的人才发出招募邀约。

说白了,未来的金融圈只欢迎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如机器般的操作工!

(二)

在过去,无数人削尖脑袋想要找个“铁饭碗”,

即那些工资高、环境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

无疑,传统金融机构是最能够满足这些想象的地方,

所以,即便是银行的柜台岗位,也有无数名校的研究生参与竞争,

可惜,曾经人人羡慕的岗位,转眼间却成了过剩淘汰的对象。

看吧,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

如果你捧着所谓的“铁饭碗”,每天做着重复机械的事情,

却又不思进取,上班等下班,下班泡剧、玩手机,

那么当巨变来临,也只有“被下岗”的份。

唐山撤销周边所有路桥收费站时,一个收费站工作人员曾无比悲凉的感叹: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只是,这样的话除了能博得些许的同情外,对个人前途来说又能改变什么?!

都说做企业要居安思危,但我们干工作又何尝不是,

要么变革自己

,不断学习新知识,升级自己的能力

即便新的挑战到来,也能快速的面对;

要么就等着有一天直接被时代淘汰,

你今天所享受到的安逸,必将在明天付出代价!

在这个变化如此神速的时代,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该经常问问自己:未来究竟要靠什么安身立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