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站在历史看未来,深度挖掘广发证券的投资价值

券商股真的是非常多,大智慧上显示有38只,不是很理解资本市场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券商股呢?又不是国计民生的行业,对中国智造也貌似没什么推动,一只只的梳理恐怕需要很久的时间,还是老规矩,只整理上市超过五年的票。

广发证券上市20多年了,上市日期是1997年6月11日,能查到的数据广发在10年之前的净资产只有2个多亿,10年底是194亿,现在800多亿,7年的时间净资产增加了4倍多,算是挺不错的扩张速度了,总资产3878亿,也是四倍的杠杆。

券商和银行、保险不同的地方在于,银行、保险基本上都是十倍杠杆,而券商是四倍杠杆,但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是存贷差,保险是股权的投资,而券商可以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获利。通俗点说就是,银行借给企业钱,保险买企业的股权,券商炒企业的股票。

数据流,站在历史看未来,深度挖掘广发证券的投资价值

广发证券没有07年的价格,去查了一下资料,广发的前身是延边公路,06年开始广发借壳延边公路上市,开启了漫长的借壳之旅,足足将近四年的时间,到2010年2月12日才终于成功借壳上市,开盘当天涨幅373%,同时查到的还有内幕交易,广发证券原总裁被判刑,还有案中案等等,那时候中国的股市真的是很乱呀,各种虚假信息,借壳,坐庄,假账满天飞,都说价值投资,在这种环境下价值投资也就和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广发证券10年底的价格是53.13元,PB6.86,加权ROE22.84%,相当高的ROE,不过呀当时的股市环境还真的不能相信单一的数据呢,借壳的第一年,适当的做做假账仿佛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一样。

广发证券11年底的价格是21.1元,PB1.95,加权ROE8.86%,这算是业绩大变脸吧,当年广发证券的股价也是下跌了60.47%,话说很多上市公司往往在上市第一年都会有非常靓丽的业绩,而又往往在第二年就大幅度变脸,这是算财务核算方式不同呢,还是作假?

广发证券12年底的价格是15.41,PB2.75,加权ROE6.81%,这年的净资产和上一年比减少了一半,是因为10送10的高送转,业绩还是在一路下滑,当然股价也是一路下滑。

数据流,站在历史看未来,深度挖掘广发证券的投资价值

广发证券13年底的价格是12.49,PB2.14,加权ROE8.34%,似乎业绩好了那么一点点,同时PB也应该算是便宜吧,连续跌了三年,貌似是个买入点。

广发证券14年底的价格是25.96,PB3.89,加权ROE13.57%,果然在14年广发的股价也是涨了一倍多,ROE也有着明显的回升。

广发证券15年底的价格是19.45,我仔细的去翻了广发的年报,从15年开始就已经找不到年报中的每股净资产这项了,16年、17年都没有,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不在年报中披露自己的每股净资产呢,是在怕什么吗?加权ROE21.15%,很好的ROE,但是股价全年也是跌了25.1%,当然我们都知道当时股灾了嘛,可是这也充分的说明,支撑券商股的更多的是人们的预期。

广发证券16年底的价格是16.87,加权ROE10.28%,没有每股净资产,也没办法算PB。

广发证券17年底的价格是16.69,加权ROE10.56%,比16年有一点点,很少的一点点的提高,同样找遍了年报也没找到每股净资产,截止到今天的PB是1.24,应该算是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了。

数据流,站在历史看未来,深度挖掘广发证券的投资价值

说实话,广发证券的数据只能算是残缺的,单纯的从ROE上来对比,仿佛比中信证券要强一点点,截止到今天中信的PB是1.49,而广发是1.24,对比中信17年7.83%的ROE和广发10.56%的ROE,广发更有一些性价比上的优势。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长期的资本回报率,一般指超过7年,因此排除掉了短期的涨跌,从而会无限的接近一个企业的利润增长,或者说就是ROE,目前两家券商股的数据,长期平均ROE只有10%多一点点,对应这个位置的ROE,基本上只要溢价就可以说是贵了,折价才会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或者说,难道券商股比银行、保险要更安全?无非是一个四倍杠杆炒股票,一个是10倍杠杆放贷,做的几乎也就是一码事,而券商就是可以长期的在2PB附近徘徊。

说到底,券商比银行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很多股民都会想,只要一来牛市,这券商股一定能嗖嗖嗖的涨上天,事实上,即使是牛市,券商股也是股票,也是企业,最终也是会和业绩有着相对应的关系,ROE可能会翻倍,股价也翻倍,但是真的不会上天。

数据依然还太少,暂时还找不到内在的规律,不着急,慢慢写,慢慢来,价值投资者最不缺少的,就是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