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被稱“困龍之地”有3位帝王命喪於此,後來的皇帝都躲著它走

古代有很多說法,在今天看來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所以被說是迷信,當然也有一些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可是古代的帝王和百姓,卻非常相信。有這樣一個地方,商紂王、秦始皇、趙武靈王3位帝王都是命喪於此,這種巧合讓人們不得不對這個地方產生畏懼,所以被後來的人稱為“困龍之地”。這裡就是沙丘,後來的皇帝如果要經過於此,都是急匆匆繞過躲著走,不敢停留。

此地被稱“困龍之地”有3位帝王命喪於此,後來的皇帝都躲著它走

雖然這種事情時沒有依據的,但當時的皇帝們寧可信其有,也不願徒增風險。所謂的"困龍之地",實際上就是從“龍興之地”聯想的;這個詞的意思一般是說一個王朝的發源地,還有人說是開國皇帝出生的地方,但最多的一種說法就是皇帝最初起兵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一般被皇帝視為聖地,所以有“龍興之地”一說。

此地被稱“困龍之地”有3位帝王命喪於此,後來的皇帝都躲著它走

當年商紂王在沙丘這個地方沉迷酒色,不問朝政,最後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從而也結束了商朝幾百年的統治。春秋時期的趙武靈王,在壯年的時候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少子,而引起了長子的不滿,於是長子起兵造反。因為實力不如少子,所以就被少子殺害。而此後,少子得知是趙武靈王的問題,便將趙武靈王在此地的行宮,最後被活活的餓死。

此地被稱“困龍之地”有3位帝王命喪於此,後來的皇帝都躲著它走

上面的兩位皇帝都死在了沙丘,也就是現在的太平村。這塊地難道真的這麼邪門兒?難道是趙武靈王和商紂王的王氣不足以鎮壓這裡的邪氣?那再看這位——秦始皇。他作為始皇帝應該說是龍氣最盛的皇帝吧,可是後來竟然也死在這裡。話說在秦始皇一次巡視的過程中,染上了一種怪病,後來為了能夠安靜的修養就轉移到了沙丘行宮休養。可是病情越來越嚴重,在彌留之際,寫下詔書。想將自己的皇位傳給公子扶蘇,讓他趕緊回來主持大局。結果這個詔書還沒有下達,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之後趙高等人亂政秦國將扶蘇害死,秦國也僅僅維持到二世就亡國了。

此地被稱“困龍之地”有3位帝王命喪於此,後來的皇帝都躲著它走

連最命硬的秦始皇都死在沙丘這塊地方,所以後來的很多皇帝都很懼怕這個地方,這兒也就成了有名的“困龍之地"。此後歷代的皇帝都不敢在這裡停留,就連路過都會加快行進的速度。這塊煞地再也沒人敢來,原來的行宮也就被荒廢下來。

至於這種“困龍之地”是否真假,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3位帝王死於此地不假,是否是巧合,我們也無從考究,畢竟有太多科學也解釋不了的事情,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