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引水渠一敲就碎讓人“心碎”

灌溉水渠一敲就碎,讓人心碎,如此工程,豈不是勞民傷財,白白浪費國家財力,讓國家扶貧投入泡湯?為何引水渠一敲就碎?

原來問題渠段澆築於去年臘月最冷的時候,施工方沒有采取鋪設保護層等養護手段抗凍,這才導致出問題。這就讓人很奇怪了,一般而言,臘月最冷的時候,工程都要停工,這裡為什麼不停工?難道是為了趕進度,是為了打造新年政績?就算要趕工程進度,那麼,為何監管工作者不能跟進,為何發現問題的是農民?我看,引水渠一敲就碎,就是因為少了“監管筋骨”。

所謂“監管筋骨”,是指對工程質量的監管工作。首先,必須有強筋,就是監管工作一絲不苟,不能有半點馬虎,必須科學把關;其次,必須有骨頭,就是監管工作不能有任何鬆懈,任何人情,必須鐵面無私。任何工程,監管“筋骨強壯”,才能工程質量強大;監管“筋骨虛弱”,工程質量必然低劣。

據瞭解,新市鎮黨委政府、屏山縣水務局根據該段地勢特殊情況,責成施工方用160mm管進行鋪設,根據整改進度,按計劃將在6月20日前完成整改。問題渠改管道,自然有他的道理了,問題是不能光該管道,監管工作也要改,否則,管道質量出現問題咋辦?筆者認為,應該針對這個“一敲就碎工程”進行深入剖析,要剖析出導致“監管筋骨”虛弱的原因,找到病根,才能對症下藥,才能讓管道工程保證質量。因為這樣的農民發現問題的現象不是孤例,工程質量問題不能總是讓農民發現,讓風雨發現,讓事故發現。監管者應該是工程問題的發現第一人。

五年前,何家坪四個組不通車,村民趕場最遠要走三個多小時,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苦。近幾年來,國家先後投入2000餘萬搞基礎設施建設,修通水泥路、建設聚居點。國家扶貧攻堅,力度很大,投入很大,但是,如何讓國家投入的錢確實能夠產生真正效果,能夠打造硬質量,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唯有讓“監管筋骨”強大,才能讓工程質量強硬。

引水渠一敲就碎讓人“心碎”,但願這樣的“心碎”事情別再發生,期盼“監管筋骨”強壯,成為所有工程質量的鋼筋鐵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