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的遊走與火幣的堅守---閒談交易平臺的操守

自從觀察和研究的重心轉向區塊鏈以來,挺長時間沒有真正的關注純幣圈的事情。

但是這個行業的圈子遠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麼大,所謂幣圈與鏈圈,越來也越不那麼好分得清楚。

在所謂鏈圈的社群裡面,不管你有意無意或者願不願意 ,總能經常聽到所謂幣圈的消息,並且相比於鏈圈來說,所謂幣圈的消息往往更加的具有新聞性,更多的熱點和爭議。

這些消息裡面,除了幣價的漲跌和或真或假的幣種內幕披露之外,最容易引起熱議的,當屬關於交易平臺的各種流言蜚語和真假事件的質疑。

因此這段時間雖然沒有特別關注,還是引起了我的一些好奇。

94之後,平臺出海,風雲一時的交易所一時間各奔東西。之後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這個期間,也逐步的顯示出平臺經營者們的價值取向,觀察下來,還是有點意思的。

在我的記憶裡面,似乎對於平臺關注熱度最高的,一次是個平臺推出平臺幣積分這個事情,再一個就是系統崩潰或黑客攻擊的事件了,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投票上幣這事情,至今似乎還餘波未平呢。

因為這是幾個有名的頭部平臺都有發生的,所以對比性也就比較強了。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說這些不是要做對比,只是鋪墊一下,攏一攏自己的思路,心底回憶一下對這些事情曾經的觀察。讓思考能夠集中於今天的題目上面,好好聊一聊幣安出走與火幣的堅守這個話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說到這個話題,可能會引起一點質疑或者爭議,平臺那麼多,為什麼只拿這兩個來對比?

首先我們知道,94前後的幾個大平臺裡面,比特幣中國已經賣掉了,那麼創始人的思路也就清楚了,既然是行走在邊緣的生意,咱就不做了,一了百了,省心省力的挺好。

---有點可笑的ok

OKEX比較的搞笑,曾經的老大被幣安短時間幹掉。94之前我一直用的OKCOIN平臺,那時我認為他們的品質比較可靠。但是94之後我沒再用過,因為我認為徐明星先生有些變了。當初我認為他是幾個平臺核心裡面最有抱負和理想的,因為那時的OK上幣十分的嚴格。可是壓力一來,出海之後,畫風突變了,上幣的力度顯示出唯恐落於人後的。當時我有些失落,對夥伴們說徐老闆變了,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國家認可的失望吧,把自己的原則放棄了---當然這只是我透過表象的猜測,沒有證據也沒有驗證的,不代表是對的。

其實當時的上幣大戰,ok不是唯一的,但是我之所以這麼說他,是因為他在94前後的對比過於強烈了,因此給我的衝擊比較大,感覺比較強烈,並非專門找他的毛病的。

那麼為什麼說他搞笑呢?

是因為獻給國家這句話啊。國家認為違規的東西,怎麼能夠接受贈予呢?這種想法即便是真心的,也難免有侮辱國家的尊嚴之嫌,所以我認為是可笑的。

因此也就不需要對比什麼了,這是一種失去了方向的無奈表現,沒什麼可說的了。

---擅長閃躲的幣安

幣安的業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們的一些做法也是表現出了一個特點的。這個特點就是一個字:躲。

躲什麼呢?

躲監管,躲用戶,躲開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躲的遠遠的,目的只有一個,只要能安心賺錢,我不認識什麼是中國,也不用對中國用戶負責,因為我們是外國的平臺外國的身份,我們做什麼都和中國無關的。

對數字貨幣很友好的日本對幣安竟然蹦起臉了,於是馬耳他成了選擇。

我印象裡的馬耳他,就是小時候大人口中代表遙遠的爪哇國。

本來一個交易平臺,就是做生意的,扯不到國傢什麼的。但是自從幣安宣佈不為中國大陸客戶提供服務之後,我就不用了,很不開心,因為我不喜歡帶頭的見風使舵不管用戶感受的做法,因為他終究是靠著中國大陸用戶起家的,雖然一直不承認,但是又怎麼樣呢。

---值得同情的火幣

我認為火幣是比較值得同情的。

他走過大家都走過的路,犯過大家都犯過的錯。

但是他的根一直沒有離開中國,他的心也還真正的留在中國。

同樣是對監管的執行,火幣採取的是業務的明確分割。從現在火幣的業務分類和佈局,以及對於同樣事情的不同處理方式,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脈絡。

當發生了WAX時事件的時候,他選擇了承擔責任和真摯的道歉。並且就此創立了火幣區塊鏈研究商學院,研發了一套區塊鏈資產評估模型,這個模型是業內第一個公開的。

火幣與其他平臺一樣,也做了全球性佈局,不同之處在於,這些佈局都是以屬地合規為前提的,他的總部一直沒有離開中國,留在中國的業務,是以區塊鏈研究為主的,也是秉持著合規性開展的。

我們都知道,目前國家的監管,有很大成分是對於投資者保護性質的,核心的理念不是禁止,而是合格投資者的與一般投資者的隔離保護的成分居多,這也表現在國家從來沒有把個人投資者作為強制監管對象的態度上面。所以國外的業務,是不能用道德來衡量的,在這個問題上面,所有的交易平臺都是無奈的。

區別就在於,是盡最大努力往合規性和用戶保護方面去努力,還是選擇遊擊躲避,這是一種商業行為,卻可以看出一個平臺經營者的價值取向,這是無法迴避的。

從這個角度說,火幣是最希望得到合法身份的一個平臺,也所以在現實的環境下,這種堅守是值得讚賞和同情的。

火幣最近又拿到了美國的一個許可,當然這不是隻有他才有的。

“火幣集團宣佈已經獲得了MSB牌照,很多用戶對此事抱有疑問。為此,火幣網創始人李林在朋友圈對此事作出回應:1、MSB是Money Services Business的簡稱,屬於FinCEN(美國財政部下設機構金融犯罪執法局 )管,屬於註冊許可制,從事金錢服務相關的業務都必須申請該許可;2、持有 MSB 以後,可以在美合規開展幣幣交易業務,這是一個不嚴謹但是符合現實的說法(P網和B網就是如此);3、 HBUS 的 MSB 註冊並不是空殼註冊,而是以即將向美國人開放的數字資產交易為定位完成的;4、MSB註冊成本雖低,但後期的合規及審查成本非常高;5、預計針對美國的幣幣交易,SEC會有進一步要求,HBUS會實時跟進,第一時間申請相關資質,合規運營。6、火幣集團針對美國用戶的幣幣交易業務,將會使用獨立平臺,僅針對美國用戶開放,預計在5月份正式上線。”

從上面的新聞片段觀察看李林的回應,能夠讓我們看到一些實事求是的風格。

世界很大也很小,商業謀利也有價值觀的區別。

躲來躲去只為方便投機,堅守努力改變自己才是有追求的。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一些個人觀察和思考,代表不了公眾看法,也不具有評價的權威含義的,就是一個區塊鏈研究者的一家觀點罷了。

是非只有公道可評,時間才能見證結果。

本文如果對涉及到的平臺有不準確的描述,歡迎致函提出批評和反駁。

畢竟言論是自由的。

2018.03.25於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