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垃圾,让地球沦为“塑料星球”?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污染问题再次引发热议。而作为全球污染最严重国家之一——印度也再次成为世界环境组织的众矢之的。

到底有多少垃圾,让地球沦为“塑料星球”?

印度,“塑料遍地的地狱”

印度政府最新的数据显示,印度每年产生大约560万吨塑料废物,其中新德里是塑料消费最多的城市。为此,新德里2009年就开始禁止塑料瓶,随后又扩展到所有塑料制品。但类似禁令很少执行。塑料瓶依然用来运输蔬菜,或是用于饭店外卖。法新社称,印度是“塑料遍地的地狱”。

尽管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在2019年任期结束前对该国污染进行治理,但数十年来的选择性忽视很难短时间得到改变。由于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印度甚至被称为世界上呼吸最危险的国家。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印度在近20年快速发展,但是以不断加重的空气污染作为代价。

事实上,不只是印度,作为全球性难题,环境污染和垃圾问题早已牵动各国的神经。

中国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2010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中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

《人民日报》关于垃圾产量的报道指出,北京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广州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多达1.8万吨。

然而,这只是增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经超过80亿吨,而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超过200亿元。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80万亩。

“垃圾围城”不只是指城市,曾经被誉为“后花园”的大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现在很多都沦为了“垃圾场”。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报告中指出,中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8亿吨,数量已超过城市。巨大的垃圾不仅侵占了稀缺的土地,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

 全世界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到底有多少垃圾,让地球沦为“塑料星球”?

从世界角度来看,垃圾污染的深度与广度已超乎人类想象。确实如此,今天不论是在世界最高峰珠峰的山巅、各国的高原湖泊、太平洋最深处的海底世界,亦或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和北极海域,都能发现垃圾污染尤其是塑料垃圾的踪迹。

日前,日本海洋—地球科技研究所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1.1万米深处发现了大量白色垃圾;前不久,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戴维斯海域也同样发现了白色垃圾。近年来,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垃圾,或被塑料制品窒息而死的消息也屡见报端。

3月22日,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位于太平洋东部的巨大“垃圾岛”——大太平洋垃圾带上漂浮着近8万吨塑料,主要是塑料瓶、塑料袋、浮标、绳子等。

近8万吨塑料,相当于500架喷气客机的重量;覆盖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是5个日本的国土面积大小,也超过法国、德国、西班牙三个国家面积的总和。

到底有多少垃圾,让地球沦为“塑料星球”?

种种迹象不禁让人质疑,这个污染全球的“超级垃圾”到底有多严重?

根据《科学进展》杂志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球已生产了83亿吨塑料重量相当于1.84万座位于迪拜的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5.6万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或5500万架巨型喷气式飞机。

在其中,63亿吨塑料彻底成为废弃物。只有9%的废弃塑料被回收,12%被焚烧,剩余的79%则会被深埋在垃圾填埋场或在自然环境中累积,有的被倒入海洋,成了一碗浓稠的“塑料汤汁”,容量几乎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小。按照目前生产趋势,研究人员推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约120亿吨塑料垃圾。

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资料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生产4磅以上的垃圾。这比1960年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比西欧国家的产量多50%。

在英国,每天约有70万只塑料瓶将会被丢弃,如果首尾相连,它们的长度约等于3条英法海底隧道。

根据联合国大学的一项研究,过去5年间,亚洲电子垃圾数量增长了63%。仅在中国,这个增长量就超过了一倍。崭新的手机、电脑,在衣着光鲜的男女手中往往不到2年,就被更新出炉的“兄弟”替代。

有专家预言,若不能有效回收处理塑料垃圾,地球将要成为“塑料星球”。

“触目惊心”、“泛滥成灾”,或许都不足以形容目前全球的塑料垃圾污染。素有“度假天堂”之称的巴厘岛,因塑料垃圾成堆,如今已经成为“垃圾场”。潜在印度尼西亚的海洋中,周围环绕的并不一定是各种海洋生物,与塑料垃圾“合影”都是常见的事儿。

垃圾革命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如此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垃圾污染,已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刻。

近些年来,各国都呼吁提升对塑料垃圾污染的认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中国升级“限塑令”,明文规定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英国女王向这个人类公敌“宣战”,并制定25年环境改善计划;欧盟制定“塑料战略”,力争2030年将塑料回收率提高到55%……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将是垃圾污染最后的承受者。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生活,将会彻底改变。

“这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终结”。(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