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端午,烹騖角黍|衛東「為你讀詩」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端午特別節目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劉庸之[中國]

▾ 點擊收聽 ▾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賀新郎

為你讀詩:衛東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痴兒騃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薰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

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 關於作者 -

許及之(?- 1209),字深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隆興元年(1163)進士。歷任右拾遺、禮部侍郎、給事中、吏部尚書、參知政事等職。有《涉齋集》。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留言:端午節,你回家吃粽子了嗎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蘇軾

提起蘇東坡和朝雲,馬上想起“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被貶惠州時,姬妾四散,唯有朝雲矢志跟隨。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為朝雲寫下很多詩詞。朝雲五月初五生日,這首《浣溪沙·端午》,即來惠州第二年,為朝雲所作:“佳人相見一千年”,時光有序,才子佳人,世世相守。

次年,蘇軾為朝雲寫下生日致語,“萬戶春風為子壽,坐看滄海起揚塵”。可惜朝雲未長伴君側:八月,朝雲感染瘴疫病逝,年三十四,葬於棲禪山寺。

揮昌蒲之碧劍 / 揚汨羅之濁浪在澤畔 / 在石榴紛舉怒拳的五月/ 我又見你從江心踏波而來。

——《水祭》,洛夫

端午節一共有二十多種別稱,其來源也眾說紛紜。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大眾接受。紀念屈子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也影響到了日本。禪師一休宗純曾寫道:“千古屈平情豈休,眾人此日醉悠悠。忠言逆耳誰能會,只有湘江解順流。”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小重山·端午》,舒頔

無論是紀念伍子胥,屈原,或秋瑾,端午節的文化內核,多少帶有悲劇色彩。然而在一代代傳承裡,悲傷的紀念儀式,逐漸成為鼓舞人們努力生活的文化符號。清明節,人們懷祖追遠,也踏青賞春。五月初五,夏日伊始,晚風送爽,人們懷念投河的屈子,也用艾草菖蒲雄黃,為塵世的人們驅邪祈福。喜氣盈盈的節慶裡,蘊含先祖深沉的智慧:謹記過去,心繫將來。

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粽子、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東京夢華錄》,孟元老

文/枕白石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端午節,

你回家吃粽子了嗎?

本期圖片源於網絡,圖片作者可與「為你讀詩」聯繫

-詩歌音樂 -

配樂剪輯自音樂家張子謙、戴樹紅的作品,琴簫合奏《憶故人》出自專輯《中國古琴四大宗師·張子謙》。1982年上海錄音版本。83歲的張子謙先生歷經一年時間與明代名琴“驚濤”一起完成整張專輯的錄製。

▎詩意的人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朱衛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新聞主播

「為你讀詩」首席語言藝術指導

▎特別推薦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點擊上圖跳轉小程序,訂閱《讓經典說話》古詩詞會員

8 個專欄,242 期節目,永久收聽。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為你讀詩」製作團隊

出 品 人 :潘傑客

總 編 輯 :張 炫

首席語言藝術指導:衛 東


執行主編:曉 悅

嘉賓統籌:Leslieve

剪輯製作:石 巖

本期校對:西 安

策劃出品:Be My Guest「為你讀詩」

知識產權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 史玉生律師 鄭績律師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李亞律師 王維維律師

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卫东「为你读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