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上古的中國十分講究血統,講究出身,劉邦雖然從一介布衣而奪取天下,但治理天下卻不得不跟貴族們合作。王莽成為新朝的皇帝,想要限制貴族們的利益,馬上被天下人聯合起來打倒,還被儒家汙名幾千年。諸葛亮沒出山之前種地,但與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晉朝名士殷浩只會清談,卻被朝廷任命為北伐部隊的主帥,拖住恆溫的後腿以至北伐失敗。舉孝廉制度,九品中正制,讓貴族永遠是貴族,平民永遠是平民,永遠低人一等,即使偶爾有那麼幾個平民得以脫身上升到貴族階層,比如劉邦,他也必須馬上將自己的態度轉向貴族,跟他們同流合汙。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平民獲得晉升的渠道在隋唐時代得到打開,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不看出身,這個是一個偉大的制度,領先世界一千多年,二戰的時候西方國家的軍事統帥,大部分都是貴族出身。但是在隋唐時期,門閥貴族的勢力還是很大,清河崔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五大門閥赫赫有名,差一點的獨孤氏、宇文氏,這些門閥的勢力加在一起,皇帝都要看他們的臉色,皇帝想把公主嫁入門閥,人家都嫌棄公主的出身,不願意要。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通過科舉獲得官位的平民子弟,如果不依附門閥,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世上沒有不滅的王朝,同樣也沒有不滅的貴族制度。在王朝內部無法被打敗的門閥貴族,敗在了王朝外部,敗在了武人手上。安史之亂,手握重兵的節度使,用手上的大頭兵給唐王朝上了一課,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但安祿山給各地節度使們帶了個壞榜樣,各路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對朝廷中樞的命令陰奉陽違,門閥貴族的影響也開始逐漸消失。皇帝要治天下,所以不得不跟門閥士族合作,軍閥節度使只想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自己的地盤作威作福,士族不合作,大刀片子就砍過去了。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門閥士族的影響漸漸日落西山,給了他們最後一擊的,是朱溫。朱溫在白馬驛,將崔遠、王溥、獨孤損、裴樞等三十多個高官一股腦全部殺死,扔進河裡,史稱白馬之變,從此以後,唐朝幾百年的門閥士族走向末路,就此終結。門閥士族的影響基本上被消除,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豪門貴族再也不能把控朝政。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朱溫是唐末的野心家,早年追隨黃巢,作戰勇猛被黃巢拜為大將,黃巢流竄南下的時候,派朱溫駐守山東。後來朱溫見各地官兵仍在勤王,感覺唐王朝的氣數未經,於是背叛黃巢,投靠官軍,一同攻打黃巢。黃巢敗亡之後,朱溫因功得封節度使,有了唐朝承認的地位和根據地。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這個時候的唐朝已經沒救了,朱溫剛得封節度使,站穩腳跟之後馬上對別的節度使大打出手,一切都是為了搶地盤,朱溫毫無信義,前腳剛剛幫助過他的人,後腳他可以馬上去襲擊人家,在唐末的亂世,正適合朱溫這麼無恥的打法,很快朱溫就成了最有實力的節度使。

唐朝的宦官勢力也很猖狂,多個皇帝的廢立都是宦官說了算。現在皇權式微,宦官的影響也大大減少,文官們有了跟宦官斗的勇氣。宰相崔胤發詔書給朱溫,讓朱溫帶兵來殺宦官,朱溫沒讀過什麼書,不知道董卓的故事,宰相崔胤應該讀過書,還犯這樣的錯誤,可見門閥士族,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朱溫率軍救出皇帝,然後大殺宦官,殺完宦官之後,又將屠刀指向文官,大權在握的朱溫,不在滿足位極人臣,他要自己當皇帝。如果是胸懷大志的皇帝,他是需要跟門閥士族合作的,打完天下還需要治天下,朱溫不是,所以他殺光了門閥們。

五代十國亂了幾十年,門閥士族的影響力在大兵的屠刀下消失殆盡,到了幾十年後老趙家當皇帝,全面放開科舉制度,趙普的半本論語治天下成為宋朝的國策,平民政治的時代來臨。

白馬之變,唐朝門閥士族的末路,獨孤氏、崔氏等門閥就此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