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我非常喜歡我國的古典文學文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古詩詞,我覺得美,詞句美,典故美,寫景美,抒情美,意境美,韻律美……我作為一箇中國人一貫非常驕傲的認為,我們的古詩詞是其他任何國家的古典詩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這麼美麗的文化,我是一定要讓我的孩子也跟著瞭解體會的。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隨著教育部高考語文改革消息的頒佈,“大語文”時代儼然就要來了,其中古詩文推薦背誦篇目從原來的17篇增加到72篇(被嚇到了)。聽北京的朋友說現在孩子們學古詩熱,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見面都要比賽背古詩,有的學校甚至還有‘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的要求,背完古詩就要背古文了(又被嚇到了),可小學生根本不懂,覺得很無聊,不喜歡學。

雖然我本人很喜歡古詩文,偶爾也會教孩子背誦一些,但那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事兒。我覺得古詩詞很美,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但學習的方式最好是融入到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薰陶才最好,而且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循序漸進。硬性規定機械背誦大量似懂非懂的東西,任你是什麼內容,任你是什麼人只怕都提不起興趣。

明年九月我家小朋友就要上小學了。為了讓孩子不至於甫一入學便被古詩文懵到,我打算有計劃的帶她接觸瞭解古詩,從這個春天開始。

既然要有計劃的學,必須先搞個計劃,感謝熱心的朋友把她給寶貝女兒做的學習計劃表發給了我,我直接拿來主義,隨便找了幾首自我感覺簡單易懂又應時應景的詩湊了第一個“月計劃”。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雖然表格裡規定了時間,數量和題目,但以我教詩的原則是絕不會按部就班執行的,還是會隨心所欲,見草發芽了就教‘春風吹又生’,看柳綠了就說‘萬條垂下綠絲絛’……誰管原定的是哪天學啊。而且也不規定孩子必須都學會,能混個耳熟就成。四月份還有清明節呢,竟然沒把《清明》寫上,實在還有必要隨時添減。

“洗腦”大法

女兒大概兩歲十個月左右,我開始給她讀聲律啟蒙,剛開始還幻想著我讀一句她學一句,結果卻是根本不買賬,而且還瞎打岔,瞎改詞,看著你目瞪口呆她哈哈大笑。試了幾次,就是不學。我從網上發現有人把聲律啟蒙前三段,也就是‘一冬’編成了歌,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演唱的,非常好聽,我很認真的學會了,心想這回教你唱歌兒總該學了吧?結果還是不理。

一時我真的想不出新奇辦法了,大概是孩子太小了,我打算放棄了,大些再說吧。我不再刻意的教了,然而我擋不住自己對這首歌的熱愛,經常會無意間就哼唱一段,做家務的時候,陪孩子玩的時候,坐車的時候……跟像被廣場舞洗腦一樣。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有一天,孩子一邊玩一邊唱了句“人間清暑jian(殿)天上廣寒宮”,我大為驚訝,趕緊問,你在唱什麼,什麼時候學會的?女兒不好意思的笑了。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從此我像是找到了教小孩子背誦那些古老又看似晦澀難懂的古詩文的大門,我稱其為“洗腦法”,或者說好聽一點叫做“浸潤法”,就是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地輸送給她,結合情景,順勢而為,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隨後,連唱再背的教會了聲律啟蒙‘一冬’的三段,春天看花時給她講‘一園春雨杏花紅’,夏天看柳樹時就講‘兩岸曉煙楊柳綠’,看迪士尼公主系列《花木蘭》時教會了《木蘭辭》,今年中秋節前教會《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秋節背給爺爺奶奶聽,秋天就教劉禹錫的《秋詞》,過生日教她名字出處陶淵明的《飲酒》……

我從沒硬生生的強制性教過她看似簡單的‘床前明月光’‘鵝鵝鵝’或者很多人一知半解卻又推崇的《弟子規》,她背的這些也不符合我們一貫對孩子的古詩啟蒙必選題目,數量也不是很多,但是,我很滿意。

首先,她不排斥背誦古詩了,甚至自己時不時就會冒出幾句。其次,她背誦的時候總是聲情並茂,很美好的樣子,好像真的懂了。還有,我相信,每當她再次看到和古詩裡類似的情景一定會有更豐富的感受和表達,還有還有,她現在說話經常會組織成押韻的形式,像說順口溜兒,太可愛。

詩中有畫法

除了應時應景順勢而教,偶然間我還想到了畫!我女兒從小很愛畫畫,上個月還報了繪畫班,會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小故事,那麼畫古詩也未嘗不可啊(終於點題了!真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啊)而且肯定比干巴巴的背誦有趣味多了。果然,孩子一聽畫畫兒,興奮的不得了,學詩的熱情都跟著高漲起來。

我會先念一首詩,簡單說下大概意思,然後問孩子詩裡都有什麼東西啊,或者能想到什麼,有什麼感受啊?適當的加以引導,最後白紙一鋪,畫筆一擺,自己隨便畫去吧。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事半功倍背古詩,我和6歲女兒一起用的2個“法寶”……

很多古詩本身就是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詩人們變畫為詩悠悠流傳,我閨女這也算是還詩於畫了。

我們念著詩畫畫,畫完了再看著畫背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古詩成了一件有趣兒的事,小朋友學得快記得牢,簡直事半功倍。(計劃表裡的詩已經學會了五首另加一首《清明》,提前完成任務不是夢)

女兒說她會一直學詩一直畫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