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军队不堪一击,但为何投降了满清后却变得如狼似虎?

何雪旋

明朝军队并非不堪一击,只是要分看打仗对象!对阵清军时候是因为存在兵种相克的问题,清军的骑兵对明军的步兵有压倒性优势,这是历来存在的,并不只有明朝时期才有。而明军败给李自成则是因为主力不在都城,大部分的明朝精锐都被开到山海关前线去跟清军作战了,只留下老弱病残的在跟李自成打仗。这是崇祯的伟大之处!崇祯认为,明清之争乃族类战争,不可败。明与大顺之争乃族内之争,生死各安天命。也就是说,崇祯宁可自己不当皇帝也不愿意明朝江山交给清朝。这也是崇祯被后人留念的主因!

其次,军统编制不同!由于满清八旗军的建制,这种制度比明朝的城卫制度先进。满清八旗是吃皇粮的,只要打仗不需要屯垦。这是一种职业化的军队!明军将士投靠清朝以后,也施行类似制度,这使得他们除了打仗就是训练,不用再去耕田犁地搞副业了。训练足则兵自强。


优己

很简单,因为投降清军后,还有机会参与作战的,基本都不是泛泛之辈。再者,明军也不是不堪一击。

顾诚先生的书里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一个可以解释为组织度,清军组织度强于明军。在一个就是明军的将领群体问题。今天就从后者分析一下,

主要有这样几个群体,大凌河关宁降将群体,东江降将群体,入关后降将群体。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看:

1、大凌河降将群体

大凌河城降将有:

副将刘天禄、张存仁、祖泽润、祖泽㓋、祖可法、曹恭诚、韩大勋、孙定辽、裴国珍、陈邦选、李云、邓长春、刘毓英、窦承武。参将游击吴良辅、高光辉、刘士英、盛忠、祖泽远、胡弘先、祖克勇、祖邦武、施大勇、夏得胜、李一忠、刘良臣、张可范、萧永祚、韩栋、段学孔、张亷、吴奉成、方一元、涂应干、陈变武、方献可、刘武元、杨名世。

长山之战所获明将: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等

整个会战,明辽东损失中高级将领六十多员。

(大凌河会战是明清战争军事态势转化的关键点)

战后,这些人获得皇太极恩养。由于和辽东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入关前他们主要承担行政事务。

入关后,成为清军南下服安定的主要力量。

但这些人本身就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己巳之变袁崇焕率领在广渠门下与清军作战,收复关内四城,多次摧锋;在大凌河与清军作战数月。本身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才。皇太极都说“明人善射精兵,尽在此城,他处无有也”。

2、东江降将群体

主要是指毛文龙帐下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也就是清朝的三顺王。

孔、耿二将在毛文龙死后,被安插到辽东。孙元化升任登莱巡抚,带他们到山东上任,成为其规划复辽的核心部队。

在大凌河会战中,孔有德等作为主力部队先走海陆,后走水路。

之后叛乱,山东地方部队基本被吊打,来援救的川军步兵也是被吊打。

(东江也是难民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也很强悍)

到了后来朝廷征调关宁精锐,昌平、保定、宣大等部队到来,才逆转战局。但孔、耿依然坚持半年多。之后又在海上转战。

有如此多元(海上、路上)的作战经验,如此强度的作战,他们能不是优秀的将才吗

至于尚可喜,一门忠烈,那更是军功满满。

3、入关降将群体

一般说入关后的降将战斗力强,就是大同姜瓖、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等。

姜瓖,榆林将门,最初是昌宣监视太监标下的哨探军官,长年出哨塞外,目前《明档》里面有这方面资料。自己能力加上这个贵人,到1641年已经是大同总兵。在1642年清军入关中,姜瓖所部五千部队,基本是朝廷的战略预备队。你说他强不强?

金声桓很长时间在辽东,后来跟黄龙到了东江作战,在黄龙死后进入关内。怎么进入左良玉部,我目前没有考证出来。《顺治实录》有“且言在南之左良玉,余永寿、高杰,金声桓,刘肇基,黄得功,刘泽清,各拥重兵 ,皆可说之来降”。可见此时金已经是南明宿将。阿济格收复左梦庚后,留他在这,也证明他不是泛泛之辈。

李成栋本身就是高杰麾下悍将。

这些人都是当时的优秀将才。在明朝就表现优异。

总结:

投降后金还能被重用的将军,都不是等闲之辈。如果仔细梳理他们的履历,都曾是优秀的将才,在各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ps:许多人对明清战争缺乏常识,如果明朝军队真实不堪一击,这场战争会打几代人的时间吗?


一枚明粉

满清创立之初,就像一个大的创业品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一展拳脚,当时汉族的军队只要是投降了清朝,清朝许诺了丰厚的报酬和封尚,当时多尔衮也只不过是一个王爷,就封了吴三桂一个王,足见当时的满清对这种投降的走狗还是狠下血本的,至于后来的兔死狗烹那就是后来他们的罪有应得了。

中国历史一直都有着治乱循环的思想,当时的条件下,大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很多人都感到改朝换代的时间到了,只不过实在李自成和满清之间选,后来李自成兵败的太快,这个新兴的取代旧政权的机会就落在了满清的头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古往今来都没有变过的,打仗打的是钱,要打仗就得花钱,可当时的明朝朝廷已经没有钱了,崇祯还低三下四的去问群臣们借钱,结果还是没有筹集到多少钱,兵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满清这边情况相反,因为是刚打下很多新的土地,加上初期政策得力,满清维持打仗的成本还是很低的,但是的八旗制度也是很适合征战的一种制度。


昭烈名臣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看新老板值不值得卖命。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喝兵血这一优良传统,军士们的军饷经过层层克扣,不仅会导致发到军士手里的军饷只有两三成,甚至军饷拖欠数年都不是不可能。明军军士不仅被克扣军饷,军服、武器往往都要自行准备,甚至前往服役地点的路费都要自备,甚至冬天有士兵因为无钱购买棉衣被冻死的例子。当时的清军并没有喝兵血这一优良传统,或者说并不严重。再者,当时清军确实高薪,明军最精锐的锋兵一个月不过三两银子的军饷,而清军一个一等炮手一个月工资就80两银子,对比一下自然可以明白谁更值得卖命,毕竟忠诚可是和报酬划等号的。

再者,当时八旗兵的战斗力可以用东亚大陆最强来形容,比如《三垣笔记》当中记录,让农民起义军闻风丧胆的明军精锐部队被几十个渡河的八旗兵吓得夺路而逃,“我兵数千皆走”,甚至自相践踏踩死了不少人。可见当时的八旗部队是绝对让人望风披靡的存在。入关后更是如此,比如说金声恒声称“八旗大军已到”,就轻松取了江西;李成栋更是凭借5000绿营,就一路打到了广州;等到金声恒、李成栋反水以后更搞笑,这两位围攻赣州,结果被防守赣州的清军打的惨了,甚至李成栋还落水溺死,也算是活的猥琐,死的搞笑。所以,不管是哪只部队投降清军以后,往往因为背后有八旗大军撑腰,或者是假借“八旗大军”已到的名号,对面要么不战自溃,要么一触即溃,自然给人一种战斗力飙升的感觉。甚至直到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八旗仍然是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吴三桂往往因为某地八旗大军的驻扎而不敢攻击绕路而行,而且绿营也往往因为背后有八旗大军驻扎而打的更勇猛。

再一点,清初是以武力国,对于武将有战功还安分守己的自然不吝惜赏赐。这个安分守己就是指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不去和那些从龙人员争功的绿营将领。所以,这帮人自然更愿意为清朝卖命,毕竟明清易代不过是换了个老板,只要利益能够得到保证跟着新老板有什么不好。


北洋海军陆战队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投资回报率不一样。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他总认为天下是他的,天下的臣民也是好的。天下的臣民就应该替他去抵抗后金的进攻,而不能讲条件。

崇祯皇帝对大臣残酷无情,对文臣动不动就罢免,对武将动不动就斩首。崇祯皇帝的那些大臣们都不愿意替他卖命,大家都在心里想大不了换个地方打工。

那个时候打工的地方不好找,要么替崇祯卖命,要么替李自成卖命,要么替多尔衮卖命。

崇祯皇帝明显不是一个好老板,李自成对明朝在北京的大臣动不动就打杀,也不是一个好老板。

最后大家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降满清,替多尔衮和顺治卖命。



应该说多尔衮确实是一个比较英明的将领,不管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眼光。

崇祯皇帝对大臣们比较小气,多尔衮就比较大方。你想要多大的官,他都愿意封,只要你替他卖命。

反正明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好大一块饼,一个人有吃不完。再加上这个饼也不是他们自己的,给别人分一点也无所谓。

因此那些投降了多尔衮的明朝大臣和军事将领,打起仗来都非常拼命。就是因为多尔衮这边,在搞绩效考核。你能力强,干的多,奖金就高,得到了地位就高。

这个道理放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里面也是适用的。



崇祯皇帝拿大臣们都不当人看,就认为这些人全是自己的奴才。天生就应该替自己卖命。

崇祯性情又比较刻薄,对大臣们残酷无情。大臣们每天努力工作,心情都比较压抑,在他那里也得不到什么温情。

顺治和多尔衮就不一样了,吴三桂最终封了平西王,耿精忠和尚可喜,这样的小毛贼也封了网页,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军功上来的,不用拍谁的马屁,完全透明公开。

满清的领导人,在初期对汉人投降的军事将领都是比较重视的,有不少人都娶了满清的姑娘,成了半个清人,还入了汉八旗。

皇帝怎么样对待大臣,大臣们就怎么样对待皇帝。明朝的灭亡,跟大臣们关系不大,都是崇祯皇帝胡乱指挥的结果。


新知传习阁

明朝的军队并不是军力不行、不堪一击,至于为何在明朝灭亡时候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是在投降了满清后却似虎狼之师,说白了是手握军政大权的部分明政客们不愿意做罢了,明朝的存与亡,与他们获得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朝作为古代汉族所建最后一个强大的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276年便灭亡了,留下的不仅是明人的遗憾,更是错过了整个中华民族引领世界潮流的大机遇,也使得西方慢慢的超越了古老的东方大国。

建国之初,明太祖已经十分深刻的认识到,蒙元之所以这么快亡国,是因为中央的权力并不在整个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太祖曾感慨的说,蒙元亡于宽,等我坐天下,必以严治国。所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开始直到明英宗前期,中央的权力一直紧紧的掌握在皇帝手中,整个大明帝国可以说有着一种无敌的寂寞。到了朱棣夺得王位的时候,更是把帝国的威严扩散到了海外,海上丝绸之路的日益繁盛给帝国带来了更大范围的财富源泉,强大的海军在整个世界更是所向披靡,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炫耀武力,更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而是想要建立海上霸权,因为陆上已经寂寞了太久,通过海上可以更大范围的主导整个世界以明为主。

官僚集团的思路是,勾结夷狄,勾结国内资本家,三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走私为贸易形式,共同反对国企垄断和对抗朝廷对走私的打击,对民营商业活动的抑制。

但土木堡之变之后,整个明帝国却开始了走下坡路,这不仅改变了明帝国的走向,更是让很多觊觎财富和权力的内外利益团体不停的在蚕食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肌体。很多人在看历史的时候,可能都对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有着深刻的印象。这场变局不仅仅是明走向下坡路的开始,更是明朝最高统治者丧失权力的开始。在这场巨变中,皇帝的嫡系部队几乎被全歼,奇怪的是周边的勤王部队却都未在军情紧急之时出面营救,那么是什么让边防部队在王师紧急之时不作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也先不是敌人,这只是帝国官僚系统和军队中的既得利益者精心编织的一场阴谋。英宗虽然被俘后又被也先放回,但这时的朝廷已经发生了变化。皇帝已不再是绝对的万人之上了。

明英宗,是大明帝国由盛转弱的转折点。在土木堡之后,明英宗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他知道帝国的内部有着反明政府的隐者,但是却为时已晚,他几乎已被架空,改变不了什么。毛主席曾评价《明史》说:看《明史》令人生气,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成祖好些,明英宗和明武宗稍微也还好些,其他的皇帝都没干什么好事。英宗之后,明朝的皇帝似乎都是昏君,不爱上朝也无太大的作为。嘉靖不上朝,万历也不上朝,难道是皇帝不想上朝吗?并不是。是整个国家已经不是由皇帝为主了,官员开会,不准皇帝参加会议这种事,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明朝,其他朝代也有。

大明帝国倒塌的那一天,崇祯皇帝说,文臣个个都该杀。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吗?崇祯直到灭国的那天才知道,真正可怕的敌人是在帝国的内部,是他身边的某些人。这些人可以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国家,为了利益可以勾结外敌,有着这样一群的带路党,是整个大明的悲哀。

最终的结果只是苦了百姓,那些以现在所说的“外黄内白”的带路党虽然疯抢着帝国的肢体,但是,迎接他们的并不是胜利和荣华富贵,是天下大乱和锋利的屠刀,这也算是咎由自取。


枫桥不夜泊

都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明朝的军队不堪一击是因为统兵的将领不愿意打,随着明朝的衰落各地将领拥兵自重的甚多,说白了不给好处就不帮朝廷打仗。比如崇祯让左良玉帅兵来京城勤王抵抗李自成,左良玉就讨价还价不出兵,一直到崇祯下旨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才出兵,但已经太晚了。

而且明末军队中也是贪污腐败横行,吃空饷、拖欠士兵钱粮都是常有的现象,当兵吃粮、吃粮当兵,连饭都吃不饱谁会拼命。这种情况崇祯很清楚但无力改变。

而当明朝的军队投降满清后情况就变了,说白了这些投降明军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在满清权贵心中的地位都是一样的,都是奴才。满清有执行军法的能力,给投降明军下的军令不执行那就杀,杀到这些人不敢违抗为止。能投降的明军将领本身就是贪生怕死之人,面对清军的屠刀不得不奋力死战,这才有了投降明军如狼似虎的假象。


当狗容易做人难

看到这个题目,为之一怔,胸有块垒,不吐不快。

在非洲的草原,有一种动物,人送外号:平头哥。这位天生不怕事大的主,不管是谁都敢挠,置生死与度外。遇到这样不要命的主,一般的狮子豹子,基本都是绕着走。

这是一个事实,明军投降满清后,立刻变得如狼似虎。可以说,清朝的天下,就是这些明军的降兵降将打下来的,满清只是坐享其成,不然就凭着满清那么点人口,蚂蚁食象之灾,也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待在北京,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刻北撤回老家。满清就是拉虎皮做大旗,自己都心虚。

每逢乱世,人心浇漓,明朝末年也不例外。明军开国时候的悍勇,几百年的军户制下来,早已让军人变成了农夫,国家虚耗钱粮,所养的卫所兵连应付民乱都力有不逮,遑论去保家卫国?

明朝末年的将军们,往往都需要建立私兵,作为尖刀部队攻破敌军阵线,所以这时候的所谓名将,只能局限于做个战术将军,而无元帅之才。所以,虽偶有对后金的战术胜利,但于整个战役都是失败的,损失与日俱增,以致又出现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武力神话。

其实,在辽东,只要有一个酣畅淋漓的胜利,就可以打破这个魔咒,明朝君臣百姓,多么渴望一场胜利。然而没有,不管是毛文龙、袁崇焕、祖大寿、吴三桂,还有很多总兵,都没有带给人们一场大胜利,打破后金军队的神话,提振明朝军队的士气。

对战争胜利的悲观,对后金士兵的恐惧,在日复一日的败报和无耻文人绘声绘色的描绘中,早已破了明军士兵的胆气。古语说: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对于一场还没开始,所有人都认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士兵的作战情绪,畏敌情绪在寂静的空气中凝结,很容易在战事稍不利的局面发生崩溃。实际上,正面作战战死的明军士兵是极少数,更多都是崩溃后被后金骑兵收割。

墨菲定律:胜利者,就更容易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失败者,更容易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这样的事,发生的次数多了,就给了人一个印象:明朝气数已尽,大清方兴未艾。于是各种汉奸,层出不穷,有市粮资敌者,有通风报信者,有甘愿为奴者,有献城以降者,寡廉鲜耻,登峰造极,令人发指!

看看广州城是怎么沦陷的?

一百多人的大清士兵,便衣进入广州府衙,在大街上扯去外衣,高呼:满清鞑子杀到!胆气早已被夺之一空的老百姓和士兵,如鸟兽散,广州城就这样轻易沦陷敌手。

人,一旦失去对胜利的渴望,在极度的恐惧下,就会失去战斗的能力,哪怕他有着武器、粮草、还人高马大,最后会冷漠地接受在看看来是上天注定的命运:被杀或者为奴。忠君报国者死难,寡廉鲜耻者乞怜,就是明朝末世的惨象图。最后的九边精锐,尽数殁与松锦,明朝亡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明军在后金军队的打击下,早已失去了一支军队最重要的东西:军魂。可能在浑河岸边,在戚家军、白杆军拼死作战时,而身后2万袍泽见死不救,他们的绝望而决绝的眼神中,明军的军魂、士气已不可收拾了。

这是一次最接近取得大胜的一次激战,明军精锐步兵,从遥远的南方赶来,与后金的骑兵血战竟日,最后全军阵亡,后金骑兵战死3000余人,伤者无算,更有将领胆气被夺,私自撤围而走。如果明军有一点胆气,援军能够拼死一战,满清早已强弩之末,必然一蹶不振。

然而,没有。

到底是什么原因?

地域歧视,还是将领们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不得而知,总之,这些人作壁上观,努尔哈赤徐徐退军。努尔哈赤回去之后就立刻杀了擅自撤围的将领,他明白:他的士兵的胆气,不能失去,不管花多大的代价!

满清的武力神话,通过辽东的一场场血战和中原满地的人头,深深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让人们无法抵抗。能够抵抗的人,都被杀了,反抗意识被消磨殆尽。顺民的思想占据了主流,满清坐稳了江山。

而这些投降的明军,为什么转过身来就凶神恶煞了起来呢?保家卫国时,没有的精气神,为虎作伥时,却恶贯满盈了起来!

降军需要用比之满清更为凶狠的做法,打消主子的疑虑。

更重要的是,降军认为,他们的靠山,是战无不胜的大清八旗,狗仗人势分外狂。

还有更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不是正义之师,而是一群有组织的暴徒,烧杀抢掠是经过朝廷允许的。一直失败,渴望胜利的恶劣情绪,被满人欺辱的恶劣情绪,被国人唤作汉奸的恶劣情绪,以及对财富的渴望,让他们爆发出了野兽般的战斗欲望。

三百年后,在日本侵华时,经过民国初年思想启蒙的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自发的组织抗战,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坚持作战,没有让日本侵华的罪恶目的得逞。这就不得不提亮剑精神。当骑兵连在绝对劣势下,对敌冲锋,全部阵亡时,体现的就是这种胆气。

有这种胆气,中国人的元气就没有散,中国就一定能够战胜侵略者,取得复兴。

国殇之痛,已极肺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而知而行

原本战斗力非常糟糕的明军,在投降了清军之后,却马上变得很厉害了,尤其是在和明军的作战中,表现尤其抢眼。可以说,清军过了河北之后,在与明军作战的时候,主力基本上都是降清的明军。

其实这个现象并不奇怪,任何王朝末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光是明清易代之际,哪个朝代都是这样。

每个经历过一个较长时期的王朝的军队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吃空饷,号称十万人,实际上可能只有两三万人,能够形成战斗力的可能只有万把人左右。这还算是情况比较好的,更多的情况会比这糟糕得多,号称几十万人的军队,实际能够打仗的,可能只有几千人。

这样的军队从上到下一般来说战斗力都不会太强,主要就是从朝廷骗取钱粮,供将领们自己挥霍。一旦真的要打仗了,敌人来了,要么是望风奔溃,要么就是率先迎降,因为他们的真实实力根本不足以与敌人作战。

投降之后,一般都会进行拣择、裁汰、整编,把虚报的吃空饷的名额去掉,把水分挤出去,剩下的人你再裁减掉一部分老弱病残没有战斗力,再剩下的人才重新进行编组和训练,形成战斗力。原来号称几十万人的,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几万人甚至几千人了,战斗力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比如北宋末年的河北常胜军郭药师部,原本属于辽国,辽国灭亡时降宋,宋朝恩宠有加,常胜军号称五万,乡兵号称三十万,从辽国夺回的河北和燕云地区的防御几乎全部交给他来镇守。朝廷派往河北巡视的大臣曾经提出要注意和加强防守,徽宗信任郭药师,认为不需要。结果金军打过来之后,宋军先跑了,郭药师只好又降金。

当然,因为在头像之前,郭药师的常胜军和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斗,损失应该是比较大的,加上侧翼的张令徽逃跑导致郭药师的常胜军也崩溃,必然出现了大量的逃亡。但在郭药师投降金军之后,经过整编,剩下的军队只有一千人,为金军充当先锋的时候,金军还不得不再给他补充一千人的骑兵。

此外,经过较长承平时期的军队的日常训练都会退化得非常快,战斗力比较低下是常态。一旦遇到战争,这种军队往往很容易崩溃,而朝廷如果要继续作战,就只能另外组建军队,重新加强训练。而原来的军队如果处在边境地区,战斗任务比较频繁,训练就会更为精良一些,战斗力也更强。

同样以北宋为例,在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所以到西夏战争爆发的时候,宋军的表现非常糟糕,范仲淹和韩琦只能另外招募和训练军队,后来形成的西军反而成了北宋晚期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在对金军的作战中,西军就比河北兵的表现要好得多。

明朝的情况与此基本上是一样的。明末真正战斗力比较强的,其实就是关宁军,因为这时在和后金的长期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虽然也有吃空饷的问题,但因为朝廷盯得比较紧,所以问题没有内地负责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的空额那么多,战斗力也远胜于内地的左良玉、黄得功等沿江四镇。而沿江四镇的军队在投降清军之后,也同样经历了裁汰和整编、重新训练,战斗力也就提高了。

《大路朝天:中国道路与中国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萧武

说到明朝军队,就要说到宋朝军队,其实无论是明朝军队还宋朝军队,在后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特征:

文人掌权,军人地位低,说的难听点,当时的军人连文人的家奴都不如。

当一个国家的军人连地位都没有的时候,这个国家注定要被灭国的,没什么好说的。

无论宋朝还明朝,文人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把军人叫作“丘八”,也就是兵痞的意思。

由于宋和明都重文轻武,武将在朝堂上没有话语权,稍微有点强势就会受到文臣的攻击,诋毁,皇帝们也怕武将如果掌兵又掌权会危害到他们的统治,所以也和文臣一起压制将领。

皇帝和大臣的举动都如此,对社会造成了很大不良的示范作用,导致百姓们也都军队产生偏见。慢慢的国家的军队不但在朝堂上没地位,在百姓心目中也没地位。

由于全国风气的不良影响,谁还敢去当兵?条件好的家庭,打死也不会让儿子去投军,慢慢的军队的人才少,军队没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和更换。

这就让国家军队系统变的僵硬,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都形成了很多“将门”,将门的出现意味军队成为“家奴”的标准。

“将门”可不是一个好的词语,虽然听起来很牛逼,但实际是这是军队内部晋升的通道被封死的一个象征。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永远没有机会当将军还继续留在军队里的士兵,你们认为是什么兵?

宋、明两朝,士兵没有晋升通道,将军也没有晋升,因为这两朝文武身份很敏感,由于将军们除了吃喝玩乐,贪点钱过日子,你还指望他们干嘛?士兵当兵混口饭吃,过日子,你还能指望他们干嘛?

让他们去消灭敌人?那是开玩笑,就算他们把当时周边所有的敌人都灭了,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吗?告诉你们,屁都得不到。

在文人眼里,你们打胜仗了,是他们的功劳,你们是没有功劳的,因为那是你们的责任,但是你们打败仗了,那跟他们没关系,而且还要治将领士兵的罪……

为什么?

因为以文节武,军权都掌握在文人、阉人手里,有的还懂点军事,有的什么都不懂,只作为一种权力斗争而要垄断的位置,他们不懂也就算了,还不给懂的人放权,死死的压制着你,胜了是他们“指挥有方”,败了就拿你们的人头来推卸责任。

大宋和大明败的真不冤枉,也应该败,不败都没有天理了,一个保卫国家最重要的力量,在整个国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你还要他们怎么样?吃不饱,还被看不起!

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不缺血性,也不怕死,就怕流血又流泪。

一个让士兵流血又流泪的王朝,能不灭亡吗?

隋朝的科举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能维持王权的稳定,坏的一面是无力抵御外敌。

什么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君子六艺也好,文武分科也罢,只看看看到好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坏的一面,最终都会埋下祸根。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虽然把这两句话用在这个地方不是太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