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軍隊不堪一擊,但為何投降了滿清後卻變得如狼似虎?

何雪旋

明朝軍隊並非不堪一擊,只是要分看打仗對象!對陣清軍時候是因為存在兵種相剋的問題,清軍的騎兵對明軍的步兵有壓倒性優勢,這是歷來存在的,並不只有明朝時期才有。而明軍敗給李自成則是因為主力不在都城,大部分的明朝精銳都被開到山海關前線去跟清軍作戰了,只留下老弱病殘的在跟李自成打仗。這是崇禎的偉大之處!崇禎認為,明清之爭乃族類戰爭,不可敗。明與大順之爭乃族內之爭,生死各安天命。也就是說,崇禎寧可自己不當皇帝也不願意明朝江山交給清朝。這也是崇禎被後人留念的主因!

其次,軍統編制不同!由於滿清八旗軍的建制,這種制度比明朝的城衛制度先進。滿清八旗是吃皇糧的,只要打仗不需要屯墾。這是一種職業化的軍隊!明軍將士投靠清朝以後,也施行類似制度,這使得他們除了打仗就是訓練,不用再去耕田犁地搞副業了。訓練足則兵自強。


優己

很簡單,因為投降清軍後,還有機會參與作戰的,基本都不是泛泛之輩。再者,明軍也不是不堪一擊。

顧誠先生的書裡也提到過這個問題。一個可以解釋為組織度,清軍組織度強於明軍。在一個就是明軍的將領群體問題。今天就從後者分析一下,

主要有這樣幾個群體,大淩河關寧降將群體,東江降將群體,入關後降將群體。我們就一個一個來看:

1、大淩河降將群體

大淩河城降將有:

副將劉天祿、張存仁、祖澤潤、祖澤㓋、祖可法、曹恭誠、韓大勳、孫定遼、裴國珍、陳邦選、李雲、鄧長春、劉毓英、竇承武。參將遊擊吳良輔、高光輝、劉士英、盛忠、祖澤遠、胡弘先、祖克勇、祖邦武、施大勇、夏得勝、李一忠、劉良臣、張可範、蕭永祚、韓棟、段學孔、張亷、吳奉成、方一元、塗應幹、陳變武、方獻可、劉武元、楊名世。

長山之戰所獲明將:張洪謨、楊華徵、薛大湖等

整個會戰,明遼東損失中高級將領六十多員。

(大淩河會戰是明清戰爭軍事態勢轉化的關鍵點)

戰後,這些人獲得皇太極恩養。由於和遼東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入關前他們主要承擔行政事務。

入關後,成為清軍南下服安定的主要力量。

但這些人本身就是明軍精銳中的精銳,己巳之變袁崇煥率領在廣渠門下與清軍作戰,收復關內四城,多次摧鋒;在大淩河與清軍作戰數月。本身就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將才。皇太極都說“明人善射精兵,盡在此城,他處無有也”。

2、東江降將群體

主要是指毛文龍帳下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也就是清朝的三順王。

孔、耿二將在毛文龍死後,被安插到遼東。孫元化升任登萊巡撫,帶他們到山東上任,成為其規劃復遼的核心部隊。

在大淩河會戰中,孔有德等作為主力部隊先走海陸,後走水路。

之後叛亂,山東地方部隊基本被吊打,來援救的川軍步兵也是被吊打。

(東江也是難民組成的,軍隊戰鬥力也很強悍)

到了後來朝廷徵調關寧精銳,昌平、保定、宣大等部隊到來,才逆轉戰局。但孔、耿依然堅持半年多。之後又在海上轉戰。

有如此多元(海上、路上)的作戰經驗,如此強度的作戰,他們能不是優秀的將才嗎

至於尚可喜,一門忠烈,那更是軍功滿滿。

3、入關降將群體

一般說入關後的降將戰鬥力強,就是大同姜瓖、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等。

姜瓖,榆林將門,最初是昌宣監視太監標下的哨探軍官,長年出哨塞外,目前《明檔》裡面有這方面資料。自己能力加上這個貴人,到1641年已經是大同總兵。在1642年清軍入關中,姜瓖所部五千部隊,基本是朝廷的戰略預備隊。你說他強不強?

金聲桓很長時間在遼東,後來跟黃龍到了東江作戰,在黃龍死後進入關內。怎麼進入左良玉部,我目前沒有考證出來。《順治實錄》有“且言在南之左良玉,餘永壽、高傑,金聲桓,劉肇基,黃得功,劉澤清,各擁重兵 ,皆可說之來降”。可見此時金已經是南明宿將。阿濟格收復左夢庚後,留他在這,也證明他不是泛泛之輩。

李成棟本身就是高傑麾下悍將。

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優秀將才。在明朝就表現優異。

總結:

投降後金還能被重用的將軍,都不是等閒之輩。如果仔細梳理他們的履歷,都曾是優秀的將才,在各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ps:許多人對明清戰爭缺乏常識,如果明朝軍隊真實不堪一擊,這場戰爭會打幾代人的時間嗎?


一枚明粉

滿清創立之初,就像一個大的創業品臺,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一展拳腳,當時漢族的軍隊只要是投降了清朝,清朝許諾了豐厚的報酬和封尚,當時多爾袞也只不過是一個王爺,就封了吳三桂一個王,足見當時的滿清對這種投降的走狗還是狠下血本的,至於後來的兔死狗烹那就是後來他們的罪有應得了。

中國歷史一直都有著治亂循環的思想,當時的條件下,大明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很多人都感到改朝換代的時間到了,只不過實在李自成和滿清之間選,後來李自成兵敗的太快,這個新興的取代舊政權的機會就落在了滿清的頭上。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古往今來都沒有變過的,打仗打的是錢,要打仗就得花錢,可當時的明朝朝廷已經沒有錢了,崇禎還低三下四的去問群臣們借錢,結果還是沒有籌集到多少錢,兵敗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滿清這邊情況相反,因為是剛打下很多新的土地,加上初期政策得力,滿清維持打仗的成本還是很低的,但是的八旗制度也是很適合征戰的一種制度。


昭烈名臣

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看新老闆值不值得賣命。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一直有喝兵血這一優良傳統,軍士們的軍餉經過層層剋扣,不僅會導致發到軍士手裡的軍餉只有兩三成,甚至軍餉拖欠數年都不是不可能。明軍軍士不僅被剋扣軍餉,軍服、武器往往都要自行準備,甚至前往服役地點的路費都要自備,甚至冬天有士兵因為無錢購買棉衣被凍死的例子。當時的清軍並沒有喝兵血這一優良傳統,或者說並不嚴重。再者,當時清軍確實高薪,明軍最精銳的鋒兵一個月不過三兩銀子的軍餉,而清軍一個一等炮手一個月工資就80兩銀子,對比一下自然可以明白誰更值得賣命,畢竟忠誠可是和報酬劃等號的。

再者,當時八旗兵的戰鬥力可以用東亞大陸最強來形容,比如《三垣筆記》當中記錄,讓農民起義軍聞風喪膽的明軍精銳部隊被幾十個渡河的八旗兵嚇得奪路而逃,“我兵數千皆走”,甚至自相踐踏踩死了不少人。可見當時的八旗部隊是絕對讓人望風披靡的存在。入關後更是如此,比如說金聲恆聲稱“八旗大軍已到”,就輕鬆取了江西;李成棟更是憑藉5000綠營,就一路打到了廣州;等到金聲恆、李成棟反水以後更搞笑,這兩位圍攻贛州,結果被防守贛州的清軍打的慘了,甚至李成棟還落水溺死,也算是活的猥瑣,死的搞笑。所以,不管是哪隻部隊投降清軍以後,往往因為背後有八旗大軍撐腰,或者是假借“八旗大軍”已到的名號,對面要麼不戰自潰,要麼一觸即潰,自然給人一種戰鬥力飆升的感覺。甚至直到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八旗仍然是重要的戰略威懾力量。吳三桂往往因為某地八旗大軍的駐紮而不敢攻擊繞路而行,而且綠營也往往因為背後有八旗大軍駐紮而打的更勇猛。

再一點,清初是以武力國,對於武將有戰功還安分守己的自然不吝惜賞賜。這個安分守己就是指知道自己是什麼貨色,不去和那些從龍人員爭功的綠營將領。所以,這幫人自然更願意為清朝賣命,畢竟明清易代不過是換了個老闆,只要利益能夠得到保證跟著新老闆有什麼不好。


北洋海軍陸戰隊



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投資回報率不一樣。

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他總認為天下是他的,天下的臣民也是好的。天下的臣民就應該替他去抵抗後金的進攻,而不能講條件。

崇禎皇帝對大臣殘酷無情,對文臣動不動就罷免,對武將動不動就斬首。崇禎皇帝的那些大臣們都不願意替他賣命,大家都在心裡想大不了換個地方打工。

那個時候打工的地方不好找,要麼替崇禎賣命,要麼替李自成賣命,要麼替多爾袞賣命。

崇禎皇帝明顯不是一個好老闆,李自成對明朝在北京的大臣動不動就打殺,也不是一個好老闆。

最後大家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投降滿清,替多爾袞和順治賣命。



應該說多爾袞確實是一個比較英明的將領,不管是軍事才能還是政治眼光。

崇禎皇帝對大臣們比較小氣,多爾袞就比較大方。你想要多大的官,他都願意封,只要你替他賣命。

反正明朝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好大一塊餅,一個人有吃不完。再加上這個餅也不是他們自己的,給別人分一點也無所謂。

因此那些投降了多爾袞的明朝大臣和軍事將領,打起仗來都非常拼命。就是因為多爾袞這邊,在搞績效考核。你能力強,乾的多,獎金就高,得到了地位就高。

這個道理放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裡面也是適用的。



崇禎皇帝拿大臣們都不當人看,就認為這些人全是自己的奴才。天生就應該替自己賣命。

崇禎性情又比較刻薄,對大臣們殘酷無情。大臣們每天努力工作,心情都比較壓抑,在他那裡也得不到什麼溫情。

順治和多爾袞就不一樣了,吳三桂最終封了平西王,耿精忠和尚可喜,這樣的小毛賊也封了網頁,完全是憑藉自己的軍功上來的,不用拍誰的馬屁,完全透明公開。

滿清的領導人,在初期對漢人投降的軍事將領都是比較重視的,有不少人都娶了滿清的姑娘,成了半個清人,還入了漢八旗。

皇帝怎麼樣對待大臣,大臣們就怎麼樣對待皇帝。明朝的滅亡,跟大臣們關係不大,都是崇禎皇帝胡亂指揮的結果。


新知傳習閣

明朝的軍隊並不是軍力不行、不堪一擊,至於為何在明朝滅亡時候沒有發揮作用,反而是在投降了滿清後卻似虎狼之師,說白了是手握軍政大權的部分明政客們不願意做罷了,明朝的存與亡,與他們獲得利益有著直接的關係。

明朝作為古代漢族所建最後一個強大的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276年便滅亡了,留下的不僅是明人的遺憾,更是錯過了整個中華民族引領世界潮流的大機遇,也使得西方慢慢的超越了古老的東方大國。

建國之初,明太祖已經十分深刻的認識到,蒙元之所以這麼快亡國,是因為中央的權力並不在整個政府佔據主導地位。太祖曾感慨的說,蒙元亡於寬,等我坐天下,必以嚴治國。所以從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開始直到明英宗前期,中央的權力一直緊緊的掌握在皇帝手中,整個大明帝國可以說有著一種無敵的寂寞。到了朱棣奪得王位的時候,更是把帝國的威嚴擴散到了海外,海上絲綢之路的日益繁盛給帝國帶來了更大範圍的財富源泉,強大的海軍在整個世界更是所向披靡,鄭和下西洋不是為了炫耀武力,更不是為了尋找建文帝,而是想要建立海上霸權,因為陸上已經寂寞了太久,通過海上可以更大範圍的主導整個世界以明為主。

官僚集團的思路是,勾結夷狄,勾結國內資本家,三者形成利益共同體。以走私為貿易形式,共同反對國企壟斷和對抗朝廷對走私的打擊,對民營商業活動的抑制。

但土木堡之變之後,整個明帝國卻開始了走下坡路,這不僅改變了明帝國的走向,更是讓很多覬覦財富和權力的內外利益團體不停的在蠶食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肌體。很多人在看歷史的時候,可能都對明朝的土木堡之變有著深刻的印象。這場變局不僅僅是明走向下坡路的開始,更是明朝最高統治者喪失權力的開始。在這場鉅變中,皇帝的嫡系部隊幾乎被全殲,奇怪的是周邊的勤王部隊卻都未在軍情緊急之時出面營救,那麼是什麼讓邊防部隊在王師緊急之時不作為?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也先不是敵人,這只是帝國官僚系統和軍隊中的既得利益者精心編織的一場陰謀。英宗雖然被俘後又被也先放回,但這時的朝廷已經發生了變化。皇帝已不再是絕對的萬人之上了。

明英宗,是大明帝國由盛轉弱的轉折點。在土木堡之後,明英宗好像明白了一些什麼,他知道帝國的內部有著反明政府的隱者,但是卻為時已晚,他幾乎已被架空,改變不了什麼。毛主席曾評價《明史》說:看《明史》令人生氣,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成祖好些,明英宗和明武宗稍微也還好些,其他的皇帝都沒幹什麼好事。英宗之後,明朝的皇帝似乎都是昏君,不愛上朝也無太大的作為。嘉靖不上朝,萬曆也不上朝,難道是皇帝不想上朝嗎?並不是。是整個國家已經不是由皇帝為主了,官員開會,不準皇帝參加會議這種事,不僅僅只是發生在明朝,其他朝代也有。

大明帝國倒塌的那一天,崇禎皇帝說,文臣個個都該殺。是因為敵人太過強大嗎?崇禎直到滅國的那天才知道,真正可怕的敵人是在帝國的內部,是他身邊的某些人。這些人可以為了利益出賣自己的國家,為了利益可以勾結外敵,有著這樣一群的帶路黨,是整個大明的悲哀。

最終的結果只是苦了百姓,那些以現在所說的“外黃內白”的帶路黨雖然瘋搶著帝國的肢體,但是,迎接他們的並不是勝利和榮華富貴,是天下大亂和鋒利的屠刀,這也算是咎由自取。


楓橋不夜泊

都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明朝的軍隊不堪一擊是因為統兵的將領不願意打,隨著明朝的衰落各地將領擁兵自重的甚多,說白了不給好處就不幫朝廷打仗。比如崇禎讓左良玉帥兵來京城勤王抵抗李自成,左良玉就討價還價不出兵,一直到崇禎下旨封左良玉為寧南伯,給他的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的大印,並許諾大功告成以後就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才出兵,但已經太晚了。

而且明末軍隊中也是貪汙腐敗橫行,吃空餉、拖欠士兵錢糧都是常有的現象,當兵吃糧、吃糧當兵,連飯都吃不飽誰會拼命。這種情況崇禎很清楚但無力改變。

而當明朝的軍隊投降滿清後情況就變了,說白了這些投降明軍不論是將領還是士兵在滿清權貴心中的地位都是一樣的,都是奴才。滿清有執行軍法的能力,給投降明軍下的軍令不執行那就殺,殺到這些人不敢違抗為止。能投降的明軍將領本身就是貪生怕死之人,面對清軍的屠刀不得不奮力死戰,這才有了投降明軍如狼似虎的假象。


當狗容易做人難

看到這個題目,為之一怔,胸有塊壘,不吐不快。

在非洲的草原,有一種動物,人送外號:平頭哥。這位天生不怕事大的主,不管是誰都敢撓,置生死與度外。遇到這樣不要命的主,一般的獅子豹子,基本都是繞著走。

這是一個事實,明軍投降滿清後,立刻變得如狼似虎。可以說,清朝的天下,就是這些明軍的降兵降將打下來的,滿清只是坐享其成,不然就憑著滿清那麼點人口,螞蟻食象之災,也是他們大多數人都待在北京,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刻北撤回老家。滿清就是拉虎皮做大旗,自己都心虛。

每逢亂世,人心澆漓,明朝末年也不例外。明軍開國時候的悍勇,幾百年的軍戶制下來,早已讓軍人變成了農夫,國家虛耗錢糧,所養的衛所兵連應付民亂都力有不逮,遑論去保家衛國?

明朝末年的將軍們,往往都需要建立私兵,作為尖刀部隊攻破敵軍陣線,所以這時候的所謂名將,只能侷限於做個戰術將軍,而無元帥之才。所以,雖偶有對後金的戰術勝利,但於整個戰役都是失敗的,損失與日俱增,以致又出現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武力神話。

其實,在遼東,只要有一個酣暢淋漓的勝利,就可以打破這個魔咒,明朝君臣百姓,多麼渴望一場勝利。然而沒有,不管是毛文龍、袁崇煥、祖大壽、吳三桂,還有很多總兵,都沒有帶給人們一場大勝利,打破後金軍隊的神話,提振明朝軍隊的士氣。

對戰爭勝利的悲觀,對後金士兵的恐懼,在日復一日的敗報和無恥文人繪聲繪色的描繪中,早已破了明軍士兵的膽氣。古語說:三軍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對於一場還沒開始,所有人都認為註定要失敗的戰爭,士兵的作戰情緒,畏敵情緒在寂靜的空氣中凝結,很容易在戰事稍不利的局面發生崩潰。實際上,正面作戰戰死的明軍士兵是極少數,更多都是崩潰後被後金騎兵收割。

墨菲定律:勝利者,就更容易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失敗者,更容易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

這樣的事,發生的次數多了,就給了人一個印象:明朝氣數已盡,大清方興未艾。於是各種漢奸,層出不窮,有市糧資敵者,有通風報信者,有甘願為奴者,有獻城以降者,寡廉鮮恥,登峰造極,令人髮指!

看看廣州城是怎麼淪陷的?

一百多人的大清士兵,便衣進入廣州府衙,在大街上扯去外衣,高呼:滿清韃子殺到!膽氣早已被奪之一空的老百姓和士兵,如鳥獸散,廣州城就這樣輕易淪陷敵手。

人,一旦失去對勝利的渴望,在極度的恐懼下,就會失去戰鬥的能力,哪怕他有著武器、糧草、還人高馬大,最後會冷漠地接受在看看來是上天註定的命運:被殺或者為奴。忠君報國者死難,寡廉鮮恥者乞憐,就是明朝末世的慘象圖。最後的九邊精銳,盡數歿與松錦,明朝亡國,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明軍在後金軍隊的打擊下,早已失去了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東西:軍魂。可能在渾河岸邊,在戚家軍、白杆軍拼死作戰時,而身後2萬袍澤見死不救,他們的絕望而決絕的眼神中,明軍的軍魂、士氣已不可收拾了。

這是一次最接近取得大勝的一次激戰,明軍精銳步兵,從遙遠的南方趕來,與後金的騎兵血戰竟日,最後全軍陣亡,後金騎兵戰死3000餘人,傷者無算,更有將領膽氣被奪,私自撤圍而走。如果明軍有一點膽氣,援軍能夠拼死一戰,滿清早已強弩之末,必然一蹶不振。

然而,沒有。

到底是什麼原因?

地域歧視,還是將領們擁兵自重,保存實力,不得而知,總之,這些人作壁上觀,努爾哈赤徐徐退軍。努爾哈赤回去之後就立刻殺了擅自撤圍的將領,他明白:他的士兵的膽氣,不能失去,不管花多大的代價!

滿清的武力神話,通過遼東的一場場血戰和中原滿地的人頭,深深植根在每個人的心裡,讓人們無法抵抗。能夠抵抗的人,都被殺了,反抗意識被消磨殆盡。順民的思想佔據了主流,滿清坐穩了江山。

而這些投降的明軍,為什麼轉過身來就凶神惡煞了起來呢?保家衛國時,沒有的精氣神,為虎作倀時,卻惡貫滿盈了起來!

降軍需要用比之滿清更為兇狠的做法,打消主子的疑慮。

更重要的是,降軍認為,他們的靠山,是戰無不勝的大清八旗,狗仗人勢分外狂。

還有更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不是正義之師,而是一群有組織的暴徒,燒殺搶掠是經過朝廷允許的。一直失敗,渴望勝利的惡劣情緒,被滿人欺辱的惡劣情緒,被國人喚作漢奸的惡劣情緒,以及對財富的渴望,讓他們爆發出了野獸般的戰鬥慾望。

三百年後,在日本侵華時,經過民國初年思想啟蒙的民眾,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增強,自發的組織抗戰,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堅持作戰,沒有讓日本侵華的罪惡目的得逞。這就不得不提亮劍精神。當騎兵連在絕對劣勢下,對敵衝鋒,全部陣亡時,體現的就是這種膽氣。

有這種膽氣,中國人的元氣就沒有散,中國就一定能夠戰勝侵略者,取得復興。

國殤之痛,已極肺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而知而行

原本戰鬥力非常糟糕的明軍,在投降了清軍之後,卻馬上變得很厲害了,尤其是在和明軍的作戰中,表現尤其搶眼。可以說,清軍過了河北之後,在與明軍作戰的時候,主力基本上都是降清的明軍。

其實這個現象並不奇怪,任何王朝末期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光是明清易代之際,哪個朝代都是這樣。

每個經歷過一個較長時期的王朝的軍隊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吃空餉,號稱十萬人,實際上可能只有兩三萬人,能夠形成戰鬥力的可能只有萬把人左右。這還算是情況比較好的,更多的情況會比這糟糕得多,號稱幾十萬人的軍隊,實際能夠打仗的,可能只有幾千人。

這樣的軍隊從上到下一般來說戰鬥力都不會太強,主要就是從朝廷騙取錢糧,供將領們自己揮霍。一旦真的要打仗了,敵人來了,要麼是望風奔潰,要麼就是率先迎降,因為他們的真實實力根本不足以與敵人作戰。

投降之後,一般都會進行揀擇、裁汰、整編,把虛報的吃空餉的名額去掉,把水分擠出去,剩下的人你再裁減掉一部分老弱病殘沒有戰鬥力,再剩下的人才重新進行編組和訓練,形成戰鬥力。原來號稱幾十萬人的,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幾萬人甚至幾千人了,戰鬥力自然會大幅度提高。

比如北宋末年的河北常勝軍郭藥師部,原本屬於遼國,遼國滅亡時降宋,宋朝恩寵有加,常勝軍號稱五萬,鄉兵號稱三十萬,從遼國奪回的河北和燕雲地區的防禦幾乎全部交給他來鎮守。朝廷派往河北巡視的大臣曾經提出要注意和加強防守,徽宗信任郭藥師,認為不需要。結果金軍打過來之後,宋軍先跑了,郭藥師只好又降金。

當然,因為在頭像之前,郭藥師的常勝軍和金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戰鬥,損失應該是比較大的,加上側翼的張令徽逃跑導致郭藥師的常勝軍也崩潰,必然出現了大量的逃亡。但在郭藥師投降金軍之後,經過整編,剩下的軍隊只有一千人,為金軍充當先鋒的時候,金軍還不得不再給他補充一千人的騎兵。

此外,經過較長承平時期的軍隊的日常訓練都會退化得非常快,戰鬥力比較低下是常態。一旦遇到戰爭,這種軍隊往往很容易崩潰,而朝廷如果要繼續作戰,就只能另外組建軍隊,重新加強訓練。而原來的軍隊如果處在邊境地區,戰鬥任務比較頻繁,訓練就會更為精良一些,戰鬥力也更強。

同樣以北宋為例,在澶淵之盟後,宋遼雙方保持了較長時期的和平,所以到西夏戰爭爆發的時候,宋軍的表現非常糟糕,范仲淹和韓琦只能另外招募和訓練軍隊,後來形成的西軍反而成了北宋晚期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在對金軍的作戰中,西軍就比河北兵的表現要好得多。

明朝的情況與此基本上是一樣的。明末真正戰鬥力比較強的,其實就是關寧軍,因為這時在和後金的長期戰爭中鍛煉出來的,雖然也有吃空餉的問題,但因為朝廷盯得比較緊,所以問題沒有內地負責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的軍隊的空額那麼多,戰鬥力也遠勝於內地的左良玉、黃得功等沿江四鎮。而沿江四鎮的軍隊在投降清軍之後,也同樣經歷了裁汰和整編、重新訓練,戰鬥力也就提高了。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蕭武

說到明朝軍隊,就要說到宋朝軍隊,其實無論是明朝軍隊還宋朝軍隊,在後期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特徵:

文人掌權,軍人地位低,說的難聽點,當時的軍人連文人的家奴都不如。

當一個國家的軍人連地位都沒有的時候,這個國家註定要被滅國的,沒什麼好說的。

無論宋朝還明朝,文人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把軍人叫作“丘八”,也就是兵痞的意思。

由於宋和明都重文輕武,武將在朝堂上沒有話語權,稍微有點強勢就會受到文臣的攻擊,詆譭,皇帝們也怕武將如果掌兵又掌權會危害到他們的統治,所以也和文臣一起壓制將領。

皇帝和大臣的舉動都如此,對社會造成了很大不良的示範作用,導致百姓們也都軍隊產生偏見。慢慢的國家的軍隊不但在朝堂上沒地位,在百姓心目中也沒地位。

由於全國風氣的不良影響,誰還敢去當兵?條件好的家庭,打死也不會讓兒子去投軍,慢慢的軍隊的人才少,軍隊沒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和更換。

這就讓國家軍隊系統變的僵硬,無論是宋朝還是明朝都形成了很多“將門”,將門的出現意味軍隊成為“家奴”的標準。

“將門”可不是一個好的詞語,雖然聽起來很牛逼,但實際是這是軍隊內部晉升的通道被封死的一個象徵。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永遠沒有機會當將軍還繼續留在軍隊裡的士兵,你們認為是什麼兵?

宋、明兩朝,士兵沒有晉升通道,將軍也沒有晉升,因為這兩朝文武身份很敏感,由於將軍們除了吃喝玩樂,貪點錢過日子,你還指望他們幹嘛?士兵當兵混口飯吃,過日子,你還能指望他們幹嘛?

讓他們去消滅敵人?那是開玩笑,就算他們把當時周邊所有的敵人都滅了,他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嗎?告訴你們,屁都得不到。

在文人眼裡,你們打勝仗了,是他們的功勞,你們是沒有功勞的,因為那是你們的責任,但是你們打敗仗了,那跟他們沒關係,而且還要治將領士兵的罪……

為什麼?

因為以文節武,軍權都掌握在文人、閹人手裡,有的還懂點軍事,有的什麼都不懂,只作為一種權力鬥爭而要壟斷的位置,他們不懂也就算了,還不給懂的人放權,死死的壓制著你,勝了是他們“指揮有方”,敗了就拿你們的人頭來推卸責任。

大宋和大明敗的真不冤枉,也應該敗,不敗都沒有天理了,一個保衛國家最重要的力量,在整個國家裡一點地位都沒有,你還要他們怎麼樣?吃不飽,還被看不起!

華夏這片土地上的人不缺血性,也不怕死,就怕流血又流淚。

一個讓士兵流血又流淚的王朝,能不滅亡嗎?

隋朝的科舉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能維持王權的穩定,壞的一面是無力抵禦外敵。

什麼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君子六藝也好,文武分科也罷,只看看看到好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壞的一面,最終都會埋下禍根。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雖然把這兩句話用在這個地方不是太恰當,但道理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