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

銀子

【作者】宋春來

自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活著,對別人主動應給你的錢,你不能可以隨手便接來收下。雖忠君事,食君祿,都要記得多為事,少拿回報,為厚德積福。

在錢財方面,盡其量勿向他人借之,若情非得已時,借而速還,並感恩於人。而不單單於還錢了事的那麼簡單,要多還一些,或有閒暇,以常情禮敬的宴請之。

危難之處見人心,誰不有所經歷,故凡都以己度人,知人難為己難,則即真的會做人。

人出生忌富足,錢財富足者,不知錢財的重要。時之久矣,總要面臨入不敷出的局面。因之用度不仔細,花銷愈發不計,終落得千金散盡,揮霍無度成性。

人生之清貧者,後爾能貴,惜土如金,善精打細算,富則亦久長。其懂錢財來之不易,生活更加勤儉,慣於能省就省,無有沒必要的浪費或支出。所謂不耗財,乃為財聚,而另能做益人利世之舉,且不惜萬金之擲。

按現時官方對貨幣價值在不同時期的估算,極令人驚詫,八、九十年代的金錢,放在今天(2018年)以萬計,每萬元相當於現在的220萬

左右。而且,知有一人,在1990年期間,就現金及銀元等,保守的講至少價值470萬,可見這無形的財富在當時何種意味。

但,還了解一位非常小的地方官的父親,年近六十餘,常年做木材的生意,坊間傳其身家積攢二百多萬。此一老者,據實知,衣著極其普通,常年騎一“大金鹿”牌子的自行車,既低調,又從不露富。

話說回,作為筆者獲悉的,最先提到的那位1990年價值470萬者,年正廿歲,其人竟是頗少視金錢為財富,後在幾十年間近乎揮霍一空。

因而,由此得見,先富後貧,及先貧後富者的反差之大的顛覆,不只其中底蘊不同,卻意義更非常。於是,得出答案,先富不為富,先貧絕難貧。

人生一世,倘將其過場認為一場戰爭,大、小戰役不斷。然而,很多的戰役都好打,唯翻身仗難克。

不管如何樣式的人生,不該取者,切莫取。原因,自己理所當然應得的,有時都未嘗屬於自己的。

——在筆者看,事實真如此。如果,一個人什麼錢財都毫不在乎的斂入囊中,那其數真個難計。從現實的生活裡,我們確實放棄許許多多份內須得的財物,況又稍有說得過去的獲取呢?特別,有很多的利益,我們會視而不見。

別人通過努力和打拼,實實在在獲有大功,豐收滿滿,財富喜人,我們就要賀喜之。真正的財富得來的不易,真正坐擁金錢者亦然,他們有資格視財如命,吝嗇予人。因為,他們之初時,誰又想到他們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孤獨無助的絕境之況!

創業過程之艱難,不僅於苦難,有時簡直即非人的歲月的煎熬。對此,只實言而已,絲毫未有意對富有的成功者或人士以正名的想法。

君子取財之道,謂合法,謂合理,從而受之無愧,心感坦然。

自古至今以來,少有人不對銀子動心的。甚者,為之絕情忘義,恩將仇報,重利輕友,反目成仇,如此者,天底下比比皆是。因此,成事是銀子,壞事亦銀子。但,大都在銀子上折射來的即害人的東西。

在這塵世間,身為凡人,想必無人會厭煩或怨嫌那銀子多的,而反感對之。

時下,若以銀子的重量來衡量某人的價值,可以想到那人幾乎是一文不值了。

世上,真智大慧者,正視銀子的態度很簡單,即夠用就好,及能維計生活便足矣。

確實,在銀子的面前,可檢驗一個人的隱秘的心性世界,尤那貪婪慾望的強烈與否。

從而,擺在人跟前一個重大的課題,如銀子只為活著等簡單的用度,那麼人活著到底為甚而奮鬥終生呢?

這樣的大課題,既博大精深,而也最令世人一直愁苦思索不倦所尋找著的答案。

(2018-4-30,傍晚,書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