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时候,他是怎么对待这些叔伯的?

店街名记

雍正对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打击得比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却都给予翻案,比较厚待。

一、皇长子胤禔



他是康熙定的案。

胤禔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倒了霉,他用魇镇之术诅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康熙削爵囚禁,当时他37岁。

直到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被囚26年后,他在幽禁中死去。

乾隆继位后,封胤褆的第十三子弘晌为奉恩将军,世袭。

二、废太子胤礽



他也是康熙定的案。

当了36年皇太子,胤礽于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放被废黜,囚禁在咸安宫,至雍正二年十二月在幽禁中死去。

胤礽死后,雍正还是哭了一鼻子的,奠后追封和硕理亲王。

乾隆四年,胤礽的儿子弘皙犯了大案,被削去了理亲王的爵位。乾隆未进行株连,而是改封胤礽第十子弘㬙承袭了理郡王爵位,三子弘晋、六子弘曣、七子弘晀、十二子弘晥都封为辅国公。

三、皇三子胤祉



胤祉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觉得他与废太子太过亲密,把他发配到遵化去给康熙守陵。后来,胤祉又因索贿被弹劾,说了些牢骚话。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的追悼会,他又迟到。雍正责其无人臣之礼,剥夺了爵位,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五月病死于囚禁之处。

乾隆二年给胤祉追谥,还封其子弘暻为贝子,后代递降,不入八分辅国公。

四、皇八子胤禩



老八很有能力,夺嫡之争中,是雍正最忌惮的对手。

雍正登基后,对老八先委以重任,局势稳定后,开始对付他。

雍正三年二月,因其阻挠新政,雍正谕责胤禩怀挟私心,播弄是非,革去了黄带子。四月,雍正召开公判大会,给胤禩定了40款罪状,给胤禟定了28款罪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囚禁了起来。九月,胤禩病死于囚禁处。

五、皇九子胤禟



胤禟和他八哥一起倒的霉。削宗籍,取名叫“赛斯黑”,送往保定,戴上械锁,监禁起来。囚禁三个月后,死亡。

雍正给允禟的八个儿子都改了名:其长子改名为拂西浑(下贱的)、二子改名佛楚浑(行丑事的)、三子改名乌比雅达(可恶的)、四子改名额依默德(讨人嫌的)……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确认了允禩、允禟的罪行,但查证他们没有明显的悖逆,下旨恢复了原名,重新录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把胤禟子弘晸封为了不入八分辅国公。

六、皇十子胤䄉



雍正元年,雍正命令胤䄉送蒙古一个汗王的灵龛回蒙古,胤䄉称病,后来没办法又去了,半途住到张家口不肯走。胤䄉在禳祷疏文内写“雍正新君”,被劾奏议罪夺爵,遭到拘禁。

他活到了乾隆上台。

乾隆二年,释放了胤䄉,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逝,乾隆下诏以贝子品级予以祭葬。

七、皇十四子胤禵



胤禵是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康熙帝去世,胤禵被召回京师,软禁于景陵。

雍正三年十二月,削王爵,降为固山贝子。不久又被削去固山贝子,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

雍正四年正月,在批判胤禩、胤禟的公审大会上。胤禵也被定了14款罪状。

胤禵也坚持活到了乾隆上台。

乾隆即位,释放了胤禵,封他为奉恩辅国公,十年后又封为贝勒,晋为恂郡王,还任命他为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二十年病逝。

相对其他兄弟们,胤禵的结局是最好的。


馋嘴肥猫1

活着的都放了,就是死了的也给予了平反,给子孙后代加爵。并不局限于九子夺嫡那几位,即使是那些没有被圈禁的叔伯们,乾隆也加恩升赏。


乾隆即位前被圈禁的几位如下:

一、大阿哥胤禔


早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因为图谋储位,甚至向康熙进言诛杀弟弟胤礽,被康熙斥为不忠不孝。削爵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死于禁所。雍正下旨以固山贝子礼下葬。死后其次子弘昉袭爵获封奉恩镇国公。这都是在雍正年间的事,与乾隆无关。

二、二阿哥废太子胤礽


出生不久即被立为太子,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被废,不久复立。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此后一直圈禁。雍正十二年去世,被雍正追封和硕理亲王。早在雍正刚刚即位时即封了胤礽次子弘皙为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晋升和硕理亲王。乾隆四年,乾隆以涉嫌谋逆为由剥夺弘皙爵位,受此案牵连的还有康熙的十六子庄亲王胤禄、胤禄之子贝子弘普、康熙五子恒亲王胤祺之子世子弘昇、康熙十三子胤祥之子贝勒弘昌、宁郡王弘皎等或罚俸或夺爵或圈禁,牵连甚广。弘皙甚至被改名四十六,是乾隆朝极少见的针对宗室勋贵下手,据说是因为弘皙在康熙朝颇受康熙喜爱,颇有威望,威胁到了乾隆皇位。弘皙被废后理亲王一支由胤礽第十子弘㬙继承,将爵为多罗理郡王。

三、三阿哥胤祉


康熙年间封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命其前往守康熙景陵,因此颇有怨言。雍正八年因为在怡亲王胤祥葬礼上迟到,并且面无哀容,被十六弟庄亲王胤禄弹劾,削爵圈禁,雍正十年去世,雍正命以郡王礼下葬。乾隆二年,乾隆为三伯追谥,算是给了死后哀容,但没有让其子嗣承袭爵位。

四、八阿哥胤禩


雍正重点打击对象。康熙年间为贝勒,雍正即位后封为和硕廉亲王。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改名“阿其那”,剥夺皇室身份,其子弘旺也被改名“菩萨保”。几月后胤禩因呕病死于监所,民间认为被毒死。乾隆即位后,释放弘旺,恢复本名,录入玉牒,赐予红带子(觉罗身份,次于黄带子宗室)。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以胤禩无悖逆行为恢复其本名,录入玉牒。

五、九阿哥胤禟


同为雍正重点打击对象。康熙年间为贝子,雍正三年因被告发纵容下属作恶,对钦差大臣不敬以及未逮捕企图“拥立”他的贫民为由,将其革除爵位,捉拿圈禁,次年,雍正将其改名赛思黑,三个月后,胤禟死于禁所。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下旨恢复胤禟原名、宗籍。其子弘晸在被圈禁五十年后终于释放,已成老朽。

六、十阿哥胤䄉


康熙年间封敦郡王,雍正元年因奉旨护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灵柩回蒙古途中称病不行,上奏求请在张家口修养,回复未到就号称已获恩准,并且在私自祷告中多次提到“雍正新君”,被雍正斥为大不敬,削爵圈禁。乾隆二年,乾隆下旨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逝,以固山贝子礼下葬。

七、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同母弟,康熙年间封贝子,后被封为大将军王率军平西北叛乱。雍正即位后被召回,因对雍正无礼,被送往景陵守陵,并派兵严加看守不得回京。不久因皇太后去世,雍正赐予胤禵郡王虚衔,但没有封号和俸银,在册记录仍为贝子。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降回贝子,雍正四年被革去贝子,圈禁于景山。乾隆即位后不久即将他释放,乾隆二年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晋封多罗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去世。其长子弘春,在雍正年间曾被封为多罗泰郡王,后又降为贝子,乾隆即位后以其不思悔改为由夺爵。胤禵次子弘明,胤禵死后袭爵,封为多罗恭勤贝勒。

乾隆对叔伯们大多不错。除了上述这些圈禁的之外,还有一些其即位后仍然在世的未被圈禁的叔伯,乾隆也多有升赏。如十二叔胤祹,雍正在位时郁郁不得志,乾隆即位后晋封和硕履亲王,其活得最久,一直被乾隆尊敬。二十叔胤祎,雍正年间因罪被降为辅国公,乾隆即位后晋封贝勒。二十一叔胤禧,雍正年间为贝勒,乾隆即位后晋封慎郡王。二十三叔胤祁,雍正年间为镇国公,乾隆继位后封贝勒,后多番获罪降为镇国公,晚年仍晋封贝勒并加郡王衔。


伊耆角木

雍正皇帝继位后为政严苛,其中的体现之一就是苛待自己的兄弟。

具体来看,大阿哥和废太子(二阿哥)是康熙末年就被圈禁的,最后都死于雍正时期, 不过这个是康熙皇帝做的决定,四爷可以不背这个锅。

但是,如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这两位是康熙末年九王夺嫡大战中就是对手,因而雍正上台后当然也没客气。



最终,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都死于拘所(并非圈禁而是待罪之所),而且都死得很难看,一个上吐,一个下泻,死期也接近,可谓难兄难弟。

尤其九阿哥胤禟,被关在保定后死于酷暑(疑为中暑而死),天潢贵胄,如此死法不能不说是苛待了。

至于其他兄弟,如三阿哥、十阿哥还有十四阿哥,这些曾经的对手,都被雍正想着法儿给弄进去圈禁起来了,有的如三阿哥还死在雍正的前头。

其中,老十四是从一开始就被圈禁,惩罚程度仅次于老八、老九,若他不是雍正的同胞兄弟,说不定早和老八老九一起上路了。

等到乾隆继位后,乾隆为了树立自己宽仁的形象而开始纠正之前的冤假错案,其中首先得到改正的是原“八王党”案。



由于这事关系重大,众臣不敢做主,乾隆遂乾纲独断,将八阿哥、九阿哥两人子孙给予红带,收入玉牒,即承认其为宗室成员,给予相应的皇族待遇。

接着,同属“八王党”集团的十阿哥允䄉及十四阿哥允禵也相继被释放,老十四还被封为辅国公、恂郡王。

至于其他被圈禁的宗室成员,如讷尔苏等人也全部释放回家。之后,这些人大多恢复名号,载入玉牒。



此外,雍正年间的几桩大案如年羹尧、隆科多案等,也大多得到平反,由此获罪降革的八旗官员等也都一律宽免,尽量选用。

从权术的角度看,一些在前朝被认为是性质严重的案件,时过境迁后其实未必怎么样,继任者适当地加以缝隙补过,实行宽大处理,其实一举数得,未必不是好事。

乾隆继位后如此处理,大概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坑爹史册

雍正皇帝即位后,确实对自己的兄弟们下手比较狠。比如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遭到他的圈禁,老八、老九还被他改了名,开除了宗籍,而此前被康熙圈禁的老大、老二,雍正也没有释放他们。

总之,除了一直以来的铁杆兄弟老十三,以及因为年幼未曾介入夺嫡的小兄弟们,其他兄弟无一幸免。

雍正为何这么做呢?

泄愤只是最表面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直到雍正即位后,这些兄弟仍然不服他,时时刻刻都与他作对,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因此他只有辣手摧花。

当然,能够做得这么绝,也与雍正残酷的性格本性有关系。毕竟,当皇帝前他就是六亲不认的“冷面王”。

到了乾隆年代,除了老十和老十四,其他的叔叔大爷们全都死了。乾隆继位后,很快就把他的十叔和十四叔释放了,并且重新给了他们爵位、俸禄,让他们安享晚年。

对于其他已经死掉的叔叔大爷们,乾隆也给予善待:要么恢复其名誉,要么恢复其族籍。

与雍正完全相反,乾隆展示出了怀柔的一面。

唯一不变的是对老大胤禔的评价。当年胤禔为了夺嫡,曾经建议康熙杀掉废太子胤礽,引起康熙的极大厌恶,被圈禁至死。康熙称胤禔“不忠不孝”“禽兽不如”。因为胤禔的品性太恶劣,超出了正常的夺嫡之争,乾隆便没有为他平反。

乾隆为何替其他的叔叔大爷们平反呢?

第一,乾隆的性格更像康熙,不太像雍正。因此,他对雍正的残酷做法不太满意。

第二,那些叔叔大爷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已经难以对乾隆构成实质威胁。

第三,乾隆为了求得“仁义之君”的美名。

乾隆其实不只给自己的叔叔大爷们平了反,连被顺治皇帝挫骨扬灰的多尔衮,他也给其平了反,称多尔衮是定国开基的大功臣。

乾隆做这些,自然少不了求“名”的目的。

但乾隆真的是“仁义之君”吗?

事实上,他只对那些威胁不到他的人施以仁义。只要稍微威胁到他,他就会露出残酷的本来面目。

比如,乾隆的二大爷胤礽,有个儿子叫弘晳。弘晳是胤礽的长子。当年胤礽被废之前,弘晳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雍正继位后,对于弘晳这个侄子也是关爱有加。弘晳在众大臣们中间的口碑也不错。

算起来,弘晳和乾隆是堂兄弟。但是,乾隆对待弘晳却十分残酷。他以“心怀异志”为借口,将他改名、削籍,圈禁。

所作所为,其实与当年的雍正并无区别。

乾隆为何这么做呢?是嫉妒?或者是感受到了弘晳对他的威胁?

所以说,乾隆并非比雍正更加仁义。只是,乾隆没有受到雍正当年所受的威胁而已。


趣谈秘史

皇亲国戚历来都是国家的蛀虫,他们多数身居高位安享荣华富贵,却不思为国尽忠,唯思叛乱上位或者鱼肉百姓,横行乡里。雍正皇帝以国家为重,对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没有开皇恩,大多数都被关在监狱里,或者给了一个小爵位在家里过宽松的日子。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又看重名节,所以他对他的叔伯都是没死的大大封赏,死了的皆平反并赏赐他们的后代。乾隆皇帝拿着国家的税赋养蛀虫,最终是把清朝的国本动摇了。

康熙皇帝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其中24个儿子与7个女儿活到成年。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在九子夺嫡大战中胜出,取得太子之位,并最终成为皇帝。雍正无疑是一位铁血帝王,对于他的兄弟们,他的处理结果如下:

1、大哥胤褆被幽禁而死;2、二哥胤礽被幽禁而死;3、三哥胤祉去守皇陵而死;4、五弟胤祺自然死亡;5、六弟胤祚早死,没有受到迫害;6、七弟胤佑在康熙时就死了;7、八弟胤禩在与雍正皇帝的斗争中失败后被软禁而死;8、九弟胤禟因谋反被雍正软禁而死;9、十弟胤誐被幽禁,乾隆时释放了他;10、十一弟胤禌早死;11、十二弟胤祹善终;12、十三弟胤祥受雍正重用;13、十四弟胤禵被幽禁,乾隆时释放了他;14、十五弟胤偶守皇陵而亡;15、十六弟胤禄善终;16、十七弟胤礼善终;17、十八弟胤衸早死;18、十九弟胤稷早死;19、二十弟胤袆守皇陵而亡;20、二十一弟胤禧善终;21、二十二弟胤估善终;22、二十三弟胤祁善终;23、二十四弟胤秘善终。

乾隆皇帝十分喜欢给人平反,这是他沽名钓誉的一贯做法。对于他的叔伯们,他还算是有孝道,平反与赏赐并行,获得了不少赞颂。但是作为帝王他还是对不起国家与人民的,因为他的自大,让清朝与世界脱轨了。


大秦铁鹰剑士

据我所知乾隆继续后,对他们都很好以前有罪的基本上都赦免了,恢复了他们的爵位,恢复了他们的自由,优待这些宗室。


仁寿黄海

一党的 该清的也清掉了 毫无威胁 不如放掉


纯金鎏银小铜佛

很简单,为了给儿子施恩于叔伯,更好的座位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