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傳統節日 四川各地不斷創舉措出實招

振兴传统节日 四川各地不断创举措出实招

6月15日,內江舉行龍舟賽。 (王斌 攝)

“端午節這樣過,真安逸!”來自內江師範學院的學生王小方興奮地說。6月15日,2018中國·內江第九屆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開幕,龍舟競賽讓眾多年輕人激動得又蹦又跳。

近年來,傳統節日越來越受群眾關注和喜歡。如何通過振興中國傳統節日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傳統節日中來?我省各地不斷創舉措出實招。

線下各種活動扎堆 線上網絡熱鬧直播

“一年一次的水花飛揚,熱鬧非凡,不可不看。”“去不到現場,守到看直播。”在今年內江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的網上直播平臺上,活動一開始,網友“小胖妞”和“西關龍老九”就開始熱情互動,臨近中午時,直播平臺網絡觀看人次已超過21萬。“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直播是他們喜歡的形式。”內江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龍舟完了還有藝術滑水,我等著!”在當天的開幕式上,藝術滑水錶演也是備受歡迎的一大亮點。“這樣的節日氛圍真是太讚了。”抱著孩子在岸邊觀看的市民李群笑說。

“我小時候看過龍舟賽,後來不知道怎麼就沒有了。今年第一次在四川過端午,現場太熱鬧,節目太豐富,我太開心了!”今年從外省到四川讀書的小夏舉著單反相機不停拍照。

這幾天,在南充、瀘州、雅安等地,都有龍舟賽事舉行,預計將有數十萬人參與或現場觀看。

而在南充等地,還將舉行龍頭宴、游泳賽、露營之夜、搶鴨子、垂釣、摸魚、騎馬、盪鞦韆等互動性節日民俗活動。“划龍舟、抓鴨子、騎馬這些活動,不僅能強身健體,互動性和參與性也很強,特別受群眾喜歡。”省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形式多樣融入生活 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6月15日,德陽市雅居樂泰山路小學內傳來陣陣誦讀聲,一場端午主題活動正在校內舉行。端午知識競賽、綿竹年畫拓印、手工彩繪、包粽子和香包、觀看皮影、製作中國結……豐富的活動節目,讓孩子們的積極性異常高漲。“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瞭解端午、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通過過好端午,來增加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一位老師介紹。

在瀘州市,類似的節慶活動早在6月上旬就已啟動,舉行了經典誦讀、詩詞創作大賽、香包製作、民俗攝影比賽等活動。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吃鴨蛋等習俗也通過不同形式融入節日,讓大家慢慢學會尊重傳統、熱愛傳統、發揚傳統。

在舉行傳統民俗活動的同時,綿陽、雅安等地還配套了帳篷音樂節、美食節、購物節等深受群眾喜愛的活動。傳統節日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最能體現民族文化特色和生產生活特點,如此將傳統節日融入現代生產生活的做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各類人群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