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出生低微的卫子夫虽然与西汉前期的其它皇后一样在后来两千年来的历史上鲜有提及,但是,卫子夫的出现却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引向历史舞台。

武功则卫青霍去病抵御匈奴内侵、拓宽汉朝版图。文治则霍光佐八岁幼主,废昌邑昏乱,立孝宣中兴,匡国家,安社稷。

卫子夫一生虽未插手政事,然因她所兴之人却对孝武、孝昭、孝宣三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及深远的影响。得以“长平桓桓,上将之元”、“封狼居山,列郡祁连”、“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的高度认可与赞扬,光辉远远遮住了这个同时代至尊的女子。

《天下为卫子夫歌》(《卫皇后歌》),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身世寒微的卫子夫,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身为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耀。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然历史仿佛重演,就如当年的陈阿娇一样,因"惑于巫祝"罪名被废黜,而如今的卫子夫因“巫蛊之祸”却比当年的陈皇后更加悲惨。

因朱安世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武帝知晓之后大为震怒,令有司深查公孙贺所犯罪过。此事成为整个“巫蛊之祸”的起点。

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汉武帝下令抓捕丞相公孙贺,并冠以公孙贺兴利弟子宾客不顾黎民死活等多条罪名,公孙贺父子竟然死在狱中。然而,此事却远未结束。

闰四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坐巫蛊之罪处死,卫青之子卫伉及卫长公主之子曹宗亦在连坐之内。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而此时的宠臣江充因与太子有隙,害怕武帝死后被新帝诛杀,故而欲构陷太子为先,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

于是武帝命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之案。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寻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围的人,并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认罪。百姓惶恐之间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

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终是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在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的帮助下,得到了桐木人偶。

太子刘据欲往甘泉行宫辩白却遭江充等人限制,无法向武帝辩明情况,情急之下又无上策,便听从少傅石德之计。于七月壬午日,将江充缉拿,并斩杀韩说。而协助江充办理此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武帝。

尽管事态进退两难,但已经历公孙家族灭、二位公主坐诛的卫子夫并未妇人之仁、任人宰割。卫皇后果断行使皇后的权利,调动中厩皇后的马车装载射手,搬取武库的兵器,调发长乐宫的卫队以助太子。太子向文武百官宣称江充造反,斩杀江充巡示朝野,并在上林苑烧死了一众胡人巫师。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刘据起兵后,武帝认为太子一定是受到了江充等人的陷害才这样做。便派遣使者入长安探查。使者却因胆怯未敢入城,对武帝谎称太子造反要杀自己。武帝由是大怒,派左丞相刘屈氂发兵讨逆。

太子刘据屡次调兵失败,故所率兵卒与刘屈氂的官兵数量差距越来越大。长安城中扰乱,传言太子造反,因此民众不再归附太子,归附刘屈氂军队的逐渐增多。太子不敌,战败出奔。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七月庚寅日,太子得丞相司直田仁之助,于覆盎门逃出长安,隐匿于湖县。同日,武帝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回用以帮助刘据起兵、象征皇后实权的皇后玺绶,却并未使有司下废后诏书,亦未令卫皇后搬离椒房殿。卫皇后不愿受辱,或为子担责,或以死明志,自杀。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黄门苏文、姚定汉置之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将卫皇后葬在长安城南桐柏亭,即太子出奔所经之覆盎门外大道以东,西向明堂,南邻博望苑,北对长乐宫。卫氏势力悉尽覆灭。

至此,母仪天下38载,陪伴汉武帝49年的卫皇后溘然长逝。偌大的未央宫在经历过一场血色浩劫之后依旧壮丽而重威,只是长秋门后的中宫椒房殿,再一次失去了主人。

直至其曾孙汉宣帝即位后,原地改葬卫皇后,追赠谥号为思后,按帝陵规制设置周卫供奉守护思后园陵。卫子夫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其陵园亦因此称为“思后园”。自此,如祭祀帝陵一般,西汉官方每年皆需在思后园庙、寝殿、便殿中定时上食、祭祀。

卫子夫的一生,史书几乎无记载,或许就像她这个人一样吧,抛开其所兴之人,她的人生平平淡淡,在偌大的后宫从未想过勾心斗角,从未想过加害别人,比起皇后,她更像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他的儿子死了,三个女儿也死了,但不幸之万幸,她的曾孙汉宣帝刘病已即位,她的血脉终究还是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这也算是上天对于这位伟大皇后的一点补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