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患者

女性,60歲。

主訴

四肢麻木無力、活動不靈3年,行走不穩、發飄、行走踩棉花感,胸腹部束帶感,伴頸項疼痛、無力、僵硬。尿急、小便控制稍差。

既往史

體格檢查

頸項後伸稍受限,頸項部散在輕壓痛。

雙Hoffman徵(+),雙Rossolimo徵(+) ,雙肱二三頭肌腱反射活躍,雙膝腱反射亢進,雙Babinskii徵(+)。

雙手握力↓,餘四肢肌力正常,軀幹部雙側T8皮節以下痛覺減退。

輔助檢查

(1)頸椎椎X線片

(2)頸椎MRI

(3)頸椎CT如圖。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病例圖片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病例圖片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病例圖片

診斷過程

臨床症狀、體徵與影像學檢查相符,故可明確診斷

(1)脊髓型頸椎病

(2)退變性頸椎後凸畸形

(3)C6椎體血管瘤

病例特點

老年女性,慢性起病,病史3年

有四肢麻木無力、活動不靈,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等錐體束損害症狀。

有伴頸項疼痛、無力、僵硬等頸項部軸性症狀。

查體有錐體束損害的明確體徵,有頸項部後伸受限的表現。

影像學檢查證實發育性頸椎管狹窄、多節段頸間盤突出伴多節段脊髓受壓,退變性頸椎後凸。

手術方案選擇的思考

單純前路手術

適用於脊髓受壓節段侷限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而該病例0C3-6脊髓多節段受壓,伴有發育性頸椎管狹窄,如採用前路手術,則減壓固定節段過多,併發症較多;同時,該病人伴有C6椎體血管瘤,如前路手術可能導致大量出血、止血困難,且C6椎體上置釘固定困難。

單純後路椎板成形術

適用於脊髓多節段受壓、伴有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但該病例有退變性頸椎後凸,這是頸後路椎板成形術的禁忌症。

手術方式

頸後路C3-7單開門+椎弓根釘矯形固定+頸前路C34間盤切除植骨融合內固定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手術圖片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手術圖片

術後當天

四肢麻木感減輕,感四肢較術前鬆快感,無四肢神經功能惡化。

術後第二天

拔除傷口引流管,小心下地活動,頸項部痠痛無力感減輕,四肢較術前活動靈活有力。

術後2周

四肢較術前活動靈活有力,頸項部痠痛無力僵硬感消失。

優點

(1)頸後路C3-7單開門椎板成形術可廣泛解除脊髓壓迫。

(2)C3-7椎弓根釘矯形固定可矯正頸椎的退變性後凸畸形,改善頸部疼痛僵硬的軸性症狀,消除頸後路椎板成形術的禁忌症;椎弓根釘置釘時跨過了c6椎體血管瘤及C4椎弓根細小的節段,安全有效。

(3)頸前路C34間盤切除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解決了C34巨大的間盤突出對脊髓的壓迫,擴大了脊髓減壓效果,手術創傷小。

概念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椎體退化及相鄰軟組織(如椎間盤突出、椎體後緣骨刺、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或鈣化、椎管狹窄等)的退變造成了對脊髓的直接壓迫,加上劇烈的運動或長期的不良姿勢等動態因素的影響,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繼而出現脊髓的功能障礙,臨床表現如四肢麻木無力、活動不靈、走路時有踩棉花感等。

病因

引起脊髓型頸椎病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外傷

2、頸部的慢性勞損

3、頸椎退行性變

4、椎管狹窄

5、髓內血循環受阻

6、生物運動力學的影響

分型

1、脊髓單側受壓

2、脊髓雙側受壓

3、脊髓與神經根混合型

4、交感神經脊髓混合型

5、椎動脈脊髓混合型

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後凸畸形+C6椎體血管瘤的術式 經典案例

頸椎病分型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