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寇准任巴东县令不久,一天在衙门口出了一张告示。声称有人状告一刁石为非作歹,制造事端,定于某日某时在小溪口审理刁石一案。消息不胫而走,沸沸扬扬很快传遍了巴东全城。

人们觉得这事稀奇又古怪。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审案子只有审人的,哪有审石头的道理?但一想寇准乃堂堂一县令,又刚刚上任,决不会空口说空话。况且白纸黑字写出了告示,贴在了衙门口。审期到来这天,人们争着看稀奇早早赶往小溪口,一时间小溪口万头攒动,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午时一到,人们看见:一顶轿子来到小溪口,寇准撩开轿帘下了轿,坐在了那早已设好的公案前。寇准看了看状词,一声喝道:“传原告覃黑牛!”

覃黑牛一听是喊自己,应声“小人在”。忙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跪在了地上。

天神爷!县令审案,上万人观看,覃黑牛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阵势?脸上早已吓得不见一丝血色,心里冬冬跳得像擂鼓。跪在地上低着头,哪里也不敢望。

寇准见覃黑牛怯场,压低嗓门问道:

寇准

“你就是买窑货的覃黑牛?“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覃黑牛: “小人便是。”

寇准: “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覃黑牛: “小人便是。”

覃黑牛心里一咯噔,扭动脖子,头偏着慢慢往起抬:覃黑牛不看不打紧。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睛蓦地失了神………事情是这样的。 这天,寇准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路过小溪口,见一中年汉子守着一堆打碎了的坛坛罐罐愁眉苦脸,于是走上前去问根由。汉子摇摇头,一声叹息,说今天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原来,汉子姓覃,名黑牛。家住巫峡口,以贩卖窑货为生。天蒙蒙亮背着一背篓坛坛罐罐来城里卖,路过小溪口,不知从哪里滚下来一个石头横在溪口子上,覃黑牛一不留神脚下一踢,一背篓窑货全碰碎在石头上。覃黑牛说完头往下一垂,两手抱着呜呜哭了起来。

寇准:“别哭别哭。”

寇准见覃黑牛人忠厚老实,小本生意蚀了本很是可怜,打算从自己俸禄中拿出一部分钱接济覃黑牛。但一想,这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办法。这石头横在溪口子上,如不设法把它处理掉,说不定哪天还要害张黑牛、李黑牛、王黑牛。从裹着的泥巴看,这石头是从城后金字山上滚下来的。寇准盯着石头好一阵沉思,之后,看了看周围山势,不由一怔!怪了怪了。说它是金字山上滚下来的,山脚下有好几个坪,石头怎么会滚到这溪口子里来呢?寇准觉得事情很是蹊跷。

寇准: “你先别急。这事怪不得你,其中另有原因。”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覃黑牛:“自己脚下一踢打碎了窑货,是自己走路没长眼睛。怪得着哪个?“

寇准: “怪这石头啊。”

覃黑牛: “怪石头……怪石头有什么用?“

寇准:“要石头赔你窑货。”

覃黑牛:“石头赔得了我的窑货?”

寇准:“赔得了赔得了。它不赔,你就去县衙门里告它。”

覃黑牛: “甚么甚么,去县衙门里告石头?您家行行好!莫在我们穷苦人身上寻开心了。我这会子是寡母子死独儿哭都没得个好腔。全巴东县哪个不知道,哪个不晓得,寇大老爷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我要是去县衙门里瞎胡闹状告石头,不是自找苦吃!”

寇准: “依我看,是这刁石故意碰碎了你的窑货。你去告它,十拿九稳告得准。若是万一告不准,你这一背篓窑货我拿钱赔了。“

覃黑牛: “你赔我这一背篓窑货?”

寇准: “是啊,我赔你这一背篓窑货。”寇准说话一字一顿,掷地有声,“我家就住在县衙门后面的院子里,到时候你只管找我好了。“

覃黑牛: “说话算数?”

寇准:“当然算数。”

覃黑牛: “这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一定照您说的办,明天就去县衙状告这刁石。“

第二天天一亮,覃黑牛到县衙门告石头的状了。当差的一听说覃黑牛告石头的状,哈哈大笑起来,断定覃黑牛不是傻子就是疯子。覃黑牛一想自己受了人家的捉弄,气得一屁股坐在衙门口,吭哧吭哧直喘粗气;正在大堂上批阅公文的寇准听见覃黑牛状告石头,一时丢不开手,就在大堂上对差役发号施令。

寇准:“这卖窑货的人状告石头,一定有难言的冤屈。这案子我接了。你们快快写出告示,贴到衙门口,定于某日某时在小溪口审理刁石一案。“

话到这里得倒回来讲:先前寇准一声喝“抬起头来让我看看!“覃黑牛抬头一看倒吸一口凉气,眼睛失了神……覃黑牛看见的不是别个,正是那天在小溪口碰着的那个要他状告石头的人。天神爷,他就是大名鼎鼎、执法如山的寇准大老爷啊!谢天谢地,幸好那天我没说错话。

覃黑牛正这么想的时候,寇准问话了。

寇准:“覃黑牛,这石头可曾与你有冤?”

覃黑牛:“没有。”

寇准:“你与那石头是否有仇?”

覃黑牛:“没有。”

寇准:“既然你两个元冤无仇,它为什么要碰碎你的窑货呢?”

覃黑牛:“也许是它生来就脚痒手痒,见了我背的窑货就忍不住要动手动脚。这下算是把我害苦了。请大老爷为小人作主。“

寇准:“大胆刁石!覃黑牛跟你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竟敢对人家动手动脚,害得人家一背篓窑货全都打碎。你该当何罪!”

寇准这突人其来的一阵数落,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数落懵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个个成了摸不着头脑的丈二和尚。

就在这时,一个放牛娃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放牛娃:“寇大老爷,你莫听他望天打胡说。”

寇准: “你怎么知道他是望天打胡说?”

放牛娃: “连三岁的娃娃都知道,石头又不是人,怎么会对他窑货动手动脚?“

寇准: “话说得好!”

放牛娃: “至于说到这石头的来龙去脉,我最清楚。”

寇准: “哦。如此说来,你对这石头很知情罗?”

放牛娃:“唉,这石头是金字山上的。我平时放牛,常在上面玩。”

寇准: “照你这么说,这石头还真长了手脚罗!不然,它怎么会从金字山上来到这小溪口?这中间还隔着几个坪哩!“

放牛娃: “不是的不是的,是前些天下暴雨,土脚一松滚下来的。”

寇准:“亲眼所见?”

放牛娃: “亲眼所见。”

寇准: “那你当时看见石头滚到哪里去了?”

放牛娃:“滚到张老大苞谷田里去了。”

寇准:“没看错?”

放牛娃: “没看错。”

寇准立即差人传来张老大,指着石头问道。

寇准:“张老大,放牛娃说这石头从金字山上滚下来,滚到你苞谷田里去了。后来这石头又滚到哪里去了?“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张老大: “回老爷话,我一看这石头占田,要少栽几窝苞谷,就悄悄地把它掀到坡下,没想到它七滚八滚滚到王老二水田里去了。“

寇准:“没看错?”

张老大: “没看错。”

寇准立即差人传来王老二,指着石头问道。

寇准:“王老二,张老大说他将这石头往坡下掀,石头滚到你水田里去了。后来这石头又滚到哪里去了?“

王老二:“回老爷话,我一看这石头占田,要少插几窝秧,就悄悄地把它掀到坡下,没想到它七滚八滚滚到李老三菜田里去了。“

寇准:“没看错?”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王老二: “没看错。”

寇准立即差人传来李老三,指着石头问道。

寇准:“李老三,王老二说他将这石头往坡下掀,石头滚到你菜田里去了。后来这石头又滚到哪里去了?”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李老三: “回老爷话,我一看这石头占田,要少栽十几棵菜,就悄悄地把它掀到坡下,没想到它七滚八滚滚到赵四婶屋旁边那棵梨子树下面去了。”

寇准:“没看错?”

李老三:“没看错。”

寇准立即差人传来赵四婶,指着石头问道。

寇准:“赵四婶,李老三说他将这石头往坡下掀,石头滚到你屋旁边那棵梨子树下面去了。后来这石头又滚到哪里去了?“

寇准教你当宰相(八):溪口审石

赵四婶:“回老爷话,我一看这石头正好靠着梨子树,担心娃娃们站在上面偷摘我的梨子吃,就请人把它掀到坡下,没想到它七滚八滚滚到小溪口子上来了。”

顺藤摸瓜,经过这样一连串追问,事情真相大白了。人们如梦惊醒,这才弄清寇大老爷为什么要贴出告示审石头。石头案审到这里,寇准笑眯眯地看了看张老大、王老二、李老三、赵四婶,说:“看起来小娃儿说实话呀!放牛娃说的不曾有假。石头没有长手和脚,只有人才长了手和脚。所以呀……”

“寇大老爷,小人们知罪了。”

不等寇准把话说完,张老大、王老二、李老三、赵四婶匍匐在地,承认自己私心重。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害得覃黑牛兄弟打碎了一背篓窑货,蚀了本。 愿意凑钱赔偿覃黑牛。

寇准见张老大、王老二、李老三、赵四婶认了错,答应赔偿,十分高兴。说:“知错改错不为错。这石头从金字山上滚下来,经你们几次掀到了这溪口子上,让覃黑牛打碎了一背篓窑货。老摆在这里不是个事,弄不好它还要造乱子。

寇准:我看不如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大家齐心合力,就着这石头做基墩,在小溪口修座桥,让来来往往的人走着也方便。”

人们齐声说好。

不多久,桥修好了。踩桥那天,寇准兴致勃勃,提笔运腕给桥题名“为公桥”。不知哪么回事,人们却习惯喊“寇公桥“。后来,寇准离开了巴东,成了宋朝有名的宰相,这样, “寇公桥”又被大家喊成了“相公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