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出事故时,宁愿坠机也不让乘客跳伞?


近些年飞机失事成为我们关心的话题,最轰动的马航H370失联,直至今日依然让无数中国人痛心,你们知道吗?飞机客机失事时,宁愿坠机也不让乘客跳伞,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解。

首先组织上百人穿戴伞包,并有序从客机的舱门跳出,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伞包扣具复杂,高空还需要氧气面罩,事故大部分发生在起降阶段,降落伞是没有用的。如果在高空,大部分事故灾难也是突发,生死时速根本来不及组织数百人跳伞。

比如马航客机被导弹击中,比如洛克比空难那样的爆炸恐袭,即便是机械事故,失事的前奏往往是飞机失控,一旦飞机进入俯冲甚至螺旋,即便飞机不解体,人也很难从舱门逃离。

其次乘客没有接触过跳伞,很容易出现事故,跳伞需要过硬心理素质,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大量训练,开伞时机有讲究,落地同样需要选择。崇山峻岭、河流、高压线等地方不能跳伞,外伞兵跳伞不过2500米以上,像汶川那样5000米跳伞是极少数。

客机飞行高度一般在7000米-12000米之间,平流层和对流层间严重缺氧、特别寒冷,空气流动相当剧烈。这个高度对跳伞运动员也属于极限挑战,由于飞行在高空,为适应人的生理,客机是高压机舱。一旦打开舱门,人会像炮弹一样被弹射出去,无法打开降落伞,还有可能被吸入发动机而死亡。


我们知道客机出事概率极低,大约十万分之一,如果紧急迫降成功是几乎不会有任何人员死亡的,而跳伞伤亡率极高,穿戴不当容易受伤,甚至有被伞绳或操纵索勒窒息的案例。综上所述,宁愿坠机也不能跳伞是明智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