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亡期间在太原过的如何?

拇指太原

1900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民纵火烧毁各地的教堂,打击教会势力,打出“扶清灭洋”口号。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但慈禧反而在6月份的时候,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完成了“廊坊大捷”,攻进了北京内城,还进攻了天津租界。这让本就对废黜光绪的慈禧不满的西方列强更加愤慨。西方列强借此发动战争,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等十一个国家同时宣战。联军很快在7月占领了天津,8月14日来到北京城外,16日基本占领全城。慈禧在京城沦陷后,仓皇出逃。

慈禧和皇室宗亲从怀来起驾,随行军是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率领的2000多威远军。这时候的慈禧已经转向反对义和团,还对各地官员下令剿灭义和团。8月27日,慈禧一行人进入山西境内,命令荣禄在保定固防。8月30日,逃到大同时,大同的大小官员出城五十里等候迎接,较为安全的环境使得慈禧的待遇大有改善。之后的路上就“热闹”多了,似乎慈禧真的是出来“西巡”了。代州的官员迎接慈禧时,准备了鼓乐班子,好不热闹。首富杨应魁招待宴席,慈禧赏黄马褂;岑春煊进一捧野花,也要受赏。到9月10日,慈禧到达太原时,更是夸张,山西巡抚毓贤率省城的文武百官到城外20里处跪迎。当晚进省城时,还拿仓库中以前乾隆帝用过的仪仗銮舆,再制作24面龙旗,以供慈禧使用,声势浩大。慈禧在太原共呆了21天,一直到石家庄方面德、法军队准备西进的消息,慈禧才决定离开太原,前往西安。

那么,慈禧在太原都干了什么呢?她先是去看了太原机器局,此局实际上是在慈禧来之前,急匆匆修葺的。但讨得了慈禧欢心,总办徐桂芬升职,监工陶庆春赏“团龙马褂”,其他官员也都得到了奖励。9月20日,慈禧第二次颁布剿灭义和团的上谕:“此次祸端,肇自拳匪。叠经降旨,痛加剿戮。凡有拳民聚集处,勒令呈交军械,克日解散,倘敢违抗,即著痛加剿除。以清乱源而靖地方。”慈禧在太原期间,李鸿章在北京与各国交涉,每天都要给慈禧发电报汇报情况。各省的粮食、税钱也都奉命送往了太原。地方官员争相进献金银财宝、美食玩物。慈禧的日子不可不谓逍遥。但这都是掩盖丧家之犬的假象,是腐朽统治者最后的狂欢。有传言说,在太原的日子是慈禧过得最快活的日子。但真的是这样吗?物质的满足和阿谀奉承真的能让慈禧彻底忘记国亡命丧临近的惶恐吗?这只有慈禧心里知道了。


国家人文历史

说道慈禧这个老太太,真的不容易。别看老佛爷岁数大,平时每顿饭都要100多个菜,日常出行都要带2000多身衣服,100多双鞋子,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但八国联军打来后,老太太被吓得魂不附体,带着一大家子人跑路,一路上吃了不少苦,直到进了山西太原才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开始流亡直隶、山西、陕西三省,在山西的53天里,仅在太原就呆了21天。

当年八月十七日,在太原“行宫”,慈禧除全部使用从前为嘉庆皇帝巡幸五台山准备的金银器皿外,太原知府还赶制了多面龙旗,以壮观瞻,以现国威。

太原知府的尽心服侍,得到了慈禧的称赞。慈禧不禁感叹,太原是个好地方,果然有帝王气象。她的贴身宫女说,在太原大家都觉得像是在皇宫里一般。可见,她们在太原的小住还是较为满意的。慈禧在太原停留了21天,也是她自从八国联军对华开战以来,生活最安稳舒坦的一段日子。


太原晚报

从吃的而言,她要吃满汉全席,每顿饭都要100多个菜。吃不完就赏给下人或者倒掉,浪费惊人。

从出行而言,那个时候她已经坐上了汽车,但是她不让司机坐她前面或者旁边。必须要求下人从前面拉后面推,硬生生的把汽车变成了黄包车。

从穿着而言,且不说在宫中,就是出行都要带2000多身衣服,100多双鞋子。

然而这样一位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却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之际被迫西逃。

光绪二十六年,北京城硝烟弥漫,人心恍惚。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官兵、外迁的居民充斥在大街小巷,跌跌撞撞,鬼哭狼嚎。眼看八国联军就要打入北京城了,慈禧太后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后宫惶恐不安,王公大臣出入皇宫,都是惊慌失措、哭哭嚷嚷,一派末日的景象。慈禧看到这种情形,心里越发慌乱,思索再三,决定与光绪帝一同逃亡。

那么逃去哪里呢?慈禧面临抉择,她知道,这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必须选择一条生命安全保障线,后面无论如何不能留下尾巴。她左思右想,最终选择了山西,一个中国自古以来必争的战略制高点,一个决胜千里的天然屏障。

于是,慈禧一行人从德胜门出发,一路经过昌平、抚顺、大同、怀仁、阳明堡、原平镇、忻州等地,终于在当年的9月10日,阴历的八月十七抵达太原。一路上,慈禧可谓把一生的苦都吃尽了。在家千日好,出门百日难。住在没有窗户的房间成为日常,一个月所有的花销都不如在宫里一顿水果的钱。即使特别小的花销都要她批准,可谓狼狈之极。

抵达太原之后,慈禧不禁感叹,太原是个好地方,果然有帝王气象。她在太原停留了21天。她的贴身宫女说,在太原大家都觉得像是在皇宫里一般。可见,她们对太原是十分满意并且非常认可的。之后还在徐沟吃了碗饦等一些当地风味小吃,慈禧满口叫好。终于在太原过了一段时期舒服的日子。


拇指太原

写在前面

我一直认为,重要的信息一定要你自己去获得,而不要等别人去传授,因为那样的知识是被人分拣过的。

我们大部分人关于历史的知识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并以此形成了我们每个人特定的历史观,但这样的历史观往往会先入为主,主观性太强,客观的历史观除了跟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关外,与学习的方法也不无关系。

比如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逻辑去学习。

正题

首先,我们知道慈禧在山西逃亡了53天,在太原停留了21天。

那如果我们想知道慈禧在山西哪一天的行程,就可以去清史记载的史料中查出慈禧那一天的行程记载,再到地方的县志上查找对应当天记载的内容,如果其中涉及到地方官员,也可以查找这些人物的生平,从而会有对照佐证。

对比慈禧在晋北、晋中、晋南三部分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她在太原的21日是最安逸最舒坦的,在晋北,就有官员因为没有事先准备迎接受训斥而畏罪自杀。

在太原以前的逃亡途中,大多数时候慈禧和光绪只受到了简陋的接驾,也曾只能喝到绿豆小米粥,甚至在情急之下,对于百姓的衣服她也不嫌弃,只说“能暖体即可”。

到了太原就不同了,在太原“行宫”的时候,慈禧所用的“一切供张,陈设仪物,均系纯皇帝幸五台山时旧物,燦然如新,极为可观。慈圣谓为宫中所未有”。

而且太原知府还赶制了多面龙旗,以壮观瞻,以现国威。

再以修筑道路为例,慈禧从太原往西安的路途中,只要是仪仗经过的地方,都要求地方官员整修道路,将小道改为平坦马路,经过的地方全部都要用干净细软的黄土铺垫路面,达到马蹄疾行无声的要求。

这样的执行标准,就是先从太原府实施的。

可以说,经过太原,慈禧又从一个狼狈逃亡的老太太,变回了高贵自信的老佛爷。

这里面,当然要感谢太原知府。

于是同年,从四品的太原知府许涵度光荣晋升为从二品的山西布政使。

相当于市长升省长。


摩卡财经

光绪十二年,八国联军打进紫禁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极为狼狈,竟然化妆成为老百姓逃出紫禁城,直奔山西太原,为什么去太原,想必是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打算的。

到了太原之后,一下子就又开始高调起来,浩浩荡荡的随从竟然有几千人之多,他住的官邸,用具,衣服,都是全部按照紫禁城的规格来安排,原来在出逃前一个月,就已经安排官员来到山西帮助慈禧太后准备这些东西了。

据《太原市南郊区志·大事记》载:“……知县顾光照征千余民夫,黄土垫道五十里,备白面、猪肉两万余斤,鸡鸭数万只,煤炭干柴二十余万斤,草料百余万斤,供迎。民众称 ‘皇灾’。”

可见慈禧太后,也不过是一介女流,对于国家的存亡来讲,还是他自己的享乐来的更加的重要。


历史行动

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三(1900年8月27日)慈禧、光绪一行于进入山西天镇县境内,开始了山西的行程。


八月十五(9月8日),正值中秋,慈禧一行抵达忻州,但是,逃亡的慈禧根本无心享用知府准备的水果点心过中秋,慈禧仅仅在此停留了一日。


八月十六,抵阳曲县黄土寨 (今黄寨镇)。


八月十七,抵达山西省会太原府。太原知府许涵度、阳曲令白昶,在此接驾。


慈禧在太原停留了21天,也是自八国联军开战以来,最安稳舒坦的一段日子。


慈禧、光绪一行所经之处,全部要用黄土垫地、清水洒道、黄布幔围;官民忙成一团,除把馆驿新装改扩为行宫外,还粉刷裱画、清理修缮。行宫内张灯结彩,黄布盖遮,屏画装饰,雅致富丽。


另征用厨师80名,日夜操作,精心配制,满汉全席108道菜,花费巨大。


慈禧在山西停留共计有53天,闰八月二十五从永济县上阳村离开山西,沿途经过了27个府、州、县、村。


秘晋之光

慈禧是当时大清朝真正的统治者,而她作为一个统治者,不体恤民情,可以为了大举操办自己的寿宴而克扣军费,甚至在光绪帝不在听从她的意见后能够痛下杀手。足以可见虽是一节女流的她也是有着更为狠毒的心思。她作风奢侈,在八国联军打进城后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来到太原之后,自然是要恢复自己奢靡的作风,依然不体恤民情,依然是过着吃满汉全席,一顿饭吃掉别人一年的经济收入的生活。


慈禧在好不容易经过担惊受怕之后来了太原,自然是要让自己过几天像以前一样辉煌的日子,所以便让每家人家都进攻,荒乱年间,家家都是穷苦潦倒,而她却无半点体恤之意,满足自己的口腹之痒,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满足自己曾经虚幻的梦。所以她没有节制,而是更加的变本加厉,这就是慈禧在太原的生活,守着自己仅存的自尊和虚荣,靠压榨穷苦百姓来满足自己,然后活的金碧辉煌,活的威严十足。大清朝的覆灭,自然是与她脱不了干系。


老家吕梁

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逃出北京城,开始了一路向西的逃亡生涯。八国联军一路追慈禧一行,让慈禧太后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亏的雁门关守卫将领的拼死护卫,八国联军才没有追上慈禧太后,进入山西境内的慈禧一行也算是遇到了这一路最大的支持。

晋商,清末时期富可敌国,慈禧一行进入山西之后,八国联军被抵挡在雁门关外,慈禧算是松了一口气。而晋商又是当时最有钱的商人,这也为慈禧进入山西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所以,慈禧一行进入山西后,在吃住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太谷的晋商直接拿出20万白银捐助慈禧,缓解了慈禧的财政危机,可以说,慈禧在山西重新享受到了皇宫的待遇。当然,慈禧返回紫禁城之后,也给与了晋商超高的待遇,也为晋商迎来了最后的辉煌。

慈禧是一位极富争议的近代人物,关于她的历史可能被责骂要多一些,当时的晋商也算是审时度势而为。


太原看点


济世论事

作为一个大国的首脑,走到哪自然生活方面是有人安排的妥妥的了,精神上,肯定是惊恐的,担心京城里的那些没带走的家什,和她那些园子,毕竟在那住了几十年,突然被人赶走了,心情肯定是不会好。也肯定在盘算如何打算,该怎么办,对于现实的思考肯定是充斥了她的大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