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亡期間在太原過的如何?

拇指太原

1900年是風雲變幻的一年。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成千上萬的義和團團民縱火燒燬各地的教堂,打擊教會勢力,打出“扶清滅洋”口號。列強要求清政府鎮壓,但慈禧反而在6月份的時候,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義和團完成了“廊坊大捷”,攻進了北京內城,還進攻了天津租界。這讓本就對廢黜光緒的慈禧不滿的西方列強更加憤慨。西方列強借此發動戰爭,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等十一個國家同時宣戰。聯軍很快在7月佔領了天津,8月14日來到北京城外,16日基本佔領全城。慈禧在京城淪陷後,倉皇出逃。

慈禧和皇室宗親從懷來起駕,隨行軍是甘肅布政使岑春煊率領的2000多威遠軍。這時候的慈禧已經轉向反對義和團,還對各地官員下令剿滅義和團。8月27日,慈禧一行人進入山西境內,命令榮祿在保定固防。8月30日,逃到大同時,大同的大小官員出城五十里等候迎接,較為安全的環境使得慈禧的待遇大有改善。之後的路上就“熱鬧”多了,似乎慈禧真的是出來“西巡”了。代州的官員迎接慈禧時,準備了鼓樂班子,好不熱鬧。首富楊應魁招待宴席,慈禧賞黃馬褂;岑春煊進一捧野花,也要受賞。到9月10日,慈禧到達太原時,更是誇張,山西巡撫毓賢率省城的文武百官到城外20裡處跪迎。當晚進省城時,還拿倉庫中以前乾隆帝用過的儀仗鑾輿,再製作24面龍旗,以供慈禧使用,聲勢浩大。慈禧在太原共呆了21天,一直到石家莊方面德、法軍隊準備西進的消息,慈禧才決定離開太原,前往西安。

那麼,慈禧在太原都幹了什麼呢?她先是去看了太原機器局,此局實際上是在慈禧來之前,急匆匆修葺的。但討得了慈禧歡心,總辦徐桂芬升職,監工陶慶春賞“團龍馬褂”,其他官員也都得到了獎勵。9月20日,慈禧第二次頒佈剿滅義和團的上諭:“此次禍端,肇自拳匪。疊經降旨,痛加剿戮。凡有拳民聚集處,勒令呈交軍械,剋日解散,倘敢違抗,即著痛加剿除。以清亂源而靖地方。”慈禧在太原期間,李鴻章在北京與各國交涉,每天都要給慈禧發電報彙報情況。各省的糧食、稅錢也都奉命送往了太原。地方官員爭相進獻金銀財寶、美食玩物。慈禧的日子不可不謂逍遙。但這都是掩蓋喪家之犬的假象,是腐朽統治者最後的狂歡。有傳言說,在太原的日子是慈禧過得最快活的日子。但真的是這樣嗎?物質的滿足和阿諛奉承真的能讓慈禧徹底忘記國亡命喪臨近的惶恐嗎?這隻有慈禧心裡知道了。


國家人文歷史

說道慈禧這個老太太,真的不容易。別看老佛爺歲數大,平時每頓飯都要100多個菜,日常出行都要帶2000多身衣服,100多雙鞋子,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但八國聯軍打來後,老太太被嚇得魂不附體,帶著一大家子人跑路,一路上吃了不少苦,直到進了山西太原才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開始流亡直隸、山西、陝西三省,在山西的53天裡,僅在太原就呆了21天。

當年八月十七日,在太原“行宮”,慈禧除全部使用從前為嘉慶皇帝巡幸五臺山準備的金銀器皿外,太原知府還趕製了多面龍旗,以壯觀瞻,以現國威。

太原知府的盡心服侍,得到了慈禧的稱讚。慈禧不禁感嘆,太原是個好地方,果然有帝王氣象。她的貼身宮女說,在太原大家都覺得像是在皇宮裡一般。可見,她們在太原的小住還是較為滿意的。慈禧在太原停留了21天,也是她自從八國聯軍對華開戰以來,生活最安穩舒坦的一段日子。


太原晚報

從吃的而言,她要吃滿漢全席,每頓飯都要100多個菜。吃不完就賞給下人或者倒掉,浪費驚人。

從出行而言,那個時候她已經坐上了汽車,但是她不讓司機坐她前面或者旁邊。必須要求下人從前面拉後面推,硬生生的把汽車變成了黃包車。

從穿著而言,且不說在宮中,就是出行都要帶2000多身衣服,100多雙鞋子。

然而這樣一位養尊處優的統治者,卻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之際被迫西逃。

光緒二十六年,北京城硝煙瀰漫,人心恍惚。從前線潰敗下來的官兵、外遷的居民充斥在大街小巷,跌跌撞撞,鬼哭狼嚎。眼看八國聯軍就要打入北京城了,慈禧太后更是嚇得魂不附體,後宮惶恐不安,王公大臣出入皇宮,都是驚慌失措、哭哭嚷嚷,一派末日的景象。慈禧看到這種情形,心裡越發慌亂,思索再三,決定與光緒帝一同逃亡。

那麼逃去哪裡呢?慈禧面臨抉擇,她知道,這是決定生死的關鍵,必須選擇一條生命安全保障線,後面無論如何不能留下尾巴。她左思右想,最終選擇了山西,一箇中國自古以來必爭的戰略制高點,一個決勝千里的天然屏障。

於是,慈禧一行人從德勝門出發,一路經過昌平、撫順、大同、懷仁、陽明堡、原平鎮、忻州等地,終於在當年的9月10日,陰曆的八月十七抵達太原。一路上,慈禧可謂把一生的苦都吃盡了。在家千日好,出門百日難。住在沒有窗戶的房間成為日常,一個月所有的花銷都不如在宮裡一頓水果的錢。即使特別小的花銷都要她批准,可謂狼狽之極。

抵達太原之後,慈禧不禁感嘆,太原是個好地方,果然有帝王氣象。她在太原停留了21天。她的貼身宮女說,在太原大家都覺得像是在皇宮裡一般。可見,她們對太原是十分滿意並且非常認可的。之後還在徐溝吃了碗飥等一些當地風味小吃,慈禧滿口叫好。終於在太原過了一段時期舒服的日子。


拇指太原

寫在前面

我一直認為,重要的信息一定要你自己去獲得,而不要等別人去傳授,因為那樣的知識是被人分揀過的。

我們大部分人關於歷史的知識都是從別人口中得知,並以此形成了我們每個人特定的歷史觀,但這樣的歷史觀往往會先入為主,主觀性太強,客觀的歷史觀除了跟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關外,與學習的方法也不無關係。

比如題主的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個邏輯去學習。

正題

首先,我們知道慈禧在山西逃亡了53天,在太原停留了21天。

那如果我們想知道慈禧在山西哪一天的行程,就可以去清史記載的史料中查出慈禧那一天的行程記載,再到地方的縣誌上查找對應當天記載的內容,如果其中涉及到地方官員,也可以查找這些人物的生平,從而會有對照佐證。

對比慈禧在晉北、晉中、晉南三部分的史料,我們可以發現,她在太原的21日是最安逸最舒坦的,在晉北,就有官員因為沒有事先準備迎接受訓斥而畏罪自殺。

在太原以前的逃亡途中,大多數時候慈禧和光緒只受到了簡陋的接駕,也曾只能喝到綠豆小米粥,甚至在情急之下,對於百姓的衣服她也不嫌棄,只說“能暖體即可”。

到了太原就不同了,在太原“行宮”的時候,慈禧所用的“一切供張,陳設儀物,均系純皇帝幸五臺山時舊物,燦然如新,極為可觀。慈聖謂為宮中所未有”。

而且太原知府還趕製了多面龍旗,以壯觀瞻,以現國威。

再以修築道路為例,慈禧從太原往西安的路途中,只要是儀仗經過的地方,都要求地方官員整修道路,將小道改為平坦馬路,經過的地方全部都要用乾淨細軟的黃土鋪墊路面,達到馬蹄疾行無聲的要求。

這樣的執行標準,就是先從太原府實施的。

可以說,經過太原,慈禧又從一個狼狽逃亡的老太太,變回了高貴自信的老佛爺。

這裡面,當然要感謝太原知府。

於是同年,從四品的太原知府許涵度光榮晉升為從二品的山西布政使。

相當於市長升省長。


摩卡財經

光緒十二年,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慈禧太后倉皇出逃,極為狼狽,竟然化妝成為老百姓逃出紫禁城,直奔山西太原,為什麼去太原,想必是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打算的。

到了太原之後,一下子就又開始高調起來,浩浩蕩蕩的隨從竟然有幾千人之多,他住的官邸,用具,衣服,都是全部按照紫禁城的規格來安排,原來在出逃前一個月,就已經安排官員來到山西幫助慈禧太后準備這些東西了。

據《太原市南郊區志·大事記》載:“……知縣顧光照徵千餘民夫,黃土墊道五十里,備白麵、豬肉兩萬餘斤,雞鴨數萬只,煤炭乾柴二十餘萬斤,草料百餘萬斤,供迎。民眾稱 ‘皇災’。”

可見慈禧太后,也不過是一介女流,對於國家的存亡來講,還是他自己的享樂來的更加的重要。


歷史行動

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初三(1900年8月27日)慈禧、光緒一行於進入山西天鎮縣境內,開始了山西的行程。


八月十五(9月8日),正值中秋,慈禧一行抵達忻州,但是,逃亡的慈禧根本無心享用知府準備的水果點心過中秋,慈禧僅僅在此停留了一日。


八月十六,抵陽曲縣黃土寨 (今黃寨鎮)。


八月十七,抵達山西省會太原府。太原知府許涵度、陽曲令白昶,在此接駕。


慈禧在太原停留了21天,也是自八國聯軍開戰以來,最安穩舒坦的一段日子。


慈禧、光緒一行所經之處,全部要用黃土墊地、清水灑道、黃布幔圍;官民忙成一團,除把館驛新裝改擴為行宮外,還粉刷裱畫、清理修繕。行宮內張燈結綵,黃布蓋遮,屏畫裝飾,雅緻富麗。


另徵用廚師80名,日夜操作,精心配製,滿漢全席108道菜,花費巨大。


慈禧在山西停留共計有53天,閏八月二十五從永濟縣上陽村離開山西,沿途經過了27個府、州、縣、村。


秘晉之光

慈禧是當時大清朝真正的統治者,而她作為一個統治者,不體恤民情,可以為了大舉操辦自己的壽宴而剋扣軍費,甚至在光緒帝不在聽從她的意見後能夠痛下殺手。足以可見雖是一節女流的她也是有著更為狠毒的心思。她作風奢侈,在八國聯軍打進城後便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來到太原之後,自然是要恢復自己奢靡的作風,依然不體恤民情,依然是過著吃滿漢全席,一頓飯吃掉別人一年的經濟收入的生活。


慈禧在好不容易經過擔驚受怕之後來了太原,自然是要讓自己過幾天像以前一樣輝煌的日子,所以便讓每家人家都進攻,荒亂年間,家家都是窮苦潦倒,而她卻無半點體恤之意,滿足自己的口腹之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滿足自己曾經虛幻的夢。所以她沒有節制,而是更加的變本加厲,這就是慈禧在太原的生活,守著自己僅存的自尊和虛榮,靠壓榨窮苦百姓來滿足自己,然後活的金碧輝煌,活的威嚴十足。大清朝的覆滅,自然是與她脫不了干係。


老家呂梁

八國聯軍入侵紫禁城,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倉皇逃出北京城,開始了一路向西的逃亡生涯。八國聯軍一路追慈禧一行,讓慈禧太后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虧的雁門關守衛將領的拼死護衛,八國聯軍才沒有追上慈禧太后,進入山西境內的慈禧一行也算是遇到了這一路最大的支持。

晉商,清末時期富可敵國,慈禧一行進入山西之後,八國聯軍被抵擋在雁門關外,慈禧算是鬆了一口氣。而晉商又是當時最有錢的商人,這也為慈禧進入山西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所以,慈禧一行進入山西后,在吃住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太谷的晉商直接拿出20萬白銀捐助慈禧,緩解了慈禧的財政危機,可以說,慈禧在山西重新享受到了皇宮的待遇。當然,慈禧返回紫禁城之後,也給與了晉商超高的待遇,也為晉商迎來了最後的輝煌。

慈禧是一位極富爭議的近代人物,關於她的歷史可能被責罵要多一些,當時的晉商也算是審時度勢而為。


太原看點


濟世論事

作為一個大國的首腦,走到哪自然生活方面是有人安排的妥妥的了,精神上,肯定是驚恐的,擔心京城裡的那些沒帶走的傢什,和她那些園子,畢竟在那住了幾十年,突然被人趕走了,心情肯定是不會好。也肯定在盤算如何打算,該怎麼辦,對於現實的思考肯定是充斥了她的大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