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反复再反复的妇科“带下病”,有了艾灸,永不“相见”

一、什么是带下病?

夏天到了,反复再反复的妇科“带下病”,有了艾灸,永不“相见”

在中医里,带下病又被称为“下白物”“流秽物”等,基本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清代妇科大家傅青主认为“带下俱是湿症”,是湿热侵入胞宫、阴器,累及任脉和带脉,使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导致的。由此,他认为带下病的病位在任、带二脉。

二、牢记湿热主因!

夏天到了,反复再反复的妇科“带下病”,有了艾灸,永不“相见”

1、湿郁酿热

这是内因,是构成湿热病变的基础。脾失健运,水湿就会滞于体内,这是生湿之源,而“湿盛生热”,时间长了,体内的湿邪与热邪互相勾结,就会形成湿热证。

此外,肝经也会湿热下注。怒伤肝,人心情不好时,就有“气”积聚体内,肝气通行的道路被堵,挤塞在一起,久了便化为热。

2、外邪入侵

这是外因,主要与炎热而潮湿的气候有关,如长夏初秋,雨水充沛,暑热下迫,地气上腾,湿热交蒸,人就容易感染湿邪与热邪。

三、为何是夏季?

夏天到了,反复再反复的妇科“带下病”,有了艾灸,永不“相见”

阴道炎、盆腔炎、盆腔积液等带下病最容易在夏季高发。为什么呢?

首先,夏季天气热,湿气重,湿热混杂,人容易被湿热侵袭,尤其那些本身就脾虚肝热的朋友,内外因凑到一起,带下病就八九不离十了;

其次,气温高、湿度大,细菌也随之活跃,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一旦滋生细菌,就会瘙痒难忍、坐卧不安;

再次,女性爱美,喜欢穿紧身连裤袜配包臀裙、热裤等,这类裤子紧裆、包臀,面料为化纤织物,密不透气,阴道分泌物和汗液不易散发,很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引起阴道炎。

在夏季常见的带下病中,阴道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常见症状有:阴部奇痒难忍、白带异常(量多、呈豆腐渣样、有时有血丝、严重时为脓性有臭味)、小便灼痛、下体异味等。

夏天到了,反复再反复的妇科“带下病”,有了艾灸,永不“相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消炎用药都是苦寒的,而湿热体质却不可过用寒凉。因为苦寒的药容易伤及脾阳,阻碍脾运化水湿,反而会加重湿的情况。因此,在调整湿热体质时,即便是用药,也建议用辛温之品,以温脾行气——脾温,湿热才不至于留置体内。

五、如何用艾灸解决带下病?

夏天到了,反复再反复的妇科“带下病”,有了艾灸,永不“相见”

1、清热利湿

具体取穴:

八髎穴:有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对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比较适合。

肺俞穴:一方面,肺主皮毛,若肺气得宣,表卫的湿热诸邪就容易驱散;另一方面,肺本身具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因此宣畅肺气可宣泻水湿,

“气化则湿亦化,气行则湿亦行”就是这个道理。

2、健脾疏肝

湿热带下的根本是脾虚肝热,因此还应健脾疏肝。

具体取穴:

三阴交穴:健脾除湿;

肝俞穴:疏肝理气;

太冲穴:清泻肝火,疏泄肝经之郁热;

蠡沟穴:疏泄肝经湿热,治阴痒;

3、调理任带

带下病的病位在任、带二脉,因此这3个穴位必不可少:带脉穴、关元穴、中极穴。

带脉穴:胆经的穴位,也是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医圣张仲景认为它可以固摄本经经气而止带下;

关元穴:人体第一保健要穴,在任脉上,可治任脉损伤。此外,

它还能同调肝脾肾三经,肝湿热、脾阳虚、肾阳虚,都可以治。

中极穴:跟关元穴一样,是足三阴跟任脉的交会穴,具有“一穴调四经”的作用,艾灸它可以清化下焦湿热;此外,它还是膀胱的募穴,可以促进膀胱把湿热排出去。

最后强烈建议各位女性同胞,在艾灸穴位的同时,可以利用坐灸,不但艾火直攻病灶,还能保持私处干爽,杜绝病毒滋生。用一根艾条,和妇科带下病永不“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