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不吃孃家粽,一個家人都不剩”,是啥道理你知道嗎?

端午到了,在外打工的年輕農民也可以趁著假期回老家看看,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廣大農民朋友來說,端午節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農民朋友都會吃粽子,划龍舟,還有的會在當天喝雄黃酒,或者是買一些五毒的圖案驅趕毒害。不過同樣在端午節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這在農村是較為禁忌的,你知道有哪幾件事嗎?一起來盤點看看。

農村老話:“不吃孃家粽,一個家人都不剩”,是啥道理你知道嗎?

不吃孃家粽,一個家人都不剩

在農村,嫁出去的閨女會在各種節日前回孃家看看父母,帶上一些營養品什麼的,端午節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個節日女兒回家送禮一般都是提前回去的,不會選擇端午節的當天,更不會在孃家吃粽子。

因為在有些農村地區有這樣一種說法,端午吃了孃家粽,一個家人都不剩。雖然沒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這在農村算是一種禁忌,尤其是老一輩的農民,思想還是較為傳統的,他們對此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農村老話:“不吃孃家粽,一個家人都不剩”,是啥道理你知道嗎?

不去戲水

由於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先生投江而產生的一個節日,所以在很多農村地區,老一輩的農民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端午節當天,是不可以去河邊戲水的,避免被水怪捉了去。

不過這對於年輕一輩的農民,往往並不是特別相信什麼水怪一說。不過不管有沒有水怪這件事,讓孩子遠離河邊確實是不錯的,因為端午節期間雨水多,河裡的水位是很高的,雖然很多農村孩子水性不錯,但安全方面也不可忽視,像一些水流湍急的山河水庫還是避免下水游泳。

農村老話:“不吃孃家粽,一個家人都不剩”,是啥道理你知道嗎?

驅五毒

有一句農諺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過去人們認為,到了端午期間,天氣開始變得溼熱了,人的身體難免會有熱毒。再加上這個時期,一些蠍子、蛇的活動也是頻繁的,所以在端午這一天就流行開了喝雄黃酒、貼符、吃艾葉餅來辟邪闢禍。一些農村地區現在依然保留這一個傳統。

如今時代發展迅速,很多農村地區都沒有太多的禁忌了,畢竟農村的文化也在不斷髮展,老一輩人的思想也在逐漸轉變的,這些傳統的禁忌可以多瞭解下,一些不符合實際的就不用太當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