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与大V,曾经相爱,何以相杀

知乎与大V,曾经相爱,何以相杀

知乎曾经许诺过,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到

最近这两天,知乎300大V被悟空问答签走,成了一个热点,源于恶魔的奶爸。

知乎的联合创始人张亮先生,给奶爸的临别赠言是,要走赶紧走,说实话我看到这句话有一些失落,作为一个到今天在知乎答主里面排名第一百二十九位的答题者,我走的时候,临别赠言是——严重违反知乎社区管理规范——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在走法律程序,到今天为止,知乎对于我是如何违反了社区管理规范,还没有举证。

但是我不想讨论我自己,我想说说,为什么这些曾经与知乎相爱的大V,纷纷走上了决裂的道路。

知乎与大V,曾经相爱,何以相杀

结合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知乎在M这个序列上,是天然缺失的,知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谈钱就是LOW,但是我也认为,曾经知乎在运营问题上是有所建树的,时至今日,我依然感谢知乎在我起步时给我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在知乎封掉我大号的时候,我留下了上百万字的内容,交给知乎去使用,但是我还要说一句,两不相欠,自此别过。我从知乎得到的,我还了,但是知乎欠我的,我也要拿回来。

从知乎上成长起来的答题者,对于知乎是有感情的,比如我们曾经积极讨论过,该如何让知乎实现盈利,我曾经签过一份出版协议,我主动提出留给知乎分成,后来我和宋德、张兆杰搞了九言,一个语音分享项目,发起人宋德专门到知乎去,向知乎LIVE的负责人韦昌明详细介绍了我们的想法,后来这个九言,变成了知乎LIVE,我们运营九言的时候,是比较成功的,今天知乎把LIVE做成这样,我们有一点儿心痛。

我们今天回想知乎在2015年之前的氛围,是很怀念的,

但是知乎的氛围是靠官方建立起来的吗?知乎的联合创始人黄继新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用户撕逼有利于社区自净”,而张亮先生也表态了,知乎缺了谁都转,仅从这两点就看到,知乎对于从自己平台成长起来的大V,并无感情,在他们眼里,大V只是知乎包装出来的产品,但是知乎的用户们,是有感情的,在我被知乎封号之后,那些曾经交往的朋友,一个都没有少。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的是,知乎和大V的恩怨,由来已久,就拿知乎的头号大V张佳玮来说,2014年时候就和官方因为限流撕了一场,涨工资是我在知乎最佩服的人之一,我佩服的是他的坚持和持续输出,但是知乎一直坚持着这样一种策略,在L1的序列上不断减少,直到你的答案,你的关注者也看不到。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平台的作者来说,自己写的东西读者看不到,都是没法接受的,真正在知乎上持续输出的人,想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把价值理解为金钱,未免过于狭隘可悲,就拿奶爸来说,讲赚钱,涨工资比不了,知乎的几位创始人,恐怕也比不了。

知乎与大V,曾经相爱,何以相杀

奶爸要是为了赚钱,又何必要那个白领的工资呢

张亮先生如此看不起奶爸,我希望他可以靠自己运营自己,做到年销售五百万,到时候我一定为他鼓掌。

曾经我有一个朋友讲过,知乎走到今天,问题全在前三排,根子都在主席台,知乎最好的那段时光,恰恰是管理层不作为的那段时光,用户的相互信任和监督,才是知乎讨论氛围形成的根本力量,但是今天我们看见的,是无休止的撕逼,几乎没有几个大V对知乎小管家感到满意,我想这值得知乎思考。

头条给的钱其实并不多,但是这些钱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就可以说服我的妻子,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可以用来说服我的领导,让他们给予我在写作上的支持,而作为一种回报,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虽然500字就足以完成任务,但是只写500字,我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表达我对头条的尊重,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只有作者和平台的相互尊重,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服务读者的目标。

昨天我写了一个答案,重点只有一句话,头条给创作者的不是饭碗,而是尊重,而知乎给创作者的,是对产品的包装,对不起,我不想自己成为某种产品,而对于写作有执着的人,绝不出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