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到底秦叔寶是個什麼地位?

艾歐尼亞gg

在真實的歷史裡,秦叔寶在唐朝究竟有個什麼樣的地位呢?這個可以看一下李世民所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從中就可以看出秦叔寶在唐太宗時期究竟是怎麼樣的地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命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所繪的真人大小的畫像,那我們來看看這個名單吧。

第一長孫無忌,第二李孝恭,第三杜如晦,第四魏徵,第五房玄齡,第六高士廉,第七尉遲敬德,第八李靖,第九蕭瑀,第十段志玄,第十一劉弘基,第十二屈突通。

第十三殷開山,第十四柴紹,第十五長孫順德,第十六張亮,第十工侯君集,第十八張公謹,第十九程知節,第二十虞世南,第二十一劉政會,第二十二唐儉,第二十三李勣,第二十四秦瓊。

我們挑幾個我們比較熟悉的武將,比如第七的尉遲敬德,第八的李靖,第十九的程知節,也就是程咬金,第二十三的李勣,第二十四的秦瓊,也就是秦叔寶。

說句最簡單的話,秦叔寶在唐太宗時期的地位就是第二十四位,民間將尉遲敬德,也就是尉遲恭和秦叔寶當做兩大門神,為什麼尉遲敬德的名次這麼高呢,遠遠在秦叔寶之上,甚至還在李靖之上呢?

因為尉遲恭救了李世民兩次,第一次是尉遲恭跟著李世民去打獵,剛好碰上了王世充的幾萬騎兵,當單雄信率著騎兵來追趕李世民的時候,是尉遲恭將單雄信一槍挑下馬來,然後護著李世民殺出重圍的。

第二次是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騎馬追趕李元吉,剛好衣服被樹枝給掛到了,墜馬於地,李元吉拿著弓想要扼殺李世民,是尉遲恭及時趕到,一聲把李元吉喝住,李元吉鬆手,跑向武德殿,被尉遲恭一箭射死的。

我們再來說說程咬金,在玄武門之變後,程咬金被封為右武衛大將軍,食邑七百戶,而秦叔寶是左武衛大將軍,也是食邑七百戶,就從功勞上面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唐朝是左尊,所以秦叔寶要比程咬金稍微高一點。

因為不管是在瓦崗寨,還是王世充,還是投奔唐軍後,秦叔寶都要比程咬金稍微高一點,那麼為什麼程咬金的排名反而要比秦叔寶要高呢?

主要是秦叔寶在玄武門之變後,就一直生病,所以表現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到貞觀十七年的時候,程咬金就在秦叔寶之上了。

不過,秦叔寶能排名在二十四名也不錯了,畢竟赫赫大名的李勣也只比他高一名,排在第二十三名。


歷史簡單說

首先說,秦叔寶是個勇將,他並不象隋唐演義上所說的那麼差,才排十三傑的第十三名,而是當時一等一的勇將,和關羽一樣能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是個歷史記載的“萬人敵”,後世評價“此人勇悍”、“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秦武衛勇力絕人”、“秦瓊躍馬挺槍,刺驍將於萬人中,勇在力也。”,據新舊唐書記載,秦瓊跟隨李世民征戰,每遇到敵方有大將耀武揚威,就派秦瓊單槍匹馬衝上前去斬其首級。

秦瓊曾經保過許多位主人,最後才保了李世民。開始他保的是隋朝,在來護兒手下為將,後來又保張須陀,曾跟張須陀鎮壓農民義軍盧明月和孫宣雅,跟隨裴仁基鎮壓瓦崗軍李密。後裴仁基兵敗李密投降,秦瓊也隨裴投降了李密,開始與隋朝為敵,敗隋軍宇文化及。后王世充襲擊李密,李密兵敗,秦瓊被王世充所俘,降王世充。因不恥王世充為人,改投李唐。如果說呂布三姓家奴,其實秦瓊不知投了多少主人。

秦瓊武藝高強,並不象評書中所說當什麼大元帥,而是常常被李世民當做先鋒破敵,在擊敗宋金剛、收服蔚遲恭、戰敗王世充、平滅竇建德、平叛劉黑闥等戰役中立下大功,並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秦瓊一生大小二百餘戰,屢受重傷,加封上柱國,翼國公及黃金、綵緞等許多物質,玄武門之變後被拜為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逝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瓊墓前造石人馬,用以彰顯秦瓊的戰功,其在李世民心目中地位很高。但這個地位是相對而言的,秦瓊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末就是證明,原因是他是先鋒戰將而不是統帥立功,二是玄武門之變中只是參與而不象其他人一樣立下大功。


春秋史社

秦叔寶在唐朝的地位,基本是被邊緣化的。

首先,唐初的政權結構基本是繼承前代,西魏-北周-隋-唐,一脈相承。其核心就是陳寅恪先生說的“關隴集團”。

這個集團的家族及其姻親,組成一個龐大的統治網絡,壟斷了當時中國的官職、軍職、田地、商業。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宇文贇荒唐無道,楊堅稱帝了;楊廣覺得翅膀硬了想單飛,分分鐘被教做人。

背後,就是關隴集團在起作用。李淵從太原起兵後,一路勢如破竹的入關,並且在半年之後就能稱帝,也是關隴集團在支持。

577年,北齊被關隴集團把持的北周滅國,秦叔寶的爺爺戰死沙場。那麼即便到了唐朝,他們也不會和秦叔寶談笑風生的。

其次,秦叔寶的個人經歷比較複雜,歷史不清白。

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秦叔寶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手下任職,虎牢大戰後王世充敗亡,這才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你看看,等到秦叔寶到了李世民帳下的時候,已經換了五個主公。雖說他也是隨著部隊轉戰,身不由己。但真要算起來,肯定不如殷開山、柴紹、長孫、獨孤等人親切。

最後,秦叔寶的定位就是武將。

619年,秦叔寶和程咬金投奔李唐後,被李淵派到李世民府上任職。從此,他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抓住了建功立業的最後機會。

619年,宋金剛攻陷晉州,李世民前往征討,秦叔寶是前鋒。

620年,李世民進逼洛陽打王世充,秦叔寶和程咬金、尉遲敬德、翟長孫共同率領1000騎兵,組成玄甲軍,充當先鋒。戰後被封為翼國公。

你沒看錯,四個人率領1000騎兵,人均200,也就是個加強連長。

622年,劉黑闥造反,秦叔寶作為先鋒去平叛。

626年,秦叔寶迎來了最後的戰場——玄武門。在這裡他隨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事後被拜為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

總而言之,秦叔寶是一個敵人的兒子在流轉多個陣營後,投奔過來的猛將。

這樣一個人,哪怕生在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也不會有多大的作為,何況他還是北齊餘孽。

能有現在的名氣,首先要託小說、演義的作用。

然後呢,誰叫人家跟了一個好主子,到最後的關頭還跟主子去幹殺頭的買賣,不給個功臣地位,實在說不過去。

但是,李世民登基後,重用的還是關隴集團(長孫無忌、杜如晦)、關東豪傑(房玄齡、魏徵)、秦王府故舊(十八學士)。

像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這樣的衝鋒猛將,迅速被邊緣化。


溫乎

秦瓊,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以勇武過人而聞名,是一個能在千軍萬馬中斬將奪旗的勇將,基本上沒有獨自統軍一方的經歷,用現在的話說是一個王牌打手和保鏢。李世民登基後,秦瓊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的高官,但是因為久病纏身,基本上不參與朝政,於貞觀十二年病逝。

秦瓊出身於官宦世家,屬於士族中的中等偏上的家族,代代為官。後來秦瓊的祖父和父親厭倦了朝代頻繁的更替、殘酷的政治鬥爭,因此就歸隱田園了,但是秦瓊是出仕了隋朝的,只不過棄文從武,投身軍旅。秦瓊本身就是一個單純的軍人,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抱負。最開始跟隨隋朝名將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手下征討農民起義軍;後來投靠瓦崗軍李密也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跟著長官裴仁基去的;再後來瓦崗軍敗亡,秦瓊被俘投降了王世充;最後秦瓊投靠李唐也不是因為看出了天下形勢,而是因為不恥王世充為人奸詐,在好兄弟程咬金等人慫恿下才去的;就連秦瓊的明主李世民也不是他自己選的,而是唐高祖李淵將他安排在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職。

單從秦瓊跟隨的人上看,秦瓊換過的領導比號稱“三姓家奴”的呂布都多,但是秦瓊比呂布強的地方就是不論在誰的手下任職都會忠於職守,戰鬥到最後一刻,不會出賣領導的利益,是一個忠義兩全,善始善終的人物。比如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軍大戰,李密中箭落馬被圍困,是秦瓊拼死將他救出;秦瓊鄙視王世充,要出走李唐,也沒趁機損害王世充的利益去討好李唐。再加上秦瓊是天下聞名的勇將,所以秦瓊不論是投靠李密、王世充、李世民哪個人的時候都受到禮遇。

619年秦瓊加入秦王李世民麾下才算是遇到明主了,李世民的軍事韜略配合上秦瓊的勇武成為了勝利的保障。李世民每次出征必定將秦瓊帶在身邊,在掃平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各路諸侯的戰爭中,秦瓊都是先鋒功勳卓著,受到李淵和李世民的厚待,在投靠李唐的第三個年頭、公元621年就已經是上柱國、翼國公的高爵了。

626年的玄武門之變對於李世民手下誰參與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一種是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因此秦瓊到底參沒參加玄武門之變難以確定。

不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秦瓊基本上不參與朝政,閉門在家養病。歷史記載是秦瓊一生征戰,歷經大小戰鬥二百餘場,渾身傷痕累累,年老後暗傷爆發因此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病逝。


當狗容易做人難

阿斗解讀:秦叔寶是否名至實歸

關公戰秦瓊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有這樣的類比,就能明白,關公和秦瓊並列,絕對是他們水平不相上下。

那麼秦瓊到底水平如何,我們一條條說。

第一,勇冠三軍

他必定是個勇冠三軍的一等一猛將,和關羽評價類似,有“萬人敵”風采。據新舊唐書記:秦瓊跟隨秦王李世民征戰,但凡對面有人敢在軍前耀武揚威,就必定單槍匹馬去單挑。其實鬥將之事在任何年代都不多,別被三國演義誤導。可是他確最喜歡鬥將(單挑)就證明他對自己武力絕對自信。



第二,專做貼身護衛

他所擔任的任務都有貼身護衛,據說每個被秦瓊效忠的主公,都喜歡讓他做自己貼身護衛將軍,這證明一件事,那就是秦瓊必是細心且忠義之人(跟趙雲類似)他一生多次救駕李世民,多年後,因為李世民緣故又成為民間門神也和此有關(秦瓊,尉遲公並稱門神)


第三,多次易主終得明主。

他曾經效忠多位主公,最後追隨李世民。開始他保隋朝,跟隨來護兒征戰,後又跟隨張須陀鎮壓義軍盧明月,孫宣雅,還隨裴仁基鎮壓瓦崗軍。因為裴仁基投降李密,秦瓊跟隨李密成瓦崗寨的人對抗隋朝。後來王世充背信棄義襲擊瓦崗寨,李密兵敗,秦瓊被俘,他又成王世充的人。因不信任王世充就追隨李世民。經歷可謂曲折。不過他在任何人手下,都沒有被前任主公說人品有虧。所以絕對不是三心二意的小人,只能說他有自己對明主的堅持和判斷。


戰功無雙榮譽等身

秦瓊雖然武藝高強,但是並不適合做帥才,只算將才,每次都先鋒破敵,敗宋金剛、收蔚遲恭、敗王世充、平竇建德、平劉黑頍,每次戰役都是身先士卒,戰功無數。一生大小二百餘戰,重傷數次,因此加封上柱國,翼國公。玄武門之變後又被拜左武衛大將軍。

愛恨糾結李世民。

據我個人認為,秦瓊並沒有參與李世民決定性事件,玄武門之變,至於原因可能跟秦瓊做人的原則底線有關(殺兄逼父)也因此,李世民對他可謂愛狠糾結。排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原因就在此。



在他去世後,李世民也算對的起他,追贈秦瓊為徐州都督,胡國公,並下令陪葬昭陵,在秦瓊墓前造石人馬(石人石馬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造的)

他在李世民心目中地位,由此可見。雖對他不參與玄武門之變耿耿於懷。但該做的還是做啦。李世民也算厚道。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秦瓊成就和榮譽實至名歸,在那個時代他是當仁不讓的開國元勳,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最靠後,不是他能力問題,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阿斗不傻

為人君者,驅駕英才,推心待士!


李世民出於上面的原因,以及對於當年追隨自己將帥的懷念。李世民命令閻立本在凌煙閣豎二十四功臣畫像,和真人大小相當,站南朝北,是為《二十四功臣圖》。

Δ配圖

其中最裡層的是勞苦功高的宰輔功臣,中間的是一些王侯將相,最外面的就是一些其他功臣了。而我們的主人公秦叔寶到底在哪個位置?二十四功臣第一,當然是倒數。

秦叔寶功勞有多高?他本是隋朝來護兒的部下,後來因為兵敗投靠了裴仁基。又跟著裴仁基投靠了李密,被得到了重用。還曾經跟隨王世充作戰過一段時間,幾經周折到了李世民帳下。之後跟隨李世民己經戰場,被封為上柱國(對於將才的特級稱號)

對秦叔寶的印象是出於《隋唐演義》電視劇,但是大多數時候被高估了。不能因為凌煙閣功臣排名低,就認為秦叔寶的地位低。因為凌煙閣排名是根據對唐朝的功勞,也有針很多的文官在內。秦叔寶自唐朝統一後就被疾病纏身,並沒有太多建樹。而且建立凌煙閣的時候,秦叔寶已經去世五年了。

Δ配圖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秦叔寶在唐朝的地位半尬不尬的地位。說高吧,排名太低。說低吧,最起碼還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而排名倒數第一可能還有太宗的個人感情因素。因為在玄武門之變中並沒有太多關於秦叔寶的記載,只是在《舊唐書》中有些許痕跡,其他的都沒有。如果從事變後,根據封邑來看,比絕大多數參與人數量都少,可見很有可能像一些大臣一樣,當初選擇了中立。

但是從秦叔寶死後來看,感覺秦叔寶的地位又很高。在秦叔寶去世後,唐太宗曾經令人打造石人石馬立在秦叔寶墓前,以此來表彰他的功績。在唐朝立石像的要求很嚴格,普通人被嚴格禁止。而陪葬昭陵的很多大臣,也沒有幾個得到這樣的殊榮。

Δ配圖

而且秦叔寶死後,後人尊他與敬德為門神,如此可見人們對他的喜愛。而秦叔寶去世已經五年時間,唐太宗建立凌煙閣還能想起他,也是難能可貴。


稍微有點:高不成,低不就!


史之策

既然問在唐朝秦叔寶是一個什麼地位,那麼我們就要從當時去看!


在我看來,唐朝時期,秦叔寶應該是一個萬人敵,是一個有主見的忠誠衛士,是大唐的開國功臣,是一個將領而不是一個統帥!為什麼這樣說,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秦瓊秦叔寶是一個絕對的萬人敵的勇將,單槍匹馬闖敵陣,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出陣他都隨著秦王李世民一起的重要原因,李淵、李世民等人都在不同場合稱讚過他的勇猛。

第二,秦瓊是一個有主見的忠誠衛士,說他有主見可以從他多次變換主公看出來,他不是死心眼的人,他有自己的主見,這也是他最終投靠李唐的原因,但他又是一個忠誠的衛士,只要選定一個主公,就保證絕對忠誠,不會背叛。

第三,他是大唐的開國功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自從投奔李唐之後,就一直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為大唐建立立下汗馬功勞,這一點從他能入選象徵著榮譽殿堂的凌煙閣就可以證明。



第四,秦瓊是一個將才而不是帥才。我們看史書,可以發現秦瓊每次出征都是作為衝鋒陷陣的將領,而從未作為統領大軍的主帥,在唐代武廟祭祀的六十四位名將中也沒有他,這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統帥!

雖然如此,但是一點不影響秦瓊在後世人們心中的地位,後世的演義小說和影視作品也很眷顧他,讓他在後世廣為流傳!


公子皇鋣

秦叔寶在唐朝的官職

秦叔寶初投李唐時,授予了馬軍總管之職,後來因戰功卓著,擊敗尉遲敬德,拜為秦王府右三統軍,平滅宋金剛後,被李淵加封為上柱國!(唐朝時上柱國是一種勳職,多授予軍功卓著的將軍們,為從一品,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而這些人的實職往往在三四品以下。)後來,隨李世民平定竇建德之後,被封為翼國公(國公是一種爵位,屬於其中較高的一級,僅次於親王和郡王),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官拜左武衛大將軍,而這個屬於秦叔寶的實職,是正三品級別。這也是秦叔寶所擔任的最高實職!秦叔寶死後被李世民追贈徐州都督,改封為胡國公。

秦叔寶在兩代帝王心中的位置

秦叔寶在李淵時期被加封為上柱國,李淵時期授予武將上柱國勳職的僅秦叔寶一人,連唐朝的戰神李靖都未曾獲得過如此榮耀,可見秦叔寶是多麼被李淵所器重的。

秦叔寶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有個分水嶺,那便是玄武門之變前後,前期秦叔寶絕對是李世民非常其中的將領,每逢戰事,必帶秦叔寶出戰,拜為先鋒大將。但由於在玄武門之變時,秦瓊和李靖,李績等人一樣,都是保持中立態度,並沒有實際參與到這場宮廷政變當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事後拜為左武衛大將軍,但後來也沒有再參與過什麼有影響的大事當中。貞觀十三年,李世民為了紀念當年的功臣,命閻立本畫秦瓊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掛入凌煙閣,而秦瓊位列最後一位,可見在李世民心中,秦瓊雖有一席之地,但並不受李世民器重,只是對他有一些懷舊之情罷了。

唐代後世帝王對秦叔寶的態度

一些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故去的舊臣經常會得到後世君主的表彰,賜予一些封號或追贈一些封爵,但秦瓊似乎被後世君主所淡忘,並未獲得過一些,追贈的封爵。

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在唐朝並沒有明確的一些記載,但不過從後世的一些傳說故事和文學作品可以推斷,秦瓊在唐朝百姓心目中地位還是不錯的!元明時期,秦瓊和尉遲恭逐漸變成了民間所供奉的門神;在清代出現的小說《隋唐演義》當中,秦叔寶便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將領,他的鋒芒絕對是當時的隋唐英雄中最有魅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人。與秦瓊相關的故事更是在後世廣為流傳,像秦瓊賣馬、傳槍遞鐧等等。由此,可見秦瓊在民間百姓的心目中,地位還是很高的。

好了,現在大家應該對秦叔寶在唐朝時期的地位有一個結果了吧!


靈魂的感觸

玄武門之後,秦叔寶基本屬於退休狀態,不問世事,不能說被李世民邊緣化了,而是自我邊緣化了。

《隋唐演義》裡,秦瓊是個統帥級英雄,最後成了大唐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到了《薛仁貴東征》裡才將帥位給了另一個門神鄂國公尉遲敬德。還讓李世民搭上了一個女兒。而唐史裡,秦瓊是員有勇有謀的猛將,李世民的最得力的先鋒官,能打的尉遲敬德毫無脾氣。

大唐建國之後,秦瓊因為連年征戰,加上年事已高,基本處於在家養病的半退休。玄武門之變時,秦瓊選擇了中立,因為唐高祖李淵對他有知遇之恩,這也是他位列凌煙閣二十四臣之末的主要原因。

玄武門之變之後,李淵下詔禪位,李世民登基成為千古一帝---唐太宗。而秦叔寶也看透了帝王家的權利遊戲,索性就不問政事了。據傳,他經常帶著唐高祖賜予他的一套瓷器去找李淵喝酒聊天,從不避諱。給李淵晚年的太上皇生活送去了難得的慰藉。

貞觀十二年,戎馬一生的胡國公秦瓊秦叔寶病逝,陪葬昭陵。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設立凌煙閣二十四臣,秦瓊排在第二十四位,遠低於他的首下敗將--高居第四位的鄂國公尉遲敬德。這有他在玄武門之變時選擇中立的原因,也有他大唐建國之後不問政事,多在家養病,還有他去世過早的原因。

至於史書上說他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我覺得不足為信,這從李世民繼位以後秦瓊的自我邊緣化就可以看出來。

總體來說,秦瓊對大唐的貢獻尤其是建國前的貢獻,還是很大的。也就憑藉著這些貢獻,他登上了凌煙閣。


遊子天涯君莫問

首先要明確,秦叔寶是將,一名勇將,但不是帥。

《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選精銳千餘,組建了一支玄甲軍。玄甲軍由李世民親自率領,之下設四名將軍: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翟長孫。

李世民年輕氣盛,見不得敵人耀武揚威。每當有敵人在陣前炫耀,李世民就命令秦瓊出擊。秦瓊躍馬負槍,殺敵於萬眾之中。可見秦瓊武藝高強。

秦瓊的槍比普通人用的更重更大。李世民把王世充圍在洛陽城,秦瓊跑到城下,把自己的槍插到地上,然後離開。城中出來幾十個人拔槍,硬是沒拔出來。秦瓊又跑到城下,把槍拔出來,舉著槍迴歸。可見秦瓊力氣之大。

貞觀之前,秦瓊是李世民的親軍將領,跟隨李世民衝鋒陷陣。沒有單獨指揮一軍出征的記錄。

貞觀年間,秦瓊多病,一直修養。貞觀12年,秦瓊病故。

若論帶兵的能力,李靖、蘇定方前二,以下是徐茂公、薛徹、李道宗等人,這些人在貞觀以前都有做一軍統帥的記錄。

秦瓊吃虧在多傷病,死的早。原本和他一樣職務的程咬金和尉遲恭在貞觀之後都成了獨當一面的統帥。如果秦瓊身體健康,肯定能做統帥。身體是革命本錢。

若論地位,尉遲恭肯定高過秦瓊,玄武門之變尉遲恭功勞第一。雖然都是國公,但尉遲恭實封一千三百戶,秦瓊程咬金都是七百戶。凌煙閣24功臣,秦瓊最後一名,應該也代表了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