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課堂一百問》四十六,意識形態與行為慣性的關係

都知道意識形態即思想記憶,決定了我們的行為,也就是決定了我們的命運,那麼,改變命運,自然是改變我們的意識形態,我們就要對意識形態進入深一步的瞭解。


《冥想課堂一百問》四十六,意識形態與行為慣性的關係

《瑜伽經》告訴我們意識形態包括五個方面,它們是:正見、謬誤、幻想、睡眠和記憶。

記憶——即經驗形成的慣性力量,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慣性的意思就是——你這次碰到類似的事物時,它會自動的,按照原來的處理方式,活躍起來,影響你的判斷,行為。這種習慣性的回應力,來自記憶,不是來自覺知。

這五個概念,是循序漸進的,逐漸演化過來的一個能量,你自己所固有的能量場。
《冥想課堂一百問》四十六,意識形態與行為慣性的關係​​

那現在來說說作為能量最低的——記憶是怎麼形成的?

能量一開始充滿了活力——正見。我們的第一個直覺是最準的,但是頭腦的參與造成了,判斷的——謬誤;謬誤逐漸系統化就成了——幻想;能量逐級遞減,到了概念化谷底——睡眠、昏聵;能量更加的低了;看有一些人越來越頭腦老化,觀念陳舊,就是意識能量到達了最低的休眠狀態。所以人不斷的更新,調整自己的頭腦,你才不會降低能量,通過冥想逆轉青春,就是這個原理,因為冥想可以讓你回到,正見的狀態,高級能量自然帶給你青春的活力,這是題外話。睡眠是指——精神的昏潰的狀態,打個比方,你原來的能量是氣體後來變成了水的液體,水又變成了冰,由無形的,變成了有形的,有形的,都變成了固體的,我們能抓到的,就是這個冰了——我把它放到冰箱裡,凍起來,這就是——記憶。昨天的、前半生的、你的DNA就是前世的記憶。我們封存了,它就會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有一位先哲寫過一本書,是關於你所有骨關節的他說,那裡藏著古老的記憶。
《冥想課堂一百問》四十六,意識形態與行為慣性的關係​​

現在我們明白了,當深度冥想可以讓我們打破,既進入覺知狀態,回到證件當中,去除它的慣性力量就是,消了你的夜,你不會再被一隻無形的命運之手所左右,你會開啟全新的生活,成為另一個你滿意的自己。

《瑜伽經》告訴我們,超越業力的方式就是冥想,《瑜伽經》就是《冥想經》,教給我們太多的冥想方式,冥想最終目的,就是讓你變得有意識,和你的記憶拉開距離,逐漸達到擺脫記憶慣性的目的。
《冥想課堂一百問》四十六,意識形態與行為慣性的關係​​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阿渡,20分鐘冥想發起人,歡迎私信,共同學習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