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乳牙早好還是晚好?不懂這3條重要知識,媽媽只能瞎操心!

前幾日,跟朋友們一起聚會吃飯的時候,有兩個媽媽在飯桌上聊起了各自的娃。一個朋友說,“我家寶貝才四個多月已經開始長牙了,不知道是不是正常啊?”另外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是5個月的時候長的牙呢!”倆人圍繞著寶寶什麼時候出牙這個話題,你一言我一語聊得特別起勁兒。

長牙,對於小寶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牙齒長得早晚以及好壞都關係著寶寶的健康。

寶寶長乳牙早好還是晚好?不懂這3條重要知識,媽媽只能瞎操心!

來看看,這才是寶寶正常的出牙時間!

正常的寶寶平均6個月大開始長牙,以每個月增加1顆的速度,大約1歲大(12個月)有6顆牙,在兩歲半左右,20顆乳牙會都長全。

根據寶寶不同體質,有的寶寶在4、5個月的時候已經開始長牙,有的寶寶要在1歲左右才開始長牙,媽媽不用擔心,寶寶在1週歲長牙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寶寶過了1週歲,還沒有長乳牙,要警惕身體裡是否有某種異常。

寶寶長牙時間,通常會跟這3個因素有關!

每個寶寶的出牙時間是不固定的,存在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受影響因素也是非常的多,如遺傳、疾病、營養、氣候等。

1.遺傳的影響

先天遺傳是影響寶寶出牙的主要因素。臨床研究發現,如果寶寶的家庭中有遺傳病史的話,就很有可能影響到出牙進程。

2.鈣的影響

鈣在牙齒中的含量超過99%。寶寶在長牙期間,任何原因導致身體缺鈣均可影響到牙胚的生成和鈣化,造成牙齒鈣化不良,使鈣鹽在牙體和頜骨內的沉積速度變慢甚至停止。

3.一些疾病影響

如果寶寶存在疾病的問題,比如有消化系統疾病,得了21-三體綜合症綜合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這些疾病,也可能導致長牙延遲。

寶寶長乳牙早好還是晚好?不懂這3條重要知識,媽媽只能瞎操心!

寶寶長牙3大異常症狀,寶媽早看早知道!

除了要懂寶寶長牙的正常時間以及影響長牙的因素之外,寶寶在實際長牙的時候,可能還會出現一些異常症狀,媽媽們不妨也快來看看吧!

1. 輕度發燒

寶寶長牙時牙齦可能會發癢,因此喜歡咬咬東西以緩解不適。如果寶寶啃咬的東西不乾淨,容易受病菌感染而引起發燒。

2.牙床出血

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如果出血嚴重,媽媽可以給寶寶冷敷牙齦,可以降低疼痛並緩解內出血現象。

3.哭鬧不安,食慾不佳

長牙的寶寶脾氣比平常稍微暴躁一些,可能會經常煩躁不安。另外也會出現食慾下降,有輕微的腹瀉等症狀。

寶寶長乳牙早好還是晚好?不懂這3條重要知識,媽媽只能瞎操心!

寫在最後

長乳牙,是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狀況不同,長牙的時間也有早晚,如果排除了疾病的因素之外,如果寶寶出牙稍晚一些,爸媽可不必過於擔心,在日常飲食上多注意給孩子做好營養的調節就好。另外,長牙時寶寶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症狀,還需要爸爸媽媽們細心觀察,早做解決,緩解寶寶的不適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