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能够一次做正吗?

斜视手术能够一次做正吗?

儿童斜视全新手术方法

于刚吴倩儿童眼病工作室(儿童眼健康科普讲座)

先天性内斜应在两岁前手术,一般斜视也应在5—6岁左右手术。但因患儿年龄小,手术须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而在全麻状态下手术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及理论上的手术量完成手术,术中无法观察和调整眼位,据国外文献报告,儿童斜视再手术率高达30——35%左右,这使许多儿童需要二次甚至三次手术,也给家长增加了心理负担。

斜视手术能够一次做正吗?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症的患儿光光手术前、手术后对比图

为解决儿童斜视再手术率高的难题,我们在儿童斜视的手术操作中,采取了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自创改良眼外肌定量调整缝线技术,使手术的一次成功率高达90%以上。 在我们这里接受斜视手术的低龄儿童中有30——40%以上的儿童需要通过调整缝线调整手术发生变化的斜视度,调整缝线适用于以下:

吴倩主任谈:

1.孩子年龄小,检查不很配合,可是又需要尽早手术.为孩子创造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条件; 2.孩子手术前斜视度数变化很大,不容易找到一个经常出现的斜视度数;

3.需要同时在两只眼睛上施行多条垂直肌肉和水平肌肉手术的孩子,或者垂直肌肉手术往往需要分两次手术; 4.适合于特殊类型的斜视。

● ● ●

吴倩主任介绍:

下面我们网上介绍的白化病斜视的小朋友光光就是眼球震颤阻滞综合症的患儿,这种斜视非常复杂,手术前检查非常困难,斜视度每天都在变化,同时孩子又小,不能很好配合手术前检查。我们在手术前为光光设计了调节缝线手术术式,手术后第二天检查发现常规手术设计的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术量发生了过矫,于是在手术后的次日,我们对孩子的手术量做了调整,最后出院时孩子的眼位情况非常好。如果没有调整缝线这种先进的手术方法,光光可能就必须再次接受全麻手术。这样家长从心理上往往是不容易接受的。

斜视手术能够一次做正吗?

我们改良调整缝线的具体的做法是:

传统的调整缝线术是做一个梯形结膜瓣后,将后徙的直肌自肌止端后1mm处做双套环缝线,线前剪断肌肉,将两端缝线分别通过肌止端中心呈八字穿出,入针处相距2mm,出针处1mm,将两缝线行拉锯动作数次,形成巩膜遂道,后将两端线向上拉紧,涂以骨腊,斜视尺在线上测量肌肉后徙量,黑丝线在测量点上打结,留出5mm间隙在打结,形成一调整环,在调整环上方5mm处,将两白丝线打结,将结膜瓣减去2mm,间断缝至肌止端处,暴露肌止端与角膜缘区域。

通过我们大量的临床观察,传统的调整缝线术手术后由于暴露的巩膜区时间比较长,家长不易接受,我们发明了经穹隆部切口的改良方法,手术后不用暴露巩膜,这样即达到了调整的效果,同时又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巩膜,家长不易接受的问题,这种调整缝线的优点在于:

1、术中及术后1至3天内通过拉动调整环就可调整眼位,调整时如过矫,可将黑线环向后牵拉,以减少肌肉后徙量;如欠矫,可将黑色线环向前牵拉,以增加后徙量。

2、适用于儿童斜视,特别是斜视角易变化的内斜视,较复杂的垂直性斜视,以及各种眼外肌综合征。

3、与传统的调整线比较,由于我们采用在肌止端中心穿出缝线,并呈八字形,针间距小,调整灵活、自如,非常方便。

4、各种麻醉状态下均可采用。

5、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调整时应注意:

1、欠矫的调整较过矫的调整困难,应在术后1-3天内进行。

2、调整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将线拉断,造成肌肉滑脱。

3、调整量应由小到大分次进行。

● ● ●

斜视手术能够一次做正吗?

于刚主任讲:

1.先天性震颤阻滞综合症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3.DVD 和DHD复杂类型斜视

4.斜视度数不稳定的各种斜视

5.一岁以下不配合各种斜视术前检查的患儿

6.看近明显大于看远斜视度的孩子

7.眼球震颤综合征

8.眼球后退综合征

斜视手术能够一次做正吗?

改良斜视调整缝线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很复杂的斜视患儿一次手术圆满解决了斜视的困扰;还有一部分需要一次或者多次施行斜视手术的孩子一次手术矫正了斜视。我们还接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曾经多次施行斜视的复杂手术,手术后效果非常圆满,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