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生而为人,我很满足

《三体》:生而为人,我很满足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

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

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

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P01

物理学中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从近两百年前提出至今,尚未观察到反例。

那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说:

一切都趋于简单低等,想要复杂进化需要向上挺进的信念;

一切都趋于杂乱无章,想要井井有条需要逆势而为的力量。

物理学中还有一个概念“熵”:没有组织顺序,不再发生进化的状态就是熵,促使这一切产生的动力称为“熵的力量”。

生命,不过是宙中的一些偶然组织,生存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中反抗热力学第二定律活下去,就要维持自己的低熵状态,就要“逆熵而为”,所以生命也是无独有偶的奇迹。

P02

在《三体》的故事中,当来自猎户旋臂的裁决者——歌者登场时,区区“很有意思,很有意思”这几个字,就高傲的将人类与三体人跌宕起伏,浩浩荡荡历经数百年的战争轻描淡写为一个笑话,可这真的是个笑话吗?歌者高傲的背后是否也有来自生存的束缚?

人类之所以会接受光墓,是因为人类将生命视为大过一切的存在,哪怕是因此而放弃未来,而未来不过是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本身才是个奇迹。就像智子后来也说了,人类之所以毁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过度依恋家乡。地球太适合生存了,所以人类不想离开,不想进入黑暗森林去成长,而一个正常的文明是不会接受光墓的。难道人类的观念真的有失偏颇么?

我想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源自于渴望生存的信念。

它不惜对抗宇宙定律,是一种永远诠释生命本质的信念。

P03

在宇宙的角度看,真空应该定义了极致的简单,恒星是简单的。什么是复杂的?比恒星渺小得多的行星是复杂的,像地球这样有磁场、有大气、有水以至于衍生出了无限细化的产物——生命。

在生命的角度看,能够统治世界的是比恐龙渺小得多却又复杂得多的人类。个体的命运曲折、群体的冲突融合,都表明科技、文化、情感、生活交织的背后是无数次熵的流动。电脑可以模拟一颗恒星、一个星系,却难以模拟人类社会甚至单独的一个人。因为人是复杂的。

人的复杂源自于心灵的成长,而心灵的成长就如同生物进化一样,都是在反抗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的同时,还要克服熵的力量。

尽管我们遭遇百般阻挠,尽管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然而,我们的心灵还是逐渐变得成熟而健康。我们会跌得血肉模糊,但相当多的人仍可实现自我完善,这推动了社会与文明的向前发展。

我们身后有一种力量,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它使我们甘愿忍受痛苦,选择艰难的旅途,使我们敢于披荆斩棘,谈笑风生,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我曾不停地思考,有时轻描淡写有时不遗余力,有时有心栽花有时无心插柳。穷其本质,这种推动了个人乃至整个物种克服自然阻力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其实我们早已经给它取了名字,那就是“爱”。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告诉我们:

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我们爱别人,也能帮助他们进步和完善。

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

在生物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永久而普遍的进化力量,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爱。

它违反熵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P04

假如我是歌者,我会为了存活,勉为其难将自己二维化;假如我是三体人,我同样会为了躲避环境恶劣的三体星,而选择远征,选择战斗,哪怕面临同归于尽的牺牲。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存本身。

但有幸我是人类,我更愿这样被物理定律和化学反应交织、导引甚至主宰。因为我知道:

当我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更多精彩关注“全球好书排行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