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的袁隆平為何又去沙漠種稻了

你能想象在沙漠種水稻嗎?這個很多人眼中的天方夜譚,如今卻在迪拜近郊成了現實——

今年1月,來自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科學家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成功播種。經過5個月生長,首批水稻已近成熟。近日,相關專家進行了產量測評,帶頭人袁隆平表示,結果超出他的預期。而他們的雄心不止於此,未來將在中東和北非各地打造“人工綠洲”,幫助那裡的人們擺脫貧困與飢餓,同時大力改善當地環境。

當西方媒體紛紛驚歎於“沙漠種稻”的奇蹟時,很多國人都捕捉到了新聞之外的另一個震撼事實:已屆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居然還在辛勤耕耘,而且心中夢想澎湃如昨,奮鬥熱情依舊高漲。這位“當代神農”,不僅讓更多人遠離了食不果腹之憂,還以自身經歷給了世人另一種精神財富。

正如有網友所言:“很多人都是吃著袁老的大米長大的”。這位老人已經跟水稻打了一輩子交道。早年間,他常談起自己做過一次“禾下乘涼夢”,夢裡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夢想的熾熱點燃了他孜孜以求的激情,攻克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難關,總結雜交水稻制種與高產的關鍵技術……累累碩果引得不少人感嘆,“有了袁隆平,中國人再也不用發愁吃飯了。”

手握如此厚重的功勞簿,袁老早已“功德圓滿”,本可頤養天年。可他非但沒有光榮退休,反而志在千里,追求起“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將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雜交稻,多養活5億人。不斷升級的夢想,始終如一的熱忱,袁老的人生詮釋著何謂“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明明已經功成名就,卻甘願再冒風險;明明可以安享人生,卻始終心繫天下,“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到底是什麼讓袁老閒不下來?

從袁老那兩個念茲在茲的夢想即可看出,有大情懷、大擔當,才有大魄力。常人所想的功名利祿、生活冷暖,在他看來不過是身外之物,為中國人乃至全人類作出貢獻才是其畢生追求。

近些年,不乏如袁老一般的科研大家“意外”進入公眾視野。他們雖然深耕於不同領域,卻有著相同的品質:科研中不務虛名、沉心實幹,生活中低調簡單、樸實無華。

中國火箭推進劑創始人之一李俊賢院士,近日捐出畢生積蓄支持所在單位的博士科研創新,他還有個“怪癖”:在成果申報上不署名,因為“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功勞是大家的”。

中國著名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劉先林因一張光腳穿著舊鞋、在高鐵二等座上全神貫注工作的照片走紅,他婉拒採訪,僅回應“國家給我的獎勵和榮譽已經夠多了,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

從老一輩科研工作者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一股返璞歸真的氣質:懷著拳拳赤子心,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他們是衝在前線的拓荒者;國家發展起來之後,他們是甘為人梯的奉獻者。搞科研需要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正是這份殊為可貴的靜氣與專注,這份“但願蒼生俱飽暖”的情懷,成就了那一代人的大寫人生,換來了中國綜合國力和戰略地位的提升。

如今,神州大地換了人間。與之相應,一些人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也在變化:將今天定義為“小時代”,滿足於當“自了漢”,以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榮。歷史發展有其自身邏輯。生活於盛世之中的人們,往往更重視個體權利、自我價值,這本無可厚非;但倘若因此摒棄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價值觀,那就是大錯特錯。

必須看到,世情國情在變,但“落後就要捱打”的邏輯沒有變,只有集中力量才能辦成國家民族大事的規律沒有變。在今天這個愈發原子化的社會,尤其需要夯實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精神基座。而“袁隆平們”的人生,正是對這種大情懷、大擔當的最好詮釋。

大師之大,大在學術,大在德行,更大在精神。小到普通人成就一番事業,大到國家民族實現復興,都需要同樣的精神。這個社會的人生選擇可以很多元,但只有更多人在公與私、義與利、奮鬥與惰怠等大考中作出正確選擇,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具向心力,充滿希望地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